有些人的史觀非常特殊,我想這跟意識型態或許有關,而且還可以附帶三個成語形容,也就是「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州官放火」。

李前總統不過就是說,「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他當時是為祖國而戰的日本人。」這樣到底哪裡值得國民黨與他們的支持者大加撻伐?李前總統在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以前,他的身份就是日本人,他的舊名就是「岩里政男」,錯誤的地方在哪裡?請指正?

一個老人家述說自己年輕時候的經驗,究竟為何值得撻伐?是不是因為觸碰到自己內心深處最恐懼的地方,因為自己是無根的蘭花?所以當別人國族認同清楚,他就會抓狂?李前總統並不是說,他「現在」是日本人,他是說「過去」「曾經」是日本人,這件事應該要去怪葉赫娜拉跟李鴻章吧,怪李登輝做什麼?

有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當然有啊!1895年到1915年陸續都有武裝抗日的行動,這種抗日,不是國民黨在中國的反侵略抗日,而是台灣人反日本殖民統治的抗日。至於少部分人支援中國的抗日行動,當然也有,哪裡有壓迫,哪裡本來就有反抗。但是,就台灣人大部分的集體記憶,就是被徵兵到南洋或中國對抗盟軍,這部分哪裡有錯?抗日與抗戰不一樣,李前總統是講「抗戰」,不是「抗日」,即便在世界級的領袖比較,李登輝唸書的頻率與內容,大概也比馬英九跑步的次數多,不用懷疑他會去扭曲事實。

抗戰,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台灣人當時有沒有大規模的參與中國對日抗戰?有,但當時是中國是敵,不是友。不過馬英九的小腦袋裡,應該是認為台灣當時是中國的一方。

接下來我們來成語教學,什麼是「以偏概全」?現在很喜歡講慰安婦是不是被強迫,但是,除了林致宇跟王曉波在吵架時,有這樣的質疑外,究竟還有誰認為是自願的?一個反課綱微調的學生,被宣稱首都在南京的人激出這樣的質問,然後就被國民黨放大到現在,這不是以偏蓋全是什麼?

第二個成語叫做「張冠李戴」,到底有誰感恩日本殖民統治?日本統治好,還是國民黨統治好?這個問題很無聊,當然是台灣人自己統治好啊!你要我選擇鄭捷還是陳進興當男友?我就不能選金城武嗎?台灣人的悲哀,就是過去的歷史都不能自主,被迫要背別人的神主牌,就是一件很「背」哀的事情,日本人來了,要皇民化運動;國民黨來了,要講國語運動,沒有人站在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還不悲哀嗎?李前總統是陳述事實,他並沒有感恩日本統治,他的立場就是:「外省人也都是漢民族,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只是早來或晚來台灣之別而已。大家一起來努力就行。台灣人也沒有必要拒絕。」(1994年受訪逐字稿)他到底哪裡感恩日本人?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命運一直被別人掌握,很悲哀,然後新的掌權者卻認為,你說很悲哀就是感恩,這是什麼鬼?

最後一個成語叫做「州官放火」,國民黨政府可以花幾千萬元紀念他們的抗戰,就不能允許李前總統述說過去被統治的事實,這不是莫名其妙嗎?台灣當年是日本殖民地,被中國與美國政府轟炸攻擊,然後接著要現在納稅的台灣人拿錢出來紀念敵國勝利,這不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現在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沒錯,但是現在的中華民國跟抗戰的中華民國是一樣的嗎?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民,絕大部分沒有經歷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這些人的父執輩,就是經歷日本人「好」與「不好」的統治過程,當然,還有二二八事件。如果拿到政權,就可以強迫沒拿到政權的人不可以述說過去自己的經驗,只能贊同他們的鄉愁,這又是什麼樣的州官放火?難怪只有貴婦團可以去參訪阿帕契,一般民眾不得其門而入,這根本就是莫名其妙的雙重標準。要譴責日本統治之前,國民黨要不要先反省這幾十年做了什麼鬼?有沒有自我譴責道歉?宋楚瑜都知道做樣子了,國民黨要不要學習看看?

不要再講刪除總統禮遇了,要刪除就刪除,本來卸任總統就不需要給什麼禮遇。但是,如果一位前總統講出個人的歷史經驗,這就叫做叛國,就要刪除禮遇,那麼即將下台的那個,以後就不要講他對中國有鄉愁。喔,對了,不知道日本現在有沒有拿幾百枚飛彈對準我們?一天到晚強迫我們要承認世上只有一個日本,台灣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叛國、叛國,究竟誰是敵國?認同混亂的人,你想清楚了嗎?

(本文為呂秋遠授權刊載,非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tomscy2000 ,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為何李登輝前總統說出事實,會被批評成是作賤自己?

國民黨不肯告訴你的歷史:為何課本沒有「陳澄波」?

國民黨不想告訴你的事:66 年前的現在,4 萬元只能換 1 塊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