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手術後可以爬樓梯嗎?傷口又該怎麼照顧?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心臟手術後可以爬樓梯嗎?傷口又該怎麼照顧?

心臟手術後可以爬樓梯嗎?傷口又該怎麼照顧?
Photo Credit: 安比小姐@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心臟手術之後,患者應該要多休息,那還可以做家事、爬樓梯嗎?如果想要出國怎麼辦?

作者:魏崢

住院期與返家後的傷口照護

心臟血管手術後的傷口多數是「清潔傷口」。隨著胸前的傷口慢慢復原,「開心」患者的身體機能亦將逐漸恢復正常的步調。術後一周之內,手術傷口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會呈現輕微的紅腫與少許滲血的現象,醫護人員於此時會為病人更換傷口敷料,一方面是為了清除血漬,同時也會觀察傷口的癒合情形。在術後大約10-14天,將會拆除傷口縫線(用吸收性的縫線縫合者不必拆線)。在一切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經醫師允許即可返家休養。

傷口照護

已拆線的傷口

  • 無須消毒擦藥,原則上也不用覆蓋紗布。
  • 如果仍因有疤痕與衣服摩擦所造成的不適,可以使用薄薄的紗布短期覆蓋,待疤痕平整即可;或者比較講究的話,可以使用抗疤痕的黏性敷料。

未拆線的傷口

基本上,乾燥的未拆線傷口,只需要每隔兩天換藥一次。但是若傷口紗布有潮濕滲液的情形,則需要消毒並常更換新的紗布,以避免傷口感染。在家換藥的要領如下:

  • 使用無菌棉棒,放入優碘溶液內,以沾濕不會滴下的原則,由傷口中心向外塗抹消毒,消毒的範圍包括傷口與傷口以外約兩公分的皮膚。
  • 若不想留下優碘藥水的痕跡,可用另一支無菌棉棒沾酒精溶液,如同使用優碘溶液的消毒方式消毒一次,等待傷口乾燥後,以無菌紗布覆蓋固定。

正中胸骨切開的傷口

  • 如傷口已拆線,原則上不需消毒、擦藥,也不用覆蓋紗布;原則上是在拆線兩天後,就可以開始沖水洗澡。一開始最好用淋浴方式,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 拆線兩週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
  • 開心手術若由正中胸骨切開,手術結束時會用不鏽鋼絲固定胸骨,因此可以放心活動,但是患者仍然會有緊繃和疼痛的感覺,這是正常的現象,無須擔心。
  • 固定胸骨的鋼絲將永遠留在身上,日後無特殊原因不需移除,真正胸骨的癒合可能要等上三個月,但是這期間無須做任何處置,一般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
  • 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尤其合併有膨脹突出的狀況要盡早就醫,不要等到滲液,也不要找他科的醫師將它切開引流,因為未必是傷口感染,可能僅僅是組織液未排出,一定要請原心臟外科的醫師處理,否則一旦切開引流,可能反而造成感染。
  • 未來若胸前傷口的皮下有鋼絲突出,造成皮膚疼痛或紅腫時,則需回診處理。

下肢手術的傷口

  • 如同胸前傷口,下肢手術傷口在拆線兩天後,也可以開始淋浴,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 拆線兩周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下肢取靜脈血管的傷口因下肢擷取靜脈血管,有些病友在術後初期(約三個月),可能會有小腿水腫等現象,建議在拆線前綁彈性繃帶;拆線與傷口癒合後,穿著小腿型彈性襪數月,直到水腫情況改善為止。

心導管傷口

  • 無論是由手腕或自鼠蹊部進行心導管檢查,或進而做氣球擴張及裝置血管支架等治療,因為都是穿刺動脈血管,所以剛做完手術時的前幾小時,仍然要用止血膠帶、或徒手、或用沙包壓住傷口,避免太大的活動,預防動脈的高壓所造成的出血。
  • 因為傷口不大,只要沒有出血狀況,通常隔夜觀察沒有問題即可返家。
  • 返家照護時須保持傷口乾燥,若有明顯疼痛甚至嚴重腫脹時就要盡速回院就診。
  • 有時術後幾天會有瘀血擴散的情形,只要沒有腫脹,傷口處沒有再滲血,則沒有關係。
  • 進行心導管檢查後一周內,勿以檢查那一側的手提取重物,若返診經醫師確認傷口癒合良好,便可恢復正常活動。

傷口注意事項

傷口外觀

  • 傷口剛拆線後,往往疤痕較為突出,淋浴後請將傷口擦乾或吹乾。
  • 傷口如果有乾燥的結痂組織,可以不予理會或是請家人以小剪刀輕輕修除,對於仍附著未剝落的結痂組織,勿強行扯下,以免造成表淺傷口流血的問題。

傷口周圍水泡

  • 因黏貼膠帶造成皮膚起水泡時,只要保持傷口乾燥,每天用優碘藥水消毒一次,直到結痂為止。
  • 產生的水泡請不要自行刺破,消毒後請用紗布覆蓋,若為小水泡,身體會自行吸收。但產生的水泡若太大,則請返診並由醫師在消毒過的狀態下刺破服貼於皮膚上,這樣在繼續換敷料數日即可癒合。

若傷口有紅腫,或疼痛有增加的情形,請觀察一兩天,注意症狀部位是否有擴大或加重。如果症狀部位擴大或加重、傷口出現異常滲出液、傷口分泌物呈現異味,或出現發冷、發燒的情形,請盡速返回醫院就醫。

傷口的疤痕與疼痛

如前所述,根據我的經驗,胸骨切開的手術術後,兩側的肋骨與肩胛,會較正中切開的胸骨部位感到疼痛,因為胸骨已經固定,而肋骨會隨著呼吸的活動而覺得痛。有趣的是,年輕人的疼痛都比較明顯,而年長的患者反而比較不會痛,甚至有些人一點都不覺得疼痛。疼痛會維持多久也因人而異,有些比較怕痛的人,在數年後還會感覺疼痛,尤其是在天氣要變化時。

術後的疤痕在癒合期間會有癢的感覺,那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些人的疤痕變厚,同時又會刺痛,疤痕變厚的位置多半在下三分之一段靠近上腹部處,因為皮膚的張力比較大,呼吸的時候腹部的皮膚會跟著活動,把傷口拉開的關係。若疤痕刺痛難耐,可以考慮皮內注射類固醇。

術後三個月內的居家調養

  • 胸骨癒合時間一般約為三個月,手術後三個月內,建議盡量不要過度用力,開車時要小心、避免騎機車或腳踏車,以減少可能產生碰撞受傷的機會。
  • 如必須開車,則不建議長途勞累或高速行駛。
  • 避免提重物等費力工作,但是一般文書處理工作,則可視體能狀態自行決定開始時間。
  • 盡量減少不必要之社交活動,因為此時多數病患仍有輕微貧血狀況,若突然增加體能活動,將可能會有頭暈或心悸的現象。
  • 下肢曾取過靜脈血管的病友在長途舟車或飛航旅行時,最好事先穿著彈性襪並定時起來活動下肢,以避免下肢腫脹。

生活作息

照護應以改善症狀、維持最佳體能狀態及保持心臟功能為目標,因此病人需要配合以下幾點:

  • 遵照醫囑服藥,每日規則監測並記錄體重、脈搏和血壓,並定期門診追蹤與治療。
  • 減少心臟負擔,如:維持理想體重、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避免感冒、減少壓力等。
  • 均衡飲食,在術後初期可以多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但要減少甜食;避免吃過鹹的食品,以免身體水分的蓄積(心臟功能良好的除外)。嚴禁抽菸、酗酒,控制體重,若短期內增加3公斤就要回診檢查是否有水腫,必要的時候須增加利尿劑。
  • 術後因活動量減少,會導致腸蠕動緩慢,影響排便順暢;因此要適當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並按照心臟復健老師的要求,鍛鍊心肺耐力,以維持理想體重(BMI數值為18.5-24),預防肥胖隨之而來的相關疾病。但任何運動或活動,皆應以不疲累為原則,不要勉強進行。

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範例︰如身高為160公分,體重為50公斤,換算式BMI為:50公斤÷(1.6公尺)的平方=19.53

  • 維持規律的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休息及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
  • 注意環境溫度變化,維持空氣流暢,切忌忽冷忽熱,注意身體保暖,否則這個時候感冒,咳嗽起來就格外辛苦。
  •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攝取足夠纖維素及水果,以維持排便通暢,必要時告知醫師,開立適當的軟便劑服用。
  • 適時抒發壓力,避免情緒緊張,時時維持好心情。

家人支持

罹患心臟病造成身心極大的壓力,除了面對死亡的威脅,飽受病痛之苦,還要經歷辛苦的治療過程,因此極度需要家人的支持、鼓勵與陪伴,能讓病患在醫療漫長的道路上不孤單,勇敢堅強地面對挑戰是非常重要的。

日常活動建議

心臟病患若要回復日常活動,因病情不盡相同,若有特殊考量,建議先與主治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後再付諸行動;以「心導管手術後」和「心肌梗塞出院後」為例:

知心p_294表格
Photo Credit:大塊文化

開心手術及術後的重建,目的都是為了幫助病患回復手術前的正常狀態,甚至可以跟正常人一樣過日子,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因此只要用心多留意些生活上的細節,開心術後的病患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樂趣。

做家事

比如擦桌椅、擺餐具、摺衣服等輕巧家事沒問題,但若是打掃、吸地、拖地等較粗重工作,建議等術後4-6周確定傷口癒合良好再逐漸嘗試。特別是買菜、採購時,不要逞強提重物;如果做某件家事時會有傷口疼痛或不舒服,都請先暫停,好好休息,過幾天再試試看,千萬不要勉強。

爬樓梯

在病人出院前,心臟復健治療師會監控患者爬樓梯的情形,是否體能可以負擔?確定安全無慮後,出院後爬樓梯是被允許的。但爬樓梯時心臟需要負擔較多的能量,心臟復健治療師會囑咐「腳要踩穩、腳步放慢」,如有不適就不要勉強,與醫療團隊聯絡。

對心臟病友而言,上上下下的爬樓梯,不是很好的運動訓練方式!

出國

患者在行前,可請物理治療師先針對自身的狀況做進一步的評估,確認可以進行活動的程度及範圍。並與主治醫師確認病情及藥物劑量是否穩定,等醫師確認藥物的調整沒問題,接下來再考量出國時要進行的活動。有些人出國是為了回家或是在國外有自己的房子,可以隨時找地方休息,又是自己熟悉的環境,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比較少,對心臟的負擔不會那麼大。

對於心臟的病患來說,比較要考量的不在於什麼時候可以出國,而是出國時要從事什麼樣的活動。

有些心臟病人出國會跟著旅行團,有些人則會選擇自助旅行,不論是哪一種方式,行程的安排很重要,同樣都要規劃足夠的休息時間,尤其國外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休息的時間可能要更多,且盡量不要去醫療落後的地區。

大多數旅行團的行程安排會較緊湊,病患可在行前仔細詢問,若是在旅行的過程要從事比較特別的活動,例如:潛水、爬山、打球等,則會因病患個別的狀況不同,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會因人而異。

如果出國是為了工作,就要注意工作行程不可以排得太滿,尤其很多人會忽略會議的壓力,以為會議進行時身體沒有太多的活動,對心臟的負擔不大;事實上,會議進行時的心理壓力或是腦力在運作時,對心臟的壓力不見得比較小,有時候甚至可能會更多。

心臟手術後3-6個月是恢復期,建議安排行程時要估算休息時間夠不夠?除了注意自身狀況,自我監測外,要有以防萬一的心理準備,若途中發生緊急狀況時該如何應變?一般來說,以目前的醫療科技,病人出院後應可搭機出國,但還是需先向心臟科主治醫師確認病情、藥物劑量控制上是否穩定?

機艙內的壓力並不會對手術的傷口或心臟功能產生什麼影響,唯一要考量的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患,因為下肢的大隱靜脈在手術過程中被取用的關係,所以短期內下肢的循環可能較差,若下肢水腫的情況明顯,就不建議做太長途的飛行,此類病患若是必須要坐飛機,若不能躺平就最好把彈性襪穿上,若能乘坐商務艙平躺的座位最理想,平躺可以減少下肢水腫。

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人在飛機上時,除了休息時間外應多離開座位,稍微站一站或走一走,最好每一至兩小時就可以離開座位五分鐘,坐在座位上時,也可以多做腳踝拍打的運動,以減少靜脈血栓的生成。

出門在外,最好要有基本判斷自身症狀及自我監測的能力,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哪些情況要有什麼應變措施?以及記錄症狀及生命徵象的能力。

病人出國萬一遇上緊急情況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所到國家與台灣的緯度相差較遠

要注意氣候的問題,有高血壓或是血壓起伏較大的病患,要避免溫差的變化,例如在比較寒冷的地方,衣物的保暖盡量用多層次的穿法:薄的衣服多穿幾層會比單穿一件厚外套保暖,每次穿脫時溫差不會太大。其他:如手套、圍巾、襪子甚至是口罩,都可以視情況穿上,以避免因為寒冷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甚至血壓突然上升的情形,所以要常常量血壓。必要時,可以先行請教醫師,是否當遇到這種狀況時,須增加降血壓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