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九宮格」讓你秒懂你為什麼肚子痛、是不是大病 - 康健知識庫

什麼是肚子痛(腹痛)?

肚子痛在醫界可能更常使用「腹痛」一詞,腹部是胸部以下與骨盆以上的廣大區域。腹痛較為嚴重的成因可能是腹部中的內臟出現感染性問題而引起,輕微的成因是因為腹部肌肉出現受損時,也都有可能引起腹痛。腹痛的成因較為多元,嚴重度差異甚大,甚至對疼痛的感受也容易有所差距。
發生肚子痛時,若能注意是否有伴隨其他症狀,病患若能將自身的肚子痛的描述越清楚與完整,將有助於醫師進一步釐請病情。如果能有效找出正確的病因,就能讓治療效果顯著提升。

肚子痛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

  1. 脹痛:腹部鼓脹造成的疼痛感,多為機能性腸胃障礙。
  2. 絞痛:腹部出現絞轉的痛,多為腸結石、腸阻塞、急性腸炎。

  1. 刺痛:腹部出現像針刺一般的疼痛,多為消化性潰瘍。
  2. 火燒心:熱熱具燒灼感的疼痛,多為消化性潰瘍。
  3. 間歇性疼痛:一陣陣的疼痛,可能與結石有關。

肚子痛要如何治療呢?

造成腹痛的原因非常多,需要根據症狀判斷罹患了什麼疾病,再對症下藥,才有機會痊癒。

得到肚子痛後,應該要怎樣保養呢?

大部份腹痛可經由簡單的自我照護使症狀緩解,針對單純性的腹痛,可以嘗試.多休息並補充足夠的份及電解質,盡量避免咖啡、含酒精類的飲料,太鹹、太辣、燒烤類、油炸類的食物也該少吃,平時飲食宜採新鮮均衡的飲食,多攝取蔬菜及水果,腹痛發作期間最好少量多餐。

引起肚子痛的原因有哪些?

根據腹痛部位區別可能病因:

  1. 右上腹:膽囊炎、膽道結石、結腸炎、憩室炎、肝炎、 肝腫瘤、肺炎、腎結石、腎盂炎。
  2. 上腹:膽囊炎、膽道結石、心肌梗塞、食道炎、胃炎、 消化性潰瘍、主動脈剝離
  3. 左上腹:心絞痛、心肌梗塞、食道炎、胃炎、消化性潰瘍、腎結石、腎盂炎、主動脈剝離。
  4. 肚臍周圍:早期盲腸炎、食道炎、胃炎、消化性潰瘍、小腸腫瘤或阻塞、主動脈剝離。
  5. 右下腹:盲腸炎、結腸炎、憩室炎、腸躁症、發炎性大腸疾病、婦科問題如子宮外孕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骨盆腔發炎、腎結石、腎盂炎。
  6. 恥骨上方:盲腸炎、結腸炎、憩室炎、腸躁症、發炎性大腸疾病、婦科問題、膀胱炎、腎結石、腎盂炎。
  7. 左下腹:結腸炎、憩室炎、腸躁症、發炎性大腸疾病、婦科問題、腎結石、腎盂炎。
  8. 任一部位:帶狀皰疹、肌肉拉傷、疝氣、腸阻塞、腹膜炎紫斑症重金屬中毒、發炎性大腸疾病。

肚子痛是如何分期的呢?

肚子痛是症狀,故沒有進程

疾病發生部位

肚子痛就是腹部感受到疼痛。

肚子痛要如何診斷呢?

  1. 病史詢問:醫師會先問病患何時開始痛、發作型式、斷續性、強度、位置、性質、與腸道功能的關係、情緒、時間或是姿勢等問題,以便安排檢查。
  2. 血液檢查:血液檢查並非腹瀉的常見診斷方式,但血液檢查可檢驗血液中電解質及肌酸酐,藉此判斷病情。
  3. 腹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檢查,可額外檢查肝臟、膽囊、膽管、胰臟、脾臟、腎臟等器官,確診是否有結石、囊泡、腫瘤等。
  4. 胃鏡:利用胃鏡直接觀察胃部的病變,且能對病變的組織進行切片採樣,也可用於檢查肚子痛,檢查前會先注射腸胃道鬆弛劑,之後醫師會在病患喉頭噴麻醉劑,之後將內視鏡從口腔伸入上消化道進行觀察。
  5. 大腸鏡:大腸鏡可完整看出腸道病變,也可做切片檢查及切除息肉,也可用於觀察腹痛病因。

如何預防肚子痛發生?

要預防腹痛,維持自身的健康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飲食上應減少刺激性的食物,維持良好的體重,持續且規律的運動習慣都是必須的,生活上的壓力也應盡量避免,作息也要盡量規律,當然腹痛還是可能侵襲,當出現較嚴重症狀時也必須馬上就醫。

這些人得到肚子痛機率很高!

每個人都有腹痛的風險

肚子痛會有哪些併發症呢?

依據造成腹痛的疾病不同,會有不同的併發症。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康健文章

常見問題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