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童話!快樂丹麥的5大真相:過去100年,我們完成一個革命|天下雜誌

不是童話!快樂丹麥的5大真相:過去100年,我們完成一個革命

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幾乎繳全球最多的稅,卻總在快樂調查中名列前茅。失業救濟很大方,失業率卻低於OECD平均。近七成勞工參加工會,卻沒有法定最低工資,而且擁有幾乎是歐洲最寬鬆的解雇程序。《天下》》走訪安徒生的故鄉、北歐童話國,解碼國際熱門的丹麥模式,為台灣帶回借鏡。

丹麥-國家競爭力-福利國家-貧富差距-平等-國力-北歐-資本-勞動-勞資-女性就業-海洋台灣夢 建於17世紀的新港,運河邊有著色彩繽紛的住宅,是丹麥哥本哈根知名景點。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其他

很少有一個國家,會把首都城市的核心地帶,留個一座遊樂園。

只有丹麥。

趣伏里花園(Tivoli Garden),美國迪士尼樂園的繆思原型。位在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正對面,早從馬車年代,170多年來,從趣伏里圍牆內流洩出來的音樂,孩童銀鈴般的笑聲,總在匆匆路過的行人臉上,不自覺地抹上微笑。

很少有國家,把首都城市的核心地帶,留個一座遊樂園。趣伏里花園已有170年歷史,是世上歷史最悠久的遊樂園之一。(王建棟攝)

忘了說,近幾年,還多了高空輻射飛椅上的驚恐尖叫。

很少有一個國家,會把首都城市的標誌,留個一座童話雕像。

只有丹麥。

安徒生童話的人魚公主沒有化成泡泡,她靜靜地坐在港邊已超過100年。

丹麥,眾人印象裡的童話國,最快樂的國家。近幾年,卻以一種資本主義解救者的形象,再度走紅。

2008年金融海嘯,引爆了「1比99」的戰爭。全球化加速了1%富人與其他99%的貧富差距,丹麥,全球最平等的國家之一,一時間成為新顯學。

「丹麥是桑德斯的美國夢,」CNN新聞報導。2016年開始,美國政治明星,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持續提到丹麥,逼得最新白宮經濟報告花了13頁的篇幅,研究北歐模式。

廣告

很少有一個首都,將城市地標留給一座安徒生童話裡結局悲傷的雕像。丹麥模式,不是童話,而是所有丹麥人真實打造出來的。(王建棟攝)

過去幾年,全球化的旗手——世界經濟論壇,緊密追蹤北歐資本主義,尤其是丹麥。從流行語Hygge(讀音hoo-gah,代表丹麥式溫暖舒適、簡單美好的生活)Pyt(音近pid,代表以健康想法應對壓力)、零工經濟的勞工保障、美國與丹麥資本主義比較,甚至人口只有4萬的丹麥博恩霍爾姆島,也有專文討論其民主創新。

謎樣丹麥
高稅,卻均富又有競爭力

「對新古典經濟學家而言,丹麥很神祕。這麼高稅的國家,怎麼可能變成地球上最有錢,卻又最平等、最有競爭力的地方?」巴黎氣候公約簽署時的聯合國大會主席,丹麥前國會議長呂克托夫特(Mogens Lykketoft)顯得自豪。

這的確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家。

廣告

丹麥政府支出佔GDP比例超過五成,但大政府卻沒有侵蝕國家競爭力。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國家競爭力評比,140個受評國家中,美國第1,丹麥第10,台灣排行13。(見表:60秒圖解丹麥密碼:福利這麼好,何不給政府養?

大政府也沒有帶來貪腐,國際透明組織最新調查,丹麥是全世界最清廉的國家。在聯合國快樂指數調查中,丹麥蟬聯第2,僅次於鄰居芬蘭。

哥本哈根城區新舊並陳,因為沒有經歷戰亂,沒有人民被迫害的歷史,整個社會有安全感。(王建棟攝)

丹麥失業保險給付長達兩年,幾乎是全球最長。但丹麥勞動參與率高達76.4%,比台灣高出近18個百分點;失業率5%,也低於OECD平均。

廣告

在德、法,勞工只剩一成參與工會,但丹麥迄今有七成勞工參與工會。強大的工會,卻極少罷工,而且擁有幾乎是歐洲最寬鬆的解雇程序。「我們反對法定最低工資,」全球少見的女性工運領袖、丹麥工會聯合會主席雷斯葛德(Lizette Risgaard)主張。(延伸閱讀:丹麥最大工會120年來首位女主席:政治影響力不是免費的,而是來自工會規模

前年,雷斯葛德率領丹麥工會與雇主團體、政府,完成「成人與在職進修」的三方協議:工會、政府、雇主提撥並共管基金,勞工每年有三週的帶薪進修假,可自訂題目,向基金申請補助。

丹麥之謎,到底該如何解碼?跟台灣一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一樣高度依賴貿易,丹麥精神又能給台灣什麼啟示?

真實丹麥
彈性卻安全,談判能對話

要談丹麥模式,不能不談丹麥勞動市場特殊的彈性安全與談判模式。

廣告

所謂彈性安全(flexicurity),就是雇主可以很容易地因應經濟景氣,調整人力,聘任與解雇勞工;但勞工卻有安全感,因為即使失業,整個社會福利的安全網仍然會托住你。小孩明天繼續上學、看病一樣免費、失業給付讓你有錢付租金或貸款,不至於如自由落體墜入悲慘世界。

談判模式,則是指每兩到三年,雇主團體與工會就薪資、工時、加班費、福利、在職進修假等勞動條件,進行團體協約談判。所以丹麥沒有法定最低工資,不同產業、甚至公司,可以有不同的規範。

這兩大模式,讓高稅率、完善的社會福利,變成企業因應全球化競爭的助力。強勢工會與雇主團體間談判已經制度化,有爭議時,甚至可由法院判決,以對話代替對抗,也降低社會成本。

充滿安全感的丹麥人,發展出一套生活美學。綠化的環境、像圖書館的咖啡店,甚至連發音困難的丹麥文Hygge、Pyt都成了全球新流行。(王建棟攝)

「我們的對話與談判,沒有讓政治人物介入。因為一旦政治介入,就不是理性討論,」經濟學家、丹麥團體工總薪資統計與勞動政策部長尼爾森(Steen Nielsen)特別強調。

廣告

真實1:勞資能談
不讓政治力介入,相信對方有建設性

尼爾森代表的是丹麥最大雇主團體工總(DI,Confederation of Danish Industry)。它的總部位在哥本哈根市政府廣場正對面,玻璃帷幕,上面懸掛著許多企業商標,是哥本哈根地標型的建築。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目前擁有一.一萬家企業會員,涵蓋超過兩百多個產業。每兩年,丹麥工總得負責談判、簽署兩百多個團體協約。

尼爾森的工作是,確認新的團體協約所增加的成本,仍在企業負擔的合理範圍內。丹麥每週工時37小時,2018年起,每年退休金起領年齡延後半歲的規定等,都是團協談出來的。他特別強調,全國層次團協決定六成條件,其餘四成,由企業與企業內工會協商制定,所以這是個去中心化、而非穿制服式的規定。

位在哥本哈根港邊,丹麥工會聯合會(FH,Danish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的建築氣勢一點也不輸給工總。丹麥工會參與率迄今仍高達67%,工會聯合會下有80個工會,代表140萬勞工。丹麥工會甚至出了app,可以讓消費者查詢,要去消費的餐廳、商店是否遵守團體協約,以維護勞權。

主席雷斯葛德說,丹麥模式的關鍵之一,就是勞工組織。如果談判不成,工會當然有罷工權,但「當我們簽署了團體協約,我們就不罷工。團體協約這張紙為勞動市場帶來和平,這是雙贏局面,」她說。

丹麥最大工會主席表示,勞工必須了解,政治影響力是從工會規模而來。(王建棟攝)

去年8月,丹麥創下全球首例,模式類似Uber的清潔平台業者Hilfr與工會簽署了平台業者的團體協約,確保從平台接案的清潔工,能夠有退休金、假日津貼。

不像台灣,勞資雙方競相進行遊說、抗爭,主戰場在勞動部、立法院。問尼爾森為什麼雇主願意進行談判?「談判是奠基在信任,」他說,「我們相信工會提出來的要求是建設性的,也相信最終一定可以達成協議。」

真實2:福利是投資
社福創造產業,也讓女性就業

「丹麥模式的祕密就是,過去一百年,我們完成了一個革命:讓接近一半,過去隱形、沒有薪水,在家裡做家事服務的女性,變成領薪水的勞工或創業家,」2008年出版《丹麥模式》一書的前國會議長呂克托夫特解讀。(延伸閱讀:丹麥人為何願繳稅?《天下》專訪前議長,見證官僚真的不會亂花錢

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呂建德,曾以一個保母照顧兩個小孩,兩個婦女可以出來就業做試算。兩個小孩補助2.8萬,可讓一個保母就業,也讓兩個媽媽出來就業、賺六萬。社福花1元,創造近3倍的經濟效果。

「國際間愈來愈多人將社會福利,視為可以創造產業的社會『投資』,」呂建德強調。關鍵是,不要只發現金,而是要提供公共服務,趁機建立起托兒、長照、醫療等產業。

丹麥處於工作年齡的女性,有74.4%參與職場;相較之下,台灣只有51%。德國幼稚園學費比丹麥高3倍,德國女性勞參率就比較低。

艾布薩隆的兒童韻律課,從小訓練丹麥人的團隊性與安全感。(王建棟攝)

除了女性,丹麥自1990年代失業保險改革開始,就規定領取失業給付的人,必須接受職業訓練、積極尋找工作。丹麥每週工時37小時,失業者每週必須花30小時上課或找工作。

丹麥模式,讓家庭變成雙薪,自然比只有一份收入的家庭,更有承受全球化衝擊的能力,貧富差距也能變小。

「北歐模式是讓所有人一起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全球化,」北歐資本主義的知名學者、哥本哈根大學商學院退休教授克里斯汀森(Peer Hull Kris-tensen)分析,「美國是高所得的人面對全球化,由低薪資勞工去支援他們。」(責任編輯:曹凱婷)

本文未完,接續閱讀:不是童話!快樂丹麥的5大真相:我們不是聖人,繳稅是算計過的

【解碼丹麥模式】
丹麥人為何願繳稅?《天下》專訪前議長,見證官僚真的不會亂花錢
60秒圖解丹麥密碼:福利這麼好,何不給政府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天下雜誌》675期《海洋台灣夢:我們要什麼樣的國家?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紐約市公共空間長劉雅婷:公共空間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