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投資風險,未來十年是關鍵期

0
1173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根據資誠PwC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SFI)所發布「全球保險業風險調查報告」,調查發現科技風險、網路風險、變革管理、監管風險及投資績效,為全球保險業受訪者點名的前5大風險。至於臺灣保險業受訪者點名的前5大風險,依序為投資績效、利率、管理品質、總體經濟、有保證收益的產品。低利率的環境及保險公司對投資績效、保證收益產品和產業整體獲利能力所帶來的影響,使臺灣保險業者不敢掉以輕心。

這樣的報告結果顯示一點也不令人意外,臺灣保險業早期所面臨的風險大多都是保險風險與作業風險,所謂保險風險即為誤判損失的發生率,而作業風險則是人為舞弊或失誤所造成的風險。

但現在隨著保險公司資產不斷累積,除了上述的保險風險、作業風險外,又加上了另一大風險,即為資金運用風險。過去因為法律還不夠周延,資金運用風險大多起因於投資不當,如國光人壽倒閉,就是投資到一些安全性有問題之標的,而非像現在保險業所面臨的利差風險,投資利差、投資報酬率不足等問題。

匯率風險,壽險業目前的最大難題

眾所周知,壽險業過去最大的問題就在利差損,潛在利差損讓保險公司低估了自身的負債,表面看起來清償能力可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我們過去對保險業風險的認知。

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投資風險,其中以匯率風險為最大宗。投資風險主要源於2處,一個是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另外一個就是國外投資的匯率風險,假設整個投資是以國內為主,保險公司面臨的就是市場風險,如債券價格的變動、股價波動、債券信用的波動等。但從過去到現在,保險業已經有多年的豐富經驗來控制市場風險,如透過全球化的分散、避險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種投資標的之組合與調整,對於市場風險的處理有著一定程度的經驗。

但臺灣保險業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最麻煩的地方,是它一旦發生變動,就是全面性的變動;反觀市場風險,可能只是一檔標的物的誤判與誤選,最終結果頂多就是誤選的這一檔投資標的需要承受較大的虧損。

但對於利率、匯率這樣的風險,它就是一個系統性的影響,不論好股票、壞股票,好債券抑或是壞債券都同步受到波及。這種匯率獲利率的變動風險,大部分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導致匯率風險讓我們難以規避。再者,因為規模實在是太大了,加上當前臺灣保險公司的投資方式與標的大部分都落在海外時,這樣的問題就變得相當棘手。

投資風險確實是讓臺灣保險業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短期內也難以解決,因為我們的海外投資部位無法短時間就下降,以及全球也沒有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也不可能將投資部分移回國內,因為國內沒有適合的投資工具,即使我們常提的投資公共建設或長照產業,目前看起來也是遙遙無期。

壽險業是管理風險、分散風險者,卻承受巨大投資風險

臺灣保險業長期且持續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剛所提到的風險,大都發生在壽險業,產險業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儘管有,風險也是相對低許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壽險業從過去發展到現在,表面上看起來,不管在資產規模、營收、帳面上的獲利相對都比產險業來的好,但事實上,壽險業現正面臨著愈來愈大投資所引發的風險。為什麼壽險業背負著這麼龐大的投資風險壓力?這值得我們一起來思考。

產險業一直以來的經營模式,是以提供集中風險與分散風險的保險本業為核心,本身以賺取核保收益與費差收益為主,但是壽險業因為過往諸多原因,導致獲利來源大多來自自身的投資差異上,經營的主軸已經逐漸移轉至資產管理而非傳統保險本業,投資好,公司就好,投資不好,公司就差,問題就在投資的好與不好,通常都不是由保險公司所能控制的。

保險公司主要的3大獲利來源為利差、死差與費差,利差是保險公司所能掌握範圍最小的部分,因為主要是受到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比較可以控制的就是死(核保)差與費差。而產險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就是以費差與核保差為主,相對地,現今壽險業的死差愈來愈小,費差根本沒有,完全靠的就是利差,這也是導致壽險業的投資風險這麼大的原因。

壽險業要解決這個問題,時間是關鍵。因為壽險業有一個經營上的特性,就是沒有立即的流動性風險,所以它可以「透過等待」來緩解問題,但這個等待也不是無限制的等待,必須要好好調整商品結構,用時間來換取改善的空間,必須審慎因應地避免擴大投資風險。

未來十年可能是關鍵期,就好比過去我們花了長達二十年去解決各家壽險公司過往的利差損包袱,接下來我們可能也得花相同的時間,來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投資風險問題。(採訪、撰文/侯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