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配乐?

关注者
268
被浏览
90,091

20 个回答

总体上来看,个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算是近两年央视纪录片配乐做的比较不错的。当然,和程池作曲的几部纪录片(代表《新丝绸之路》)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至于说抄袭《功夫熊猫》,《舌尖上的中国》开场曲的确和《功夫熊猫》的主题曲用了同一个六音动机232616,但考虑到两个的整体风格都是中国风,个人偏向于巧合。不过鉴于阿鲲的人品,这个还是很值得怀疑。作曲的阿鲲名声确实不咋地,具体的说是喜欢吹牛。比如上次弄个和Hans Zimmer的合影就说自己得到了寂寞的“传神点拨”;《十二生肖》用了他们公司的罐头音乐就说是他做的原创配乐。以下是之前时光网做过的一个配乐赏析

美食之外的听觉享受 《舌尖上的中国》配乐赏析

分享给大家,文中观点不完全代表本人观点

时光网特稿 一个月前,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经由央视最新开辟的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爆网络热议,被网友们称为“食物版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接地气贴民生的选材、对食物背后人伦常理的温馨讲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揭示……这些饱含人情味的特质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了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曲调悠扬、极具民族特色的主题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舌尖》的音乐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版权音乐和19首原创音乐。除去《舌尖》编导选择使用了部分现成的版权音乐外,他们还邀请了近年来逐渐为大家熟知的青年音乐人阿鲲担纲原创音乐的创作。因为纪录片的篇幅有限,这些音乐在电视中的呈现是片段式的,而当主题音乐《劳作的春夏秋》第一次在网络完整发布后,众多网友表示了对乐曲的肯定和喜爱。

  近日,时光网采访了《舌尖》原创音乐作者阿鲲,听他分享了如何构思、创作《舌尖》音乐,以及他与《舌尖》主创们的幕后故事。下面,本文将带您聆听、品味《舌尖》配乐中8首精彩的原创音乐,感受这部人文纪录片在美食之外的另一重精彩。

  阿鲲简介:中国音协会员,国内最具国际化的青年影视作曲家之一,完成电影、电视剧以及国内外游戏配乐项目近200个。他曾多次赴好莱坞学习实践,将好莱坞最先进影视音乐制作理念带给国内的影人。最近的项目有《舌尖上的中国》、唐季礼监制的《偏偏爱上你》、朱茵主演的电影《芳香之城传奇》,以及盛大出品的《鬼吹灯》等。阿鲲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宋家皇朝》交响乐队以及《拆弹部队》混音师。他多次从专业角度对电影音乐进行分析,不遗余力地为电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作出努力。

1.《劳作的春夏秋》

  这是主题音乐的完整版,名叫《劳作的春夏秋》,它是全片其他音乐的衍生母体,也是阿鲲为《舌尖》创作出的第一首音乐。谈到这首音乐的诞生过程,阿鲲表示其实他创作过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为扣住片名的“中国”二字,在视角上更注重宏大、概念化和跨越性,而另一个版本就是现在这首,则偏重亲切自然、注重描摹、贴近生活、灵动跳跃。


  “劳作的春夏秋”主要试图用三个段落再现劳动耕作中的三个重要季节。音乐的第一段落用快速级进的弦乐与高低跳跃的木管乐器,营造出万物亟待复苏的勃勃生机。在弦乐和电子音色的衬托下,之前零星跳跃的乐音片段演变成为连贯流畅的乐句旋律,就像回暖的大地逐渐释放出的生命之能一样,托住万物的生发和生长。74秒起,双簧管甜美的音色如同一股清凉之风将时间带到了夏季,低音部持续跃动的弦乐继续进行着欣欣向荣的接力,仿佛也为田间的辛苦劳作送去抚慰。巴松用两个上下乐句再现出劳动者的笑容和对收获的淳朴期盼。


100秒后,收获的季节到了,音乐的形象变得热闹、奔放和喜悦。4个乐句的主旋律“全景式”地在两个调性上演绎,随后的音乐就像“平行剪辑”的镜头一样,木管乐器悉数登场演绎短小的乐句,每种乐器的闪现犹如不断叠加的各种收获场景,打击乐器以铃鼓和低音鼓组合出不同的节奏变化,忙碌而充实的秋天劳作逐渐升温,最后在高潮中逐渐进入尾声,作为对“大自然的馈赠”最朴素的感恩。


  阿鲲说,《舌尖》导演在听到这首音乐后非常兴奋,认为音乐能带来很大的想象激发力。随即将各分集导演近十人召集到工作室,决定要根据音乐再来剪辑画面,而放弃了之前让“音乐跟画面”的做法,而事实证明“画面跟音乐”确实带来了“1+1>2”的效果。当天的会议上,众编导们各抒己见,根据这首主题音乐带来的感受,梳理每一集的音乐风格需求,查漏补缺,汇总方案。经过阿鲲的继续创作和与主创的磨合,衍生出了后面的几首音乐。


2.《水与火的艺术》

(点击试听曲目:水与火的艺术)

  这一首音乐的起势是快速的节奏和点状的跳奏,钢琴弦乐和长笛先后快速交替、你来我往,一开始就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期待感。用主创们的话说,这首曲子非常符合纪录片中场景再现手法的需要。音乐的调性、不和谐音程和半音疾走都始终在模拟一种跳跃、不稳定、待发生的状态,但却促而不急、快而不乱,在告诉大家有故事即将发生的同时,也给食物烹饪场景的镜头留出了很好的剪辑口和组合选择。


  比如,在第27秒处,弦乐在一直处于火盛水腾般的音簇中第一次变奏出“舌尖”主题,随后又在圆号上呼应,短暂停留后,弦乐和钢琴在第37秒马上变调,营造出快速变化的段落感,弦乐和双簧管先后演奏了主题的第二变奏,音乐形象又快速转换到第71秒的钢琴转调。


  阿鲲说,拍摄食物烹饪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惹人“垂涎”的过程,镜头里食物的颜色和形状也是鲜艳耀眼变化万千,主创们在食物故事的讲述上也有意采用平行交叉式的手法。所以,他根据这些特点舍弃了“线”“面”式的音乐铺陈思路,而采用这种层层递进、段落跃进式的设计,从而能让镜头有充分的组接选择可能,能够更好地服务《舌尖》的内容和结构。


这首音乐的题目叫“水与火的艺术”,其实是对烹饪这一过程的高度概括:虽然美食的种类、做法、使用器具会因为国家、种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千差万别,但是烹饪热食需要的水与火,却是最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元素,虽然再稀松平常不过,但细想下来确是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这两种自然能源正是在能工巧手下,使生食产生了神奇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才演化出如此纷繁缤纷的人间美食。


3.《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这首音乐比较轻快怡人,甚至带着童真的调皮与可爱,也是网友们比较喜欢的一首音乐。这首音乐的名字来自于纪录片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的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舌尖》主创在前期的沟通中,就希望为国人打造一场“温情之宴”,在讲述美食的同时,尝试勾勒一种朴素真实的生活情怀。所以,以怎样的情感类型作为切入点成为了这一首音乐创作的关键。


  而这首音乐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于第二集《主食的味道》里小宁宁和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段落。故事里说“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所以,家的味道——正是这一首“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情感关键词。家,是生活的起点,是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是亲情乡情的原生地;家,与童年,与孩子眼里的“馋嘴”食物、与所有的美好记忆都有着割不断的紧密联系;家的味道,是每个人记忆中的“妈妈菜”,是宁宁和曾祖外婆一起的糯米年糕,是味觉唤起的童年记忆,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小幸福。


  这段音乐没有像前两首比较有设计性地去描摹某个季节、某种场面或者某种实体对象,而是将视角对准了“味”与“情”的关系。音乐将电子音色和乐队音色做了结合,再通过轻松愉悦的打击乐、提琴组的跳弓演奏、木管乐器的小清新旋律,将美食滋味和人情滋味做了尝试性的对接。没有华丽嘹亮的乐句,没有复杂多样的配器,但是,这就是家的味道,童真的味道,亲情的味道:鲜活、亲切、轻松又有可爱与顽皮。


4.《厨房的交响曲》

这一首音乐是专门为表现烹饪做菜的过程创作的,是对应画面功能性最突出的一首音乐,表现的是一道家常菜从生到熟,从食材预备到下锅翻炒最后出锅上桌的全过程。阿鲲说,他在四川长大,家乡美食太多,但自己却很少有时间进厨房。不过,相信和很多人一样,小时候放学回家做功课,长辈在厨房里做饭时锅盆碗盏发出的声响和油锅滋滋的声音是陪伴自己长大的,这成为了阿鲲创作这首音乐的原始声音素材,前半部分将“音响音乐化”是这首音乐的一个解读点。


  前21秒在短小的旋律片段背景里,放进了模仿天然气灶点火的声音,大管用富有弹性的跳跃旋律表现主人愉悦的小得意心情,28秒后木管乐器吹起了“舌尖”主题,背景里一直隐隐约约地出现锅碗瓢盆的触碰声,41秒至少69秒主要表现对食材的整理,可以留给镜头表现的空间,而从69秒到76秒一段,则完全用模仿烹饪器具特别的是金属类器皿的声音,但有非常强的律动感,厨房里的声音被打击乐化,提炼出一种别样的生活乐趣。

  随后的44秒间,打击乐持续加强,而旋律部分则持续升温走高,将食材在锅中翻炒的过程进行了再现。到了134秒时,弦乐的旋律在节奏鼓点的行进中拉伸再现,给纪录片的升格或者特写镜头预留了对应时间,对应着菜肴已经出锅上桌,可以请客人大快朵颐了,最后的部分逐渐减弱,小三和弦到大三和弦的转变,突出一种温馨满足的心情。

用阿鲲的话讲,这首《厨房的交响曲》可以算是“水与火的艺术”的升级版。二者的区别在于,“水与火的艺术”描摹对象是两个事物及相互的关系,而 “厨房的交响曲”则讲述的则是一个具体的劳动过程,在情绪和画面的指向性上都更加具体,所以,加入了“厨房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通过电子手段作为乐音,融入到节奏点和背景声音里进行点缀和演绎,使得这首音乐对画面的服务性实现最大化。


5.《耕种速写》


  这首音乐非常短小,但却是用“特写”的角度来表现播种耕地的镜头,音乐的镜头不是对准某个人的脸,而只让耕种人的手在画面中出现。突出的重低音,是一种模仿生命力脉动的电子音色,作为耕种劳作场面的一个引子引出,而刷刷的声音和结尾时的木头声则是力图再现撒种的场面。

6.《水的秘密,城市的声音》


  这一首音乐让大家听到了用电子合成器合成的水滴声音,这种声音不同于生活中的水滴声,而是通过技术手段被赋予了音高,像是有生命力的水在悄无声息地孕育和滋养一切灵性之物一样;后部分用电吉他的声音模拟一种午后的慵懒,再现城市中的另一种生活体悟。


7.《大自然的法则》


  大自然的法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是不容违背的一种包容和进发的力量。这首音乐没有明显的旋律,主要用电子音色来营造一种貌似神秘而又显见的客观规律,仿佛能够感知而又不太容易获得,是比较偏New Age的做法。


8.《平和的心》

  这一段配乐主要是为第七集《我们的田野里》贵州糯稻一段谱写的,乐曲一开始用了单簧管走了一段非常民族化的音型和旋律,并配合着大环境的音色,来表现山区的宁静、纯美和从江县人的朴实善良。钢琴演奏的带有五声音阶性质的旋律,力图勾勒出食物是作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的信息。


  以上这四首音乐是不带有“舌尖”主题的配乐,都多少运用了电子音色在内,在一些场景里作为背景音乐铺垫,这种非主题的音乐片段不会抢戏,能更好的把欣赏和回味空间留给画面和解说。此外,《舌尖》的配乐中还有《时间的记忆》、《东方智慧》、《原野之风》、《土地图腾》、《味与情》、《微观的世界》等原创曲目,它们也都在片中发挥着各自的特色与作用。


【尾声】


  美国著名的纪录片经纪人托马斯·斯金纳认为,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应该是“1+1=3”,即声音与画面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第三种意境,从而引发观众产生心理的联想和感情的共鸣。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不同类型和气质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造型和再现能力,在视听结合的瞬间,画面为音乐提供形象和场景,音乐为画面烘托意境和想象,表现出特定场合和环境气氛中的韵律与节奏,甚至能在画面之外给观众带来“感官的重现与回味”,从而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创作理念,作为爱好美食的四川人的阿鲲,用恰当的音乐辅助画面,呈现出了一个唯美诱人的“舌尖上的中国”。


  在采访的最后,阿鲲说道:“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只有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希望《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能为大家带来脱离于画面之外的另一种体验和信息补充,希望大家喜欢。”

謝邀,評價同行這種事兒,我是不願意說的,怕不怕得罪人這個倒是其次,主要是覺得評價別人這個事兒本身就是見仁見智,你覺得好的,我未必喜歡,我甘之若飴的,你可能毫無感覺,還有一個呢,就是原聲音樂人會面對來自客戶、聽眾、同行三個群體的評價,通常能被同行痛罵的人,應該是被客戶和聽眾所欣賞的(歡迎對號入座),當然,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這個主要是出於羨慕嫉妒恨,但為什麼羨慕嫉妒恨,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的音樂水平高過對方,但商業成就不如對方~~

客戶、聽眾、同行,三者能抓住其二,就是成功的音樂人,這個我是比較認同的,做廣告音樂的人可能就是同時滿足了客戶和同行,但卻喪失了聽眾,因為沒有聽眾會願意瘋狂的聽廣告音樂,從而追捧一個音樂人,何況缺少畫面的大部分廣告音樂單聽的話也未必有多悅耳;同時滿足聽眾和同行的人,一般不是活躍在商業音樂領域的,通常是做同人音樂的,我有一些朋友做這個,我聽過他們的作品,說實話,水平高低都有,但是有部分作品不拘一格,水準相當可以,不次於日本音樂,這類音樂的聽眾通常也都受日本音樂浸淫,也都相當識貨,但是他們卻不會受到商業客戶的青睞,客戶本身就沒這個情結,也沒這種項目需要找他們做~~

說了點題外話,不過對於大家理解原聲音樂人的工作應該會有些許幫助,《舌尖上的中國》整體來說算是近五年來的中國紀錄片里比較重視音樂的,但有時候,音樂做成什麼樣,并不是音樂人自己就能決定的,否則我不至於到現在還天天跟某些導演置氣、各種罵得他們都懷疑自己的人生了。。。我希望在中國的原聲音樂製作人有了絕對的配樂話語權之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在這之前,你們覺得好那就好,你們覺得不好那就不好,作為聽眾總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