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歷史 - Wikiwand

中華民國歷史

國別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親愛的 Wikiwand AI, 讓我們通過簡單地回答這些關鍵問題來保持簡短:

你能列出最重要的事實和統計數據嗎 民國史?

為 10 歲的孩子總結這篇文章

顯示所有問題

中華民國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註⁠ 1]孫中山为首任臨時大總統[參⁠ 1]。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帝制結束[參⁠ 2]中華民國法理上继承清朝疆域,中國疆域由內東北,新疆,西藏,外蒙古以及內地組成。建國初期由北洋军阀為首的北洋政府領政,政治爭鬥不斷,此时民主與各種學術思想发展较开放。

Quick facts: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Close
Quick facts: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Close

1923年,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提出“军政、训政、宪政”的进入民主共和宪政体制的三步走路线,并于1924年正式订立《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參⁠ 3][參⁠ 4][參⁠ 5]1928年6月3日北伐結束後,北洋政府被中國國民黨建立的國民政府取代,國民政府實施以黨領政訓政體制,以推展經濟與文化的上現代化建設為重心,中华民国经历黄金十年发展阶段[參⁠ 6]。与此同时,国民党陷於與中國共產黨殘餘軍閥日本的政治及軍事衝突之中[參⁠ 7]:302;1937年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接管台灣。1947年底國民政府正式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中華民國政府,同時間與中國共產黨全面爆發內戰,失利后於1949年12月7日退守台灣,仅统治臺澎金馬地区,形成與中共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兩岸分治对立局面。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在台湾施行威權統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建設。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的「中國」席位,許多國家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聯合國也將中華民國視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國際地位一落千丈。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恢復憲政,並實施民主化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政治交流也逐漸恢復。2000年,中華民國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民主進步黨首次執政,國民黨首次在野。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中華文化本位轉為以台灣本土文化為重心,公民社會開始成形。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返執政。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赢得立法院多数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地理位置通稱為「台灣」、或因政治因素權宜被稱為「中華台北」、「臺灣地區」等,以經濟成就聞名於世[參⁠ 8][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