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zhōng]
汉语汉字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中,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有两种读音:zhōng、zhòng。最早见于甲骨文,为象形字 [2],一说指事字 [3]。其形体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向左飘动,方口表示中间。金文旗斿向右。小篆省掉旗斿,隶变后楷书写作“中”。原意指竖立“中”这种带旒之旗,来测定风向,表示中间,引申为内、里、中心之义,又引申为一半、中介、得当、符合等义。
中文名
拼    音
zhōng、zhòng
注    音
ㄓㄨㄥˋ;ㄓㄨㄥ [4]
部    首
丨部 [4]
结    构
单一结构(独体字
笔画数
四笔 [4]
造字法
象形(一说指事) [2]
统一码
U+4E2D [4]
五笔码
khk [4]
四角号码
50006 [4]
笔    顺
竖、横折、横、竖
笔顺编号
2512 [4]
平水韵部
上平一东 [5]
字    级
一级 [1]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中”在六书中属会意字或指事字。“中”在甲骨文属象形字(一说指事字)为旗旒之象形,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向左飘动,方口为立中之处,表示中间。字形本是氏族的一种徽帜。金文旗斿向右。小篆省掉旗斿。隶书与小篆相同,楷书笔画化,写作“中”。甲骨文常见“立中,亡风”的辞句,意指竖立“中”这种带旒之旗,来测定风向。由中间引申为中央、内里、中介、媒介等义,这些用法的“中”今天读zhōng;又引申为得当、符合、射中目标等义,这些用法的“中”今读zhòng。 [2-3] [6]
“中”字形体演变图

详细字义

播报
编辑
字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词
例句
zhōng
名词
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Center
当中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中原;中华;人中;华中;中浣;中土;中天;中点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通“得”义
中意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
内,里面。与“外”相对
Among;Between;Inner;Within
心中;内中;家中;水中;队伍中;中水;中垢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半;中途;半中腰
Half
中辍;中夕;中分;中半;中白;中判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In the middle;Be placed in the middle
中门;中阵;中部;中处;中殿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Court
中涓;中侍;中使;中尚方;中秘书;中书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内心
Heart
中顾;中私;中函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中国的简称
China
洋为中用;中美关系
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Chinese
中外皆宜
内脏
Internal organs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中介人
Go-between
中见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形容词
中等
Medium;Intermediate
中才;中则;中知;中币;中川;中平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方〉成,行,好,可以
All right
中不中;真中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容易
Easy
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合适,适当
Suitable;Proper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不偏不倚,正
Right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通“忠”,忠诚
Honest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zhòng
动词
正对上;正好符合
百发百中;正中下怀
遭受(指不好的事)
中毒;中暑
表示因符合某种条件而有所获得
中标;中奖
[4] [7]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古文〕卷一(丨部)中
内也。从口丨,上下通。𠁧,古文中。𠁩,籒文中。陟弓切。 [4]

说文解字注

中,内也。
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内之譌。入部曰。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然则中者,别於外之辞也。别於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作内,则此字平声去声之义无不赅矣。许以和为唱和字。龢为谐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训也。周礼中失卽得失。
从口丨,下上通也。
按中字会意之恉,必当从口。音围。衞宏说,用字从卜中,则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陟弓切。九部。
𠁧,古文中。
此字可疑。岂浅人误以屈中之虫入此欤。 [4]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中
〔古文〕𠁧𠁩《唐韵》陟弓切。《集韵》《韵会》《正韵》陟隆切,𠀤音忠。《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敎之中。《左传·成十三年》: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注:举中气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又《前汉·律历志》: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注:洛为天地之中。张衡《东京赋》:宅中圆大。
又正也。《礼·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礼·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断民罪,使轻重得中也。
又心也。《史记·韩安国传》:深中宽厚。
又内也。《易·坤卦》: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辂传》:鼓一中。注:犹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礼·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注:中,犹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
又俚语。以不可为不中。《萧参希通录》引左传成公二年,无能为役。杜预注:不中为之役使。
又《礼·鄕饮酒义》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汉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垒,中野,皆复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记·周本纪》:养由基去柳叶百步,射之,百发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庄子·达生篇》:中身当心则为病,犹医书中风,中暑是也。
又要也。《周礼·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注:谓治职簿书之要也。
又应也。《礼·月令》:律中大簇。注:中犹应也。 又合也。《左传·定元年》:季孙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尝不中吾志也。
又《类篇》《正韵》:直众切。与仲通。《礼·月令》:中吕,即仲吕。
又读作得。《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注:故书中为得。陆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韵补》:叶陟良切,音章。师古曰:古读中为章。《吴志·胡综传·黄龙大牙赋》:四灵旣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叶诸仍切,音征。《刘贡父·诗话》:关中读中为䇏。《诗·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频。班固《高祖泗水亭哓》:天期乗祚受爵汉中。叶下秦。古东韵与庚阳通。
俗读中酒之中为去声,中与之中为平声。按《魏志·徐邈传》:邈为尚书郞,时禁酒。邈私飮沈醉,赵达问以曹事,曰中圣人。时谓酒;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苏轼诗: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则中酒之中,亦可读平声。《通鉴》:周宣王成中与之名,注:当也。杜诗:今朝汉社稷,新数中与年。则中与之中亦可读去声。 [8]
《说文解字》书影
《康熙字典》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中”字书写动画演示图

书法欣赏

音韵集汇

播报
编辑
字形
韵书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四呼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合口呼
全清
陟弓切/陟仲切
ȶjuŋ
去声
合口呼
全清
陟仲切/陟冲切
ȶjuŋ
集韵
平声
合口呼
全清
陟隆切
ȶiuŋ
去声
合口呼
全清
陟仲切
ȶiuŋ
去声
合口呼
全浊
直众切
ȡiuŋ
韵略
平声
陟隆切
去声
陟仲切
增韵
平声
陟隆切
去声
陟仲切
去声
直众切
中原音韵
阴平
东锺
全清
tʂiuŋ
去声
东锺
全清
tʂiuŋ
中州音韵
平声
东锺
之戎切
去声
东锺
叶中去声
洪武正韵
平声
全清
陟隆切
tʃyuŋ
去声
全清
之仲切
tʃyuŋ
去声
全浊
直众切
dʒ‘yuŋ
切韵
平声
全清
陟隆切/陟仲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