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散文作品)_百度百科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散文作品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没有秋虫的地方》是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创作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诅咒和对秋虫灵趣的赞美,热烈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不甘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强烈愿望。作者恋念秋虫的鸣曲,羡慕可以避开“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的秋虫,正是作者不愿辜负生活馈赠,让生命充实起来的心曲的真实写照。
作品名称
没有秋虫的地方
作    者
叶圣陶
创作年代
1923年
文学体裁
散文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没有秋虫的地方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须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说有味总比淡漠远胜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妙美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1-2]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没有秋虫的地方》是叶圣陶20年代初的作品,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冷漠死寂的环境渲染之后,立即将文思转入对有秋虫的地方的追忆。一方面通过记忆中秋虫鸣曲的描摹和愉悦心情的抒发,与现实寂寞无声的无虫之秋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审美心理的反差,从而突出期盼之情的急切和无奈之心的焦灼,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绝响”的讴歌,引发出一种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正是这秋虫的鸣叫,使作者摆脱了死一样的空寂,与他追求不平淡的生活的心理相应和。由此作者生发开去,道出了一个热血青年不甘沉寂的律动之情。
叶圣陶离开苏州远郊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已有两年了,但他依然深深地留恋着那乡间的生活。他在1923年创作的《没有秋虫的地方》一文,以秋虫为切入点,借物抒情,所谱写的正是一曲思乡之歌。
在作者笔下,秋日的乡间,白天可见嫩暖的阳光、轻淡的云影,夜间则有明耀的星月、徐缓的凉风,这一切总是一样的安闲,各有自得之趣,此景此情,该是诗人骚客吟诵的题材、丹青高手笔下的画图了。确实,自古以来咏秋、伤秋的传世之作代有所出,而叶圣陶则以精致、简练的语言写出了他心中的秋的境界,写出了萦绕于他耳畔的秋虫合奏的美妙音乐。
那是怎样的天籁啊!“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这记忆中的虫声叩动着作者的心弦,他的思绪飞回到他所熟悉的水乡去了;他也许还怀念起他所任教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的同事和学生了吧。在那满耳唧唧虫声的地方,有他眷恋的大自然的情趣和淳朴的乡村生活。可是自己目前所处的周围环境中,或儿啼人闹、弦歌杂作,或轮震石响、邪许并起,“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困守于都市井底似的庭院,居住在铅色的水门汀地上,在如此令人窒息的地方,忆及充满勃勃生气的乡间,两相对比之下,作者那一腔思乡之情更是何等地浓烈啊!
作者的这种情感,似乎和以往那种“秋士的伤怀”相去不远,但透过文中耐人寻味的议论,我们又会觉得他与古之秋士的感慨有所不同。无奈地守在都市这“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作者心潮难平;然而他却还是紧锁眉头辨尝着因生活环境变迁而来的酸苦或悲愁,因为在他看来,“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作者所神往的,岂止是绿草茵茵、蝴蝶翩翩的大自然,岂止是清风明月、满耳虫声的秋光呢!他所深切怀念的,更有那浓浓的乡情和亲情,那人间最宝贵的情感的交流!这才是《没有秋虫的地方》一文深层寓意之所在。
此文以其声情并茂、真切感人的描写和议论打动读者,而其文字的音乐性则又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特别是文中运用了一些对句(如“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排比(如“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并穿插了若干韵脚(如“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中的“梦”、“汤”、“忘”)。捧读此文,会体味到那真如唧唧虫声一样美妙。叶圣陶在《读〈石榴花〉》中说过:“好文章的条件当然多,而节奏韵味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个。”《没有秋虫的地方》当是一个范例。 [2]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叶圣陶,1894年生,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1年11月,改为现名叶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乡镇小学教师。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发表小说、新诗、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五卅”运动,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又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1923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1939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民进第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届中央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二、三届理事、顾问,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