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人們需要的是信心與預期

上海疫情|人們需要的是信心與預期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時間步入2022年4月,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試圖走出疫情。不過頗為令人擔憂的是,在最初的感染消退後,其症狀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所謂「長新冠」(long covid)的成因和後患猶未可知,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在未來幾年與之打持久戰。

而與此同時,多國的經濟和民生其實也在經歷「長新冠」:在初期極度痛苦的企業倒閉、供應鏈中斷、消費和投資驟減之後,還要面對大規模政府借貸和極端QE政策這些「應急藥」造成的高企債務和嚴重通脹等「長期症狀」。

即便如此,相較於2020年的「恐慌」和2021年的「災難」,多國在2022年所展現出的更多是「有序」。

中國的情況卻甚為不同。作為在過去兩年多以來唯一有能力且有效管控住疫情的國家,相較於他國別無選擇的情況,中國多了一項選擇,也即從根本上避免人身和經濟的「長新冠」。只是,這也伴隨着他國所不需面臨的未知與壓力。

長新冠即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病徵包括感疲倦、脫髮、記憶力差、入睡困難、失去味覺等,即有機會有長新冠。(中大提供)

好經驗值得學習 壞經驗也可參鑒

便以堪謂中國反面的美國為例,面對過去兩年失敗的防疫成績,美國而今並沒有甚麽選擇——既沒有足夠的政治意願,也沒有民意支持,復沒有堪用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只能踏着近100萬名因病殞命者的屍體,放棄那些無法拯救的,拯救那些仍能拯救的。

也是因此,過去數月的美國聯邦政府一方面全面改善疫苗接種便捷度,讓有需要的人極易獲得感冒藥、退燒藥、快檢測劑等物資;另一方面調動友善的政客、專家、媒體和網紅,在輿論維度一再釋放穩定性信號。至於諸如佛羅里達等州份「不自由毋寧死」的保守派國民,就更是全然不顧地選擇「躺平」和「共存」。

在此背景下,據美國勞工部4月1日數據,經季節性調整,美國雇主於3月新聘用了431,000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從今年二月的3.8%進一步下降至三月的3.6%,僅略高於疫情前的3.5%;因2020年春季的疫情封鎖高峰期而失去的2,200萬個工作崗位,而今已恢復90%;過去一年間,平均工資增幅高達5.6%,遠高於2010年代2%至3%的平均水平;整體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

病毒固然仍在美國社會廣泛傳播,且美國也蒙受着嚴重的「長新冠」問題,尤其是經濟維度,但在付出極大代價後,其疫情似乎正在翻篇,至少其國民已經走出了過去兩年的恐慌和未知。

2022年4月9日,加州長灘(Long Beach, Calif.)的Bored & Hungry漢堡餐廳快閃店開幕,人們拍照留念。(Getty)

誠然,各國有各國的國情。針對疫情時,這包含了醫療資源、人口規模、居住密集度、社會資源統一籌集和調配能力、政府公信度、國民「迷信」水平、公共輿論氛圍等等——即便如此,美國如今面對疫情的策略,在全球各地可謂頗具代表性。

好經驗值得學習,壞經驗也可以參鑒。在過去兩年的「防疫之爭」、「制度之爭」、「文明之爭」中,中國成功保證了國民的公共衛生安全,並從美國的失敗中汲取了教訓,但在應對Omicron(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時,如何避免上海當下的「蔬菜之爭」、「糧油之爭」、「廁紙之爭」、「救護車之爭」,中國也可參鑒美國在恢復秩序這一方面的經驗。

不能只看見各地的開放而忽視代價

當下國內之所以對防疫政策爆發這麼大的爭議,主要是因為吉林和上海這幾波疫情讓人意識到Omicron驚人的隱蔽性和傳播性,即便是中國的官民配合度、防範力度和追蹤手段,都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才可勉強維持社會清零的基本面。

更重要的是,當官員治理能力、市民素質、基建水平、社會資源遠甚其他地區的上海,都在嘗試動態清零的過程中爆發出物資調配難、基層和市民壓力大、非新冠病患無法得到及時醫治等一系列問題,人們難免沮喪:「Omicron當真管控得住嗎?」

4月10日,上海衛健委強調,不得阻攔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人員者回家。圖為上海跨採中心方艙醫院4名康復者出院與醫護人員告別。(新華社)

不過,疫情從來不是一個「封與不封」的二元對立選擇題。撇開意識形態和立場包袱,動態評估客觀環境、自身現況和堪用的手段,最大限度保證「少死人」,並最大程度予以國民更多的安全感和預期,這才是當有的態度。

即便Omicron難防,也不能因此就前功盡棄。遠有美國,近有日本、韓國、越南乃至香港,人們不能只看到各地的開放,卻選擇性忽視其所蒙受的代價。

應該說,念及環球現況,中國國民遲早需要與病毒共存,但在疫苗接種率進一步提高、病毒的危害進一步降低、有效救治方式更加齊備之前,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以4月5日中國國家衛健委數據,中國單是未接種疫苗的60歲以上長者便還有約5,000萬……

其他國家是確實防不住病毒,方與之共存。中國的情況與之不同。中國要參鑒其正面和反面的經驗,不能簡單盲從。

上海的「兩段式封城」原本應當在4月1日和5日相繼結束,然而因所有街道皆有確診病例,是以持續實施封控管理。圖為一警員獨自駐守浦東隧道出口。(視覺中國)

落實更精準的防疫 引導更平和的輿論

隨着世界多國因應其各自的情況逐步與病毒共存,圍繞中國「缺乏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在中國內地也是如此。但觀乎近期輿論,即便是上海這全國最自由化的國際都市,「清零vs共存」的爭論都還只是五五開,其他地方只會更傾向清零,這就說明內地廣大國民還是認可整體從嚴的防疫政策的。

只不過,一面要繼續從嚴,避免前功盡棄,另一面要舒緩人們的壓力;既不能像美國一樣採取令經濟面臨「長新冠」的過度刺激性政策,又已經越發黔驢技窮……中國確實正經歷極為困難的階段——但也正因如此,才更不能病急亂投醫。

當下更應做的,是繼續制定並落實精準的防疫手段:譬如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微病症患者制定更適當的安排,避免醫療資源擠兌;又譬如適當舒緩地方政府所背負的政治壓力,令其可以更好地與效率更高的企業和機構共同調配分發物資;再譬如令被隔離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微患者居家隔離,並向其提供每日數百元的經濟補貼……

美國在過去兩年蒙受了巨大的人身和經濟代價,這是中國要避免的;美國在過去數月以來盡力精準投放資源,大幅補牢疫苗接種和藥物供應,並通過有序的輿論引導降低了人們的憂慮,提振了信心和預期,這是中國可以參鑒的。

中國並非沒有「退出策略」

一如筆者前一日文章所述,解決上海一系列亂象的手段不是「放棄清零」,更不能是「一刀切」的嚴防死守,只能是更為精準的防疫。而「更為精準」的前設條件,則是予人們以信心和預期。這也就需要更為平和且有序的輿論引導。

在這一方面,上海過去的精準防疫嘗試堪謂一種「先行改革」,而今「改革」正面臨關鍵考驗的時候,不能因一時的困境而予以否定。倘若被過早地定下「行不通」、「失敗」的結論,倒回到「一刀切」的防疫老路,那老百姓就真的只能繼續說「何時是個頭」了。

另一方面,琴弦繃得太緊是會斷的,務必要調整當下高壓的公共輿論氛圍,降低人們對病毒的恐懼,讓人知道「確診不代表患病」,避免徒增各方壓力的歧視現象。

這不是在為當下上海等地的亂象開脫。面對疫情,中國最佳的「退出策略」,就是待疫苗接種進一步提高,待病毒的危害經變異進一步降低,待有效救治方式齊備之後,再放開國門,令中國可以不用面對當下多國都在面對的「長新冠」。

但要做到這一點,人們是需要有信心和預期的。信心不容易建立,預期也是奢侈品,但這才是最大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