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官宣封城已经大半个月了,身在上海的你现在是什么心态了?

目前已经官宣封城大半个月了,原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的坏的,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的都可以交流抒发出来
关注者
1,367
被浏览
3,444,333

584 个回答

今天5月2号,上海封城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我的小区一直是封控区——每周一例阳性,永远卡着解封的时间点给你新的惊喜。

封城一个月,我几乎已经开始习惯这种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先翻一遍各大APP有没有可以捡漏的食物;然后打开冰箱规划今天要吃的东西——要吃什么主要取决于什么快坏了;接着做一点下厨前的准备,居家工作一会儿,然后做菜,吃饭,午休,工作,再吃饭。

公允地说,和封城初期相比,现在的物质条件是好了不少的。至少我的冰箱已经足够满,让我可以“奢侈”到敢于不参加下一轮团购了。

但心理上的空洞仍然是存在的,就像是曾经在荒野中挨过饿的人,回到人类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口袋装满饼干一样。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大部分上海人应该都和我一样,在抓住每一个能够收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机会。

这种对于未来的恐惧是真正折磨人的东西。

以往生活在上海(或者是国内的绝大部分城市),你至少知道法律和规则就像监控探头一样无所不在,知道自己吃进嘴的食物经过了最基本的检验,知道走在路上干什么是不会有人管的,知道一个人应该得到基础的温饱和照顾。

但现在呢?我的小区理论上都应该是防范区了,可还是按着封控区来管理,连家门都不让出,没有任何规则,只有居委会主任的一句“我要是让你们在小区里活动,又有阳怎么办”?理论上这句话可以把我们在小区封到太阳变成红巨星,而我对此毫无办法。

小区发的物资呢?大批兄弟省市捐赠的物资被扣留,烂了都不发,哪怕人家拿出了全程冷链的影像,仍然可以用一句“菜已经烂了,我们才扔的”做为借口;相对的,某些连社保缴纳记录都没有,或是劣迹斑斑的皮包公司却可以拿到保供证明,畅通无阻地把劣质食品送到大家的餐桌上——霉烂的大米、腐臭的鸭子、带着血斑的母猪肉。这些物资并没有发到我的小区,但理论上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而我对此毫无办法。

究竟什么样的人应该进方舱,什么样的人应该进隔离点,什么样的人应该居家隔离?对这件事情,除了“应收尽收”这句正确的废话之外,没有任何可执行的、明确的规程。以至于,百岁老人被单独隔离在方舱,一个月大的孩子被迫和母亲分离。我外婆87岁了,我儿子4岁。我很害怕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而我对此毫无办法。

与此同时,政府和媒体在大力宣传用无人机送药。你的无人机,能救活那些没有办法做血透,活活憋死在家里的人吗?能救活那些明明已经在医院门口,却就是没有核酸进不去的人吗?

政府说了,不能以疫情为借口推搪阻止病人看病。可是,依然没有任何可执行的、明确的规程。万一病人进了医院,阳了,谁来承担责任?谁又能来免除责任?没有。我之前就说了,你可以又要马儿吃得少,又要马儿跑,大不了马儿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你不能又要马儿停(严格遵循防疫要求不允许没有核酸的人进去),又要马儿跑(对没有核酸的人也要治疗),马儿会扯着蛋的。

当上述这些事情闹不大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没有人会管。就像90岁的老奶奶,一个礼拜吃一颗卷心菜,负责当地物资保供的人只会说一句“我们也没有物资”;而当事情闹大之后,又都能得到“通融”和解决。上海政府总是在一些奇特的地方非常注意颜面,比如外滩不能长草,长了草要去辟谣;比如大白不能打人,大白打人的视频要被删掉。

但是,上海人不需要通融,不需要他妈的通融。需要给个明确的规则。有规则,我们按规则执行,你破坏规则要把人带走,我就把规则扔在你的逼脸上。

现在,我们只看到逼脸,看不到规则。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就是恐惧所在,这就是愤怒所在。就算接下来,疫情过去了,经济恢复了,可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承诺吗?

上海用30天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塔西佗陷阱,至少在未来的一百倍时间里,从迪士尼到东方绿洲,这个陷阱都会这么老大地横亘在那里。这座陷阱里的每一个人,都会一边狐疑地审视每一条新的规则,一边往口袋里塞饼干。

5.11更

马上满2个月了,接下来是静默期。感情之前不是咯?看不到头的,整天各种八股文,就是不定目标。

关于叶文洁的事情,我重申一下。如果有外星人入侵表现出淡定麻木的心态是因为心累了,看不到头的无所谓的摆烂心态。和叶文洁主动求治主动求日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的心态,如果真有那个按钮我不会按,这世界还有很多美好,还有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美丽的人儿。

以下是原回答。

记足不出户的第42天。

现在就是谁跟我说外星人入侵地球了,我也只只想说:

毁灭吧,赶紧的,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