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香港地名)_百度百科

上水

香港地名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上水(Sheung Shui),地名,位于中国香港北区。是中国香港的其中一个新市镇
中文名
上水
外文名
Sheung Shui
地理位置
中国香港北区
定    义
地名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根据《北区风物志》(1994年)记载,上水及粉岭一带古称“双鱼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条“双鱼河”。自廖族于元末由福建迁来广东南部之后,子孙渐渐散居于今新界横眉山、岭下、小坑、双鱼、福田、上水一带,并建成村落。传至对风水有认识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须聚族而居,后代子孙方可昌盛。乃根据风水学说追寻“龙脉”,选定龙口地形像凤之处,合力凿池(即护城河)筑城,建成“围内村”(今上水乡老围);号召廖氏三房子孙尽徙围内居住。由于围内村立于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称其为“上水乡”,渐渐“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带地方的名称。
上水市发展集中,市中心主要是在港铁上水站一带,由附近屋邨前往港铁站一般都在15分钟步行时间内。昔日,附近村民会集中在石湖墟进行交易。虽然上水已经发展成为新市镇,但由于石湖墟邻近港铁站及巴士总站,所以并没有因为发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人口

播报
编辑
根据2001年政府的统计,北区的人口有298,657人;其中接近90%人口集中在粉岭和上水,而余下的人口约共40,000人,住在区内的乡村。
由于香港岛的北角在当地的童军或其他早期成立的组织里亦被称为“北区”,有时香港人会把“北区”称为“新界北区”,又或索性指明是“上水”、“粉岭”等分区,以免引起混淆。
人口特征
人口: 298,657 人
15岁以下: 20.5%
15至64岁: 70.6%
65岁及以上: 8.9%
年龄中位数: 34 岁
十五岁及以上从未结婚人口比例
男性: 31.2%
女性: 28.3%
教育
6至18岁人口就学比率: 93.3%
20岁及以上非就学人口具专上教育程度比例: 10.7%
劳动人口特征
劳动人口: 142,801 人
劳动人口参与率
男性: 73.1%
女性: 47.9%
合计: 60.2%
工作人口每月主业收入中位数: 10,000 港元
住户特征
家庭住户数目: 89,053 户
家庭住户平均人数: 3.2 人
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 17,205 港元
房屋特征
有人居住的屋宇单位数目: 88,467 个
每个屋宇单位的平均家庭住户数目: 1.01 户
自置居所住户在家庭住户总数目中所占的比例: 57.5%
家庭住户每月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中位数: 7,000 港元
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与收入比率中位数: 27.1%
家庭住户每月租金中位数: 1,300 港元
租金与收入比率中位数: 12.6%

设施

播报
编辑
天平邨
太平邨
居屋
旭埔苑
彩蒲苑
安盛苑
翠丽花园
顺欣花园
私人屋苑
奕翠园
新都广场
龙丰花园
上水中心
上水名都
威尼斯花园
皇府山
御皇庭
显峰
大型商场
上水中心
上水名都
新都广场
龙丰广场
社区设施
上水游泳池
北区大会堂
天平体育馆
龙琛路体育馆
公共服务
北区医院
上水消防局
石湖墟邮政局
石湖墟赛马会诊所
广场
上水广场位于上水,是新界北区的主要商业总汇。上水广场共分四层,提供各式商铺及食肆,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商场设有展览场,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为顾客提供更多消闲选择。

学校

播报
编辑
中学
上水官立中学
凤溪第一中学
圣公会陈融中学
凤溪廖万石堂中学
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
教育评议会主办风采中学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
小学
东莞学校
育贤学校
上水宣道小学
曾梅千禧学校
石湖墟公立学校
李志达纪念学校
上水惠州公立学校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正慧小学
东华三院港九电器商联会小学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陈式宏小学
东华三院马锦灿纪念小学
金钱村何东学校

交通

播报
编辑
主要交通干道
新运路
百和路
文锦渡路
粉锦公路
公共交通
东铁:上水站
巴士
京九
九巴:70, 70K, 70X, 73, 73A, 73K, 76K, 77K, 78K, 79K, 261, 261P, 270, 270A, 273A, 276, 276A, 276B, 276P, 278X, 279X, 373, 373A, N76, N270.
龙运巴士:A43
专线小巴:44, 44A, 50A, 50K, 51K, 55K, 57K, 58K, 58S, 59K, 501S, 605.
上水(新发街)←→元朗(水车馆街)〔经青山公路〕 <路线编号:17>
上水(新运路,近巴士厂)←→元朗(裕景坊)〔经粉锦\公路〕 <路线编号:18>
上水(新康街)←→联和墟/大埔(宝乡坊)/深水埗(嘉顿)/佐敦道
上水(符兴街)←→坪輋
落马洲←→观塘(经石湖墟)
车费:从罗湖到上水站的地铁车费,用八达通卡,成人,港币21元。

景点

播报
编辑
掌故
石湖墟
报德祠
行乐戏院
马会道消防局
小贩管理队大楼
古迹
居石候公祠
河上乡洪圣庙和 排峰古庙
松柏塱客家围
廖万石堂
廖显承堂(应龙廖公家塾
廖明德堂(应凤廖公家塾)
据考廖氏家族原籍为福建,于元代中叶南迁广东,之后定居香港上水双鱼河,之后廖氏家族建立了围村即莆上村,遂散居附近。廖氏家族十分注重教育和功名,十八世纪廖氏族群至为显赫,科举及第的人数极多,据族谱记载中试者共47人。廖氏四世祖有廖应风和廖应龙兄弟两大分支,分别建有祠堂,廖应龙祠堂就是其中之一。建祠堂目的是彰显氏族荣耀(如悬挂中举牌匾及官位),拜祭祖先,团聚族人同时兼作后代教育学堂。
客家围青砖围墙(位于古洞松柏塱,沙头角荔枝窝村黄氏分支,二十世纪初叶公元一九零四年立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