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必修7堂課|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35歲前必修7堂課

2007-01-12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撰文=齊立文

35歲前,正是職場生涯中向專業典範學習的最佳起跑點。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說法,這時的我們,除了學習與他人建立親密與相互依賴的關係之外,也會開始想要找到有意義的工作,並且訓練自己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擷取其成功祕訣,以累積未來生涯邁向高峰的重要能量。

早在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就為人生的每一個里程,定下了衡量基準:「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西方的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Erickson)則是將人生區分為8個階段,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有很特殊的重要性與待完成的任務,都會經歷一連串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體驗。

若是這些體驗都能健全發展,人便能順利地進入下一個階段;反之,若是在某個階段存有太多未解決的問題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則會對於往後的階段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艾瑞克森的畫分,19~30歲處於「成年前期」。這時的我們,除了學習與他人建立親密與相互依賴的關係之外,也會開始想要找到有意義的工作,並且訓練自己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而到了30~60歲,即進入了「成年中期」,也是追求生產力與創造力的階段。發展順利的人,大多已找到了自己的利基點;反之則會覺得施展不開,無法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在成年中期,對於失敗的恐懼和成功的渴望,會變得格外強烈;對於自己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發展的潛能,也會進行一番省思與檢視。

無論是古老的名言、出於生理、心理成熟的本能反應,抑或順應社會主流的期待,人們對於到了某個年齡,就應該要到達什麼樣的成就,幾乎形成一種不言而喻的共識。

有時,這些基準會激發人們的鬥志;但有時,卻也成了焦慮的來源。鬥志昂揚時,我們會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抱負;焦慮不已時,我們則會轉而質疑「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他們的35歲
**

《Business 2.0》雜誌在2005年12月號,邀請了數十位「成功人士」,說出他們在事業上或人生上的一條「黃金法則」(golden rule)。
《財星》(Fortune)雜誌也在同年邀集了數十位「成功人士」,說出自己在人生旅途上所得到過「最受用的建議」(best advice)。

有趣的是,這些人所提出的黃金法則和受用建議,幾乎都不太一樣。換言之,每個成功人士表面上看起來都很相似(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累積了相當的財富、言行動見觀瞻),但是其成功的原因和路徑,似乎又各有不同。

聆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故事,以他們在成功的路途上,做了哪些事情、決定與改變為基準,來對照自己的人生。

這也許引發了焦慮;也許得到了撫慰;但更多時候,是獲得了激勵。

史帝夫.賈伯斯

****科技鬼才、蘋果電腦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24歲就攀上了人生的第一個頂峰,成為百萬富翁。但是到了30歲,卻被逐出了自己創建的王國。這種頓失生活重心的感受,就像是被磚塊砸到頭一樣。然而,賈伯斯很快就走出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避一切的低潮,在接下來的5年間,也就是30~35歲期間,先後成立了Next電腦和皮克斯(Pixar)動畫這兩家公司。前者後來被蘋果電腦買下,後者則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而賈伯斯,也在被放逐11年後,重返蘋果。

這個失而復得的教訓,讓賈伯斯有機會重新省思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也就是他一路走來都在做的事。雖然遭遇了挫折,但是這份熱情卻成為最大的支撐力量。

賈伯斯說,「如果你還沒找到你所愛的事,那就繼續找,別停頓。」因為工作將占據人生的一大半,而獲得真正滿足的唯一方式,就是去做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從事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熱愛你所做的事情。

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曾於2004年對母校哈佛大學的畢業生發表演說時表示,他之所以會走上創業之途,完全是受到同學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慫恿」。
結果,蓋茲輟學創辦微軟,而同為創辦人的艾倫,卻順利畢業。 不過,當艾倫在史丹福商學院就讀時,蓋茲以忙不過來為由,要他一定要幫忙,於是,艾倫也輟學了。

除了在求學期間結識的好友之外,據說蓋茲也會為了學習企業經營法則,而結交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等一票傳統CEO朋友。然而,與其說蓋茲是創業家,倒不如說他對於電腦科學與資訊科技一直存在著極大的熱情。
雖然早在25歲,他就已經成功打響微軟的名號,但是出於對產業與科技的熱情,蓋茲年過30歲之後,卻依舊親自參與程式設計與開發;直到今天,他或許已經極少涉入微軟的策略及財務事宜,但是相關的創新專案,他仍然持續參與。

安迪.葛洛夫

****1960年代,葛洛夫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取得了化學工程博士學位,之後加入了積體電路的發源地:Fairchild半導體。1968年,葛洛夫進入了英特爾,那年他32歲。

進到公司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賦予了營運管理的工作。這項任務讓葛洛夫很快就體悟到,除了原本的專業之外,他即將跨入一個完全不熟悉的角色,那就是管理者。他還發現,人類動力學遠比他在柏克萊大學所研讀的流體力學還要複雜多了。

葛洛夫知道,他對於管理一無所知,但是他決定設法搞清楚。由此,展開了工程師葛洛夫成為經理人葛洛夫的自我教育歷程。他埋首其間,認真探索,一路走來,記下了許多筆記,更在1983年出版了《葛洛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High Output Management)一書,傳授他的管理心得與精華。

麥可.戴爾

****戴爾電腦的創辦人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早在27歲時,便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財星》(Fortune)500大的企業執行長。

一路走來,不斷有懷疑論者認為戴爾的公司永遠無法挑戰那些老大哥,認為他的商業模式在海外根本行不通,還說他最好不要嘗試去銷售伺服器。但每一次,戴爾都證明了這些人說錯了。 30歲時,戴爾曾被媒體形容為「絕不二過的總裁」,亦即他總是能在犯錯之後即刻修正,絕不重蹈覆轍。

張忠謀

****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自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研究所畢業後,曾兩度申請同校的博士班失利。這個人生的重大挫折,讓張忠謀一度失望至極,但是卻也影響深遠。

他因此進入職場,陰錯陽差地跨入了半導體領域。 然而,到了30歲,當他在德州儀器的事業正要起飛之際,他竟選擇重返校園,進入史丹福大學攻讀電機博士。雖然在學期間,張忠謀錯失了不少升遷機會,卻也因此提升了視野,汲取了最新的專業知識。畢業後,再回到德儀,他在35歲便出任積體電路部總經理,36歲即升任副總裁。

7堂必修課

從這些當前備受景仰與推崇的創業家與管理者身上,可以看見他們在30歲月所面臨的處境與抉擇。 對於有心在企業裡一展所長的工作者而言,或許可從兩條路徑去思索自己必須具備哪些能力,以具備「準經理人」的要件。

其一就是找出自己所認同、甚至崇敬的「角色模範」,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成功的特質;另一條路徑則是了解一流企業或自己所嚮往進入的公司遴選經理人的標準,從而檢視自己所欠缺及有待加強的能力。

因此,我們除了從國內外傑出CEO不同的人生歷程,擷取其成功的祕訣之外,也從國內知名企業遴選經理人的標準當中,歸納出了幾項共同的要件,合計列出了7項必修課,試圖找尋企業領袖的成功方程式。

這7項必修課,涵蓋了專業力、知識力、領導力、創新力、再造力、情報力、表演力,兼具個人修練、專業技能、團隊領導等重要的生涯成長經驗,正是經理人可以一一檢視的能力清單。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了解自身的長處,知道如何提升長處、明白自己的限制,這些是不斷學習的關鍵。」35歲前,正是職場生涯中向專業典範學習的最佳時機,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職場中,這將是累積未來生涯邁向高峰的重要能量!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