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從一名球星成長的角度,華麗數據的角度,哈登在火箭的8年多時間,無疑配得上任何讚美的辭藻。他獨挑大樑,一次次讓人們膜拜,一次次刷新人們對籃球比賽的固有認知;他刷爆紀錄,讓自己的名字,與喬丹、張伯倫、科比這些NBA歷史最璀璨的巨星相提並論。
但是,拋開浮華的表象,哈登作為一名領袖,一位隊友,卻並非那麼合格。自2012年,大鬍子加盟火箭,他的球技成長,可相伴相生的,還有他越來越難相處的性格。8年多的時間,火箭管理層圍繞哈登換了一波又一波的球員,換了一套又一套的體系,可最終等到的,卻無一例外都是失敗的結局。
而這8年的時間,圍繞哈登的內訌傳言始終不斷,直到他離開的那一刻都沒有消失。
2012年,哈登剛來火箭時,還只是聯盟最佳第6人,在此之前,他沒有任何以核心帶隊的經驗,他一直生活在杜蘭特(Kevin Durant)和威少(Russell Westbrook)兩位大哥的羽翼庇護之下。但入主休士頓後,大鬍子迅速展現出自己過人的籃球才華。
當時,火箭在哈登身邊搭配了林書豪,作為其最主要的援手。書豪剛剛在紐約締造了草根逆襲的神話,也正處在生涯的最巔峰。起初,他和哈登的「哈林組合」也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好景不長,在經歷了最初一年的合作後,書豪的天賦上限開始被「詬病」,儘管,哈登沒有明確表態,可是球場上,他對書豪的信任度明顯降低。後者在火箭體系中的地位也不斷下滑,直至淪為交易的籌碼。
意識到林書豪的江湖地位不夠,火箭轉而改換了建隊思路。2013年夏天,他們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簽下霍華德(Dwight Howard),期望哈登+霍華德的「摩登組合」能複製,甚至超越當年麥蒂和姚明的履歷。然而,摩登的蜜月期同樣短暫,在後來3年的合作中,兩人始終不對脾氣,並最終在內訌的聲浪下宣告分手。由於那段經歷,火箭時任總教練麥克海爾(Kevin McHale)還為內訌背鍋,不幸丟了工作。
再後來,哈登經歷了一段單核帶隊的日子,直到2017年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的加入。坦白說,「燈泡組合」一同作戰的兩年,是哈登火箭生涯的最巔峰歲月,這期間,哈登拿到了例行賽MVP,火箭也創造了隊史最佳戰績,哈登和保羅一起帶隊殺入西決,面對歷史級的勇士超級戰艦,他們將對手逼入絕境,最終是因為保羅的意外傷退,才遺憾輸掉系列賽。
然而,兩人合作的第二個賽季,裂痕出現了。哈登正值巔峰,對球權的佔有慾強烈,而保羅因年齡老化威信下降,還因為傷病打打停停。賽季大部分比賽,的確是哈登一人在苦撐大局。如此矛盾持續了整個賽季,並最終在西區半決最後兩場徹底爆發。
同年夏天,為了讓哈登開心,火箭只能再度啟動大交易,他們送走保羅,換來哈登昔日的好兄弟威少,並希望「威登組合」能給球隊帶來截然不同的氣氛。
可這一次,火箭又賭錯了,威登組合的實驗在一年後同樣宣告失敗。更悲慘的是,在連續經歷了多年大交易後,火箭隊已被嚴重透支,球隊也到了解體的邊緣,並終於演變成了今日之悲劇。
如今,哈登在大交易中徹底與休士頓訣別,他在火箭8年多驚喜與爭議並存的故事,也徹底劃上句點。但是,未來去往布魯克林,哈登真的會安穩下來嗎,他與杜蘭特、厄文(Kyrie Irving)真的會和諧相處嗎?顯然,這個問題,是很難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