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管理、自我感覺良好、懶惰 ...... 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難以管理、自我感覺良好、懶惰 …… 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千禧世代,泛指約 1980 年到 2000 年之間出生的網路原生世代,至今 2017 年,換算起來現在約 17-40 歲,幾乎是社會中最具衝勁的年齡層。

不過這個世代目前帶來的失望似乎遠遠多於成功,集寵愛於一生的千禧世代究竟卡關在哪裡,辜負了全世界的期望。

於此,Simon Sinek,暢銷書《先問,為什麼?》的作者,其同名的 TED Talk 演講超過 1700 萬次點月,是史上前三大受歡迎的影片,給予了十分貼近人心的分析,且聽他娓娓道來,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面臨了什麼問題?

千禧世代=懶惰、難以管理、自戀 ……

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常被認為難以管理、自我感覺良好、自戀、自我中心、不專注、懶惰,其中自我感覺良好最為嚴重。

管理階層的人常常會試著問這個世代的人:「你到底想要些什麼?」

千禧世代的人則會回答:「我們希望工作可以給我們使命感、能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我們要免費的食物以及舒服的沙發。」

在新創公司,或者是科技公司,許多公司的確提供了免費的食物跟舒服的沙發,但是千禧世代的人依然不開心。

因為他們在成長時失落了某些環節,在 Simon Sinek 的分析之下,他將問題拆分為四點。

1. 家庭的教養

千禧世代的孩子們在「失敗的家庭教育中長大」。

從小他們就被教導「你很特別」、「想要什麼都可以」,甚至許多學校設立參加獎,讓最後一名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獎勵、獲得鼓勵。不過這都在貶低真正認真付出者所得到的獎勵。甚至也讓最後一名覺得尷尬,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並不配拿到這些獎勵。

等到他們畢業了,找到工作了,突然間被推進了現實世界。

他們發現自己並不特別、最後一名什麼都得不到,以及,你並不能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了

玻璃心碎了。造就了這整個世代的自尊心比上一代來得還要低落

千禧世代在 Facebook、Instagram 的世界中長大,這代表他們很會「美化」事物,擅長向其他人展現自己的生活有多美好,而隱藏了沮喪、失落的一面。

好像大家都很堅強,都過得很好,其實一點都不。

2. 科技

使用手機與社群網路的時候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就是我們喝酒、賭博、抽煙會分泌出的物質,會讓你感到快樂,非常非常非常具有成癮性

喝酒、賭博、抽煙都有年齡限制,使用社群網站與手機卻沒有。(使用社群網站其實有年齡限制,不過就跟色情網站問你 18 歲了沒一樣,毫無效力可言。)

收到簡訊,feel good;收到回覆,feel good;得到更多的讚,feel good。

整個千禧世代的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藉由社群媒體與手機來接觸令人痲痹的多巴胺。

在成長時,小時候只需要獲得父母的認同,長大後會轉換成需要同儕的認可,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高壓與焦慮的時段。我們本該在這個時期學會倚靠朋友

不過大部份的孩子在這段成長時間不懂得營造深層、有意義的關係,深層的關係在這群孩子中不曾存在,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學會這項技能。

更慘的是,對於壓力他們沒有宣泄的管道、應對的機制,當人生遭遇壓力時,他們沒有轉向朋友,他們轉向電子設備、社群媒體找尋多巴胺的慰藉。

其實社群媒體與手機都沒有問題,問題在失調以及過量。例如吃飯或開會時,你拿著手機向不存在這個空間的人傳訊息,這就是失調這就是成癮。

就像其他的成癮症狀一樣,終究有一天,它會摧毀你的人際關係,浪費你的時間金錢,甚至讓生命沈淪。

3. 沒耐心

千禧世代在「瞬間滿足」的世界中成長,想買東西?上亞馬遜隔天到貨;想看電影?直接登入帳號隨選隨看;想追劇,整季整季的上網看。

甚至想約會,向右滑、點喜翻,就結束了。

再也不用嘗試練習經歷那些約會的尷尬時刻,學習猜測與暗示。不必學習任何社交的應對機制。任何想要的東西,幾乎是手到擒來。

不過有些東西是無法速成的,工作的成就感、強化的感情關係,這些是沒有 App 可以點的,它們都有著緩慢、曲折、令人不安、混亂的過程

那些工作不到 2、3 年的人,就期盼自己有什麼影響力或者是成功,就像是在山腳下,有著「影響世界」的夢想,也就是山頂,他們盯著山頂,卻忘了整座山的路程

愛、工作的成就感、喜悅、對生命的熱愛、自信心、技能,這些美好事物的養成都需要時間,整個人生的旅程是很複雜、艱鉅與冗長的。

習慣「快速」的千禧世代難以承受這種過程,最壞最壞的情況就是逐漸升高的自殺率;而最好的情況,則是擁有一整個無法在生命中找到喜悅的世代

4. 環境

最後一點則是環境,在現在的企業的環境中,比起年輕人的人生,高層的管理人只在乎數字、短期收益、金錢。

我們把年輕人放到一個不會幫他們營造信心、不會幫他們學習合作技能、不會幫助他們找到生活平衡的企業環境。

當千禧世代的孩子們遭遇到上述的問題,他們甚至覺得是自己的錯。也該被責怪的是環境、企業環境,缺乏真正領導力的企業,

企業也許期待社會與父母把他們教得更好,很不幸的,並沒有,輪到企業必須要教導這些年輕人,更努力地營造讓他們能夠建立信心的環境、更加努力的訓練他們沒有學習到的社會技能,建立緩慢、平穩、漸進的過程,建立良性互動的機制。

在企業中,不管喜不喜歡,都有責任試著去填補這個斷層,幫助這些年輕人找尋自信心、學習耐心、學習社交技巧、在生活與科技中找到平衡。

同理心、同理心、同理心

也許有很多人會認為:「關我什麼事情,我還要幫別人教小孩?」

每個世代都有各自成長環境下帶來的影響。對千禧世代也一樣,這並不是他們的錯,對於打造出這樣的環境,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不過只有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於面臨挑戰,他們必須勇往直前、嚴正以對、親自付諸行動,這就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大家能做的就是更有同理心,不只是對千禧世代,而是對每一個人。

參考資料來源》
Youtube: 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圖片來源:Vimeo,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

【台灣年輕人的貧窮未來】派遣制度、實習生制,都是幫老闆數鈔票的伎倆
一位年輕人在德國攻讀博士的體悟:這裡月薪 5 到 8 萬,畢業代表就業,台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