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有線電視
一條普通(RG-59)的同軸電纜
A:電線外皮
B:網狀導電層
C:塑膠絕緣體
D:中心的銅線

有線電視(英語:Cable television)是一種以同軸電纜(或光纖電纜)為媒介,向消費者提供電視調頻廣播節目的系統。它的相對是無線電視(或稱地面電視)和衛星電視。與無線電視(也稱為無線電視)形成對比,其電視訊號通過無線電波在空中傳輸並由連接到電視的電視天線接收;而衛星電視其電視訊號通過無線電波從繞地球運行的通訊衛星傳輸,並由屋頂上的衛星碟形天線接收;FM廣播節目、高速網際網路、電話服務和類似的非電視服務也可以通過這些電纜提供。有線電視是20世紀的標準,但自 2000 年代以來,有線電視系統已升級為數位有線電視運營

有線電視在加拿大美國歐洲、大部分亞太地區和許多亞洲國家十分普遍。不過現在在許多南美洲中東非洲有線電視沒有多大起色,是因為在這些地區人煙稀少,鋪設電纜相當不划算,特別是在南非所謂的「無線電纜」或者基於微波的系統得到應用,「直接到戶」的衛星電視更是普遍。

跟無線廣播一樣,許多頻道可以使用不同的頻率互不干擾地在一根電纜中傳送。電視的調諧器錄影機或者收音機能夠從混合訊號裏把一個頻道選出來。

歷史[編輯]

電視系統首先出現於1948年的美國,最初的的系統是用在公寓大廈的共享天線電視(MATV, Master Antenna TV);在公寓大廈的住戶沒有可能家家戶戶在自家屋頂上安裝天線,因此共享天線電視系統應運而生。共享天線電視很簡單,由一部安裝在主天線近旁的共享天線電視放大器和鋪往各住戶的有線電纜組成。後來由於大功率寬頻放大器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傳輸範圍包括一個城市的有線電視系統。由於共享天線電視系統一樣有寬頻放大器和傳輸訊號的電纜、訊號分配器,可以看成是後來城市範圍有線電視(CATV)的前身。

2023年11月,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發布了《有線電視業務技術要求》等三項標準檔案作為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標準,要求有線電視終端應提供「開機進入全螢幕直播」和「開機進入突出直播頻道的互動首頁」兩種「開機模式」選項,系統預設設定應為「開機進入全螢幕直播」。有線電視智慧型機上盒開機過程所需時間應不大於35s。有線電視運營機構在提供直播頻道和時移電視、頻道回看、影片點播等有線電視業務時,應確保介面簡潔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節目優質傳輸。[1][2]

主要結構[編輯]

  • 同軸電纜有線電視。大體上分為三-四級:
    • 首端寬頻放大器, 將資訊放大,輸出到各幹線寬頻放大器。
    • 幹線寬頻放大器,將來自首端寬頻放大器的訊號放大,輸往幹線電纜。
    • 支線寬頻放大器,將來自幹線電纜的訊號放大,輸往分配電纜。
    • 分配放大器,將來自分配電纜的訊號放大,通過訊號分配器輸往使用者。

各級寬頻放大器都必須對高頻和超高頻訊號有均勻的放大率,和很小的訊號交叉干擾。

近年來一些地區的有線電視也開始採用光纖傳輸,相對而言可提供的頻寬更大,損耗也更小。

費用和節目組[編輯]

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的數位有線電視機上盒

有線電視系統一般按照節目的數量和內容按月交納費用。數位有線電視還能通過一些裝置(例如機上盒)讓使用者自由選擇想看的頻道。不同的頻道組合根據數量和品質有不同的價錢。這些費用涵蓋了付給各家電視網路廠商的權利金以及維護運作有線電視系統的成本,使得電視訊號能順利傳送到使用者端。額外的費用和稅金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所加收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必須付給有線電視網路業者的費用會根據該頻道是基本的或是額外附加的頻道、以及頻道受歡迎的程度而變動。

大多數有線系統把頻道分到3到4個頻率段中,每一段即是一個基本的頻道包。最終大多數有線電視公司提供按次收費的頻道,使用者可以收看特定的電影直播節目體育節目等。另外附加費用可以預定單次收看時間。有些公司開始提供影片點播服務,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想看的內容客製化節目,例如最近的電影,音樂會,體育節目重放電視節目和專題節目,隨時可以收看想看的內容。部分點播節目的收費與在錄影帶租借店出租一套電影相若,而有些則是免費。

九十年代末,數位訊號壓縮技術(在北美洲,主要為摩托羅拉DigiCipher 2 技術)之進步使數位有線電視服務變得更為普及。在這技術下,有線頻道會先被轉化為數位訊號並經壓縮處理後傳送,所以數位有線電視能在相同的頻寬下提供更多電視頻道。現時大部分的系統能同時處理類比及數位訊號,因此基本的有線電視服務會提供一部分的類比頻道,而附加頻道則以數位格式播送。這些數位頻道需要使用特別的解碼器才能收看,而使用者亦須繳交額外的費用。 數位有線電視能提供比類比格式品質更高的影像,然而數位壓縮技術會降低影像品質,此情況在頻道經高度壓縮下特別明顯。

在美國很多有線電視公司在本地出於壟斷地位,這是因為有線電視公司通常與地方政府達成協定,給予他們該地區有線電視的專營權。這種情況在某些地區正在轉變,使競爭者能提供有線電視服務,有時還包括市營的有線電視網路。不斷增長的數位衛星系統可以通過衛星接收器接受同樣類型的節目,形成了對有線電視的競爭。

各地狀況[編輯]

加拿大[編輯]

加拿大的有線電視已經有50多年歷史。從50年代初進入加拿大後,比美國發展還快,到了70年代初,像多倫多等大城市,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安裝有線電視。主要的有線電視公司是加拿大東部的羅渣士有線電視公司(Rogers Cable)和西部的蕭氏有線電視公司(Shaw Cable)。主要的有線電視器材製造商是美國傑洛德電子公司(Jerrold Electronics)在多倫多的分公司,有獨立的工程設計部門。

新加坡[編輯]

在新加坡,政府禁止私人安裝衛星接收裝置。星和視界(StarHub Cable TV)曾是新加坡唯一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它收購了過去新加坡的唯一運營商新加坡有線電視(Singapore Cable Vision, SCV),後者1992年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個無線付費電視網,直到1995年才轉到有線。儘管所有家庭和辦公室都連接到StarHub的網路,但是它現在增加了數位電視頻道,寬頻和電話服務的支援。星和視界的壟斷地位,在2007年7月新加坡電訊最新推出的寬頻電視服務Mio TV打破。

台灣[編輯]

台灣的有線電視常被俗稱為「第四台」,由來是在早期只有無線電視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因此有線電視就被稱為「第四台」,最常被用來收看股票行情,及播放電影。另外也有些人購買碟形天線(俗稱「小耳朵」)及接收器,收看來自日本世界各地的衛星電視。1969年,在花蓮縣豐濱鄉某一家電器行架設台灣第一個社區共同天線,到了1973年,中華民國政府將社區共同天線納入管理,1976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廣播電視法》,1979年,中華民國政府開放社區共同天線系統申請設定,中華民國政府在1993年8月《有線廣播電視法》公告施行前,有線電視在台灣為處於非法狀態,行政院新聞局常有取締行動。《有線廣播電視法》在1993年7月施行後,才在1994年正式開放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登記立案。在此之後,有線電視頻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到目前為止有100多個頻道。1999年, 中華民國政府實施《衛星廣播電視法》。

有線電視頻道的種類相當多元,有新聞頻道、體育頻道、綜藝頻道、日本頻道、財經股票頻道、卡通頻道、動畫頻道、電影頻道、宗教頻道、購物頻道,以及基本的無線電視頻道等等。因價格低廉,故有線電視的普及率相當高,現時安裝衛星電視的個人使用者已經不多,主要是以偏遠山區沒有有線電視纜線的地方,以及一些要看日本高畫質衛星節目或世界各地的節目的人才會安裝。此外,由於所有的系統業者皆採用單一費率收費,故幾乎能收看所有的頻道。

1998年5月13日,基隆市有線電視業者吉隆有線電視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核發台灣第一張《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執照》(執照編號:有線視全字第001號),營運範圍是基隆市全區,是台灣第一家合法經營的有線電視業者。2005年,行政院新聞局審議有線電視頻道換照時,停止數家頻道、並因腳尾飯事件收回東森新聞S台的執照,卻引起了審查不公及妨害新聞自由等爭議。

2013年,台灣第一家數位有線電視業者全國數位有線電視正式成立開播。 2020年12月12日,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審議有線電視新聞頻道換照,收回中天新聞台的執照,卻引起了審查不公及妨害新聞自由等爭議。

香港[編輯]

香港的有線電視廣播始於1950年代的麗的映聲,至1970年代初其有線電視廣播被免費的無線廣播取代,直至1990年香港政府再次發出有線電視廣播牌照。自麗的映聲轉為無線廣播後,香港有線電視在1993年正式啟播,成為第一間重新提供有線電視服務的公司,利用自行鋪設的光纖同軸網路提供服務。

另外三間運營商在2000年後成立,通過xDSL光纖寬頻網路提供有線電視服務,它們分別是now tv香港寬頻bbTV以及無線收費電視(主要通過now tv系統及和記環球電訊寬頻網路轉播)。有線電視廣播使用者佔全港超過50%,各個有線電視系統都有提供電影、體育、新聞、兒童、紀實等節目。但是,香港的有線覆蓋率仍不如中國大陸,而無線電視的發展則比有線電視更為發達,二間無線電視台為配合數位化,改換格式同時提供高畫質節目;而有線電視台亦提供高畫質體育頻道。

但由於2011年後香港有線電視資源不斷縮減,甚至價格不菲,再隨著now tv和無線數位電視的風生水起,導致2017年出現了危機,目前靠免費電視奇妙電視賺得廣告創收。

澳門[編輯]

澳門的有線電視廣播始於1970年代,現在共有九間私人營運的公共天線公司,早期轉播香港免費的無線電視節目,後期透過衛星接收近40多個電視節目,包括澳門、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電視節目,其中澳門90%的家庭都是向這些私營的小規模公共天線公司,繳付20多澳門幣的月費,收看這些公司傳送的電視節目。不過澳門政府一直沒有規管這些公天公司,拒絕發經營牌照,但也任由他們經營下去。直至1999年澳門回歸之時,葡國政府在澳門回歸中國前,將有線電視專營權批給由葡萄牙電訊與數名中資股東共同擁有的澳門有線電視,但面對公天公司以盜播衛星電視節目提供服務,致使有線電視收費不及私人公共天線便宜,未能吸引大量觀眾。

2005年9月,澳門政府在接到來自多家電視台有關公共天線公司侵犯著作權的投訴,需要停播「未獲適當授權」的衛星電視節目頻道,否則罰款五百至二萬元,結果引起各公共天線公司不滿,結果在9月1日公天公司停播澳廣視中葡文台,最後在9月2日下午復播節目。

2007年1月底,公共天線業界及有線電視之間的「鬥爭」出現戲劇性發展;在公共天線市場擁有甚高佔有率,本身亦是綜合通訊服務供應商的廣星傳訊,在該月以超過一億澳門幣的代價,收購原由葡萄牙電訊持有的澳門有線電視股權,成為大股東。經收購後澳門有線電視在業務上作出調整,包括將原先位於澳門及氹仔的廣星傳訊門市改為澳門有線電視的客戶服務中心,新增一條由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製作的電視購物資訊頻道,更新光纖網路系統,以配合香港的數位電視廣播,現時澳門已經有不少地區可收看香港的數位廣播。

中國大陸[編輯]

中國大陸的有線電視起步比較晚,大約在1970年代起步、1980年代末期才開始在大型城市大量的鋪設電纜,當時能收看的無線電視台僅有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各省的省級電視台。但是中國大陸的有線電視發展速度舉世矚目,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已經發展到相當普及和十分龐大的規模。各個城市(甚至延伸至農村的鄉鎮一級)都有自己的有線電視公司,這些公司基本上由原來的政府廣播電視管理機構分離出來成立商業公司,他們一般是全民所有制或者集體所有制的公司形式。在中國大陸,有線電視主要的競爭對手是三大電信業者(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提供的IPTV及OTT服務。

各省市的有線電視分別由各自獨立的有線電視公司運營,因此每個省市的頻道序列以及可接收的頻道數量均不相同。

基本頻道方面,節目組成一般是按照行政區域級別分成三到四級,首先是國家級電視台的頻道(包括中央電視台的1-15、17套節目和CGTN英語頻道或者紀錄頻道,以及中國教育電視台第一套節目,CGTN其他頻道及中國教育電視台二套尚未完全落地),然後是各省市的省級衛星頻道,然後是所在地上級的省市(省級)、行政市(地區級)以及本縣市區(區縣級)的電視台提供的節目,部分地區會在最後安排幾個高畫質頻道。一些運營商也會將省台第一套節目和地市級電視台第一套節目安排在CCTV-1之後。

數位付費頻道方面,一些運營商會將部分付費頻道(主要是中央及地方台開辦的電視購物頻道)加入基本收視套餐中,而另外一些數位付費頻道需要另外付費才能收看。

上述的中央電視台、省級衛星頻道及付費頻道通過衛星或光纜傳送,各個地方有線電視台通過微波接收以後附加到本地的有線電視網中。

中國大陸政府禁止(或限制)民眾安裝衛星電視(三星級以上賓館以及部分外國人居住區除外),同時限制有線電視中播放境外電視頻道,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是唯一被政府允許在有線電視中播放部分經政府批准的境外電視頻道的地區。廣東省所播放的境外頻道訊號通過有線前端統一接收香港數位無線電視廣播訊號以及亞太6號衛星傳送至有線電視網中,其中通過亞太6號衛星接收的境外電視頻道電視畫面右下角會附加半透明圓形浮水印。有線電視中播放的境外頻道內容經過政府機構審查,當出現某些中國政府認為敏感不得播出的涉及政治的敏感內容時,會使用田園風光畫面或者公益廣告進行遮擋。同時部分境外電視台的廣告時段會被廣東有線電視網以本地廣告進行覆蓋。

因為一個電視台的節目是否在某地的有線電視網「落地」播出,直接關係到其在中國境內的「覆蓋率」,進而成為廣告主投放電視廣告的重要依據,因此這種完全依行政區域劃分的機制也導致了各個省級廣電管理部門及衛星電視頻道在落地上的互相封鎖——比如在上海曾經一度無法收看到江蘇衛視,在江蘇也無法收看到東方衛視;2014年在重慶一度看不到安徽衛視,在安徽也一度看不到重慶衛視。當然因為傳統落地費形式在財政方面壓力較大,目前很多衛視的高畫質頻道均採取對等落地形式。

截至2022年底,中國大陸有線電視實際使用者2.00億戶,其中有線電視雙向數位實際使用者9820萬戶,農村有線廣播電視實際使用者0.66億戶;有線網路未通達的農村地區直播衛星使用者1.50億戶。而對於網路電視領域,互動式網路電視(IPTV)使用者超過3億戶,網際網路電視(OTT)平均月度活躍使用者數超過2.7億戶。[3]

參見[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1. ^ 行业技术标准 GY/T 380-2023《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3-11-27 [2024-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2.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等三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3-11-27 [2024-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3. ^ 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3-04-27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