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韩民国)的韩字来源是什么?

很多地方都说只说来自三韩( 马韩 、辰韩和弁韩),可是找不到这三韩为什么叫韩的解释。
关注者
32
被浏览
15,423

6 个回答

其实也不难解。韩就是上古中古时期半岛南部的加罗诸国的加罗一名的上古汉语音译。

(上古汉语*gaar,双写元音表示非三等)[1]这个词,就是中古时期所说的加羅,半岛、大陆系汉籍也表记作伽羅(早期中古汉语*gala)伽耶(早期古辽东汉语**gala)等。语音上是对应良好的。

汉魏人了解的韩人分布在半岛南部,分为若干小国。并且《三國志·韓人傳》描述的若干小国与六朝时期加羅诸国存在明显的对应。在指代对象上也是对应良好的。

中古时期的加羅诸国,随着百濟(王权来自高麗)、新羅两个新型国家从诸韓小国中涌现,以及日本大和王权的壮大,旧三韩~加罗诸小邦逐渐被三国瓜分吸收。虽然在晚期倭国被排挤出了地理上的半岛,但也接收了海量的三韩归化人,包括大量加罗人,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韩人家族在日本的家谱是自称大陆人的,不足深信。

在日本源的上代文献中,韩的称呼不为少见。日本的上代文献同样以漢文写成,但是保留了来自较早时代的本土语言解释:和训。韩字在这些和训中大量训读为から kara,如《日本書記》:三韓(みつのからくに)、海西諸韓(わたのにしのもろもろのから)。显然即加羅一名的对应读音,在其他文献中也有以汉字加羅表记的。在记纪中此名是作为半岛人的泛称,同时将半岛南缘加羅诸国特称作任那(みまな),与半岛系记载异趣。在唐以后,から一词在日语则变成他者外国的泛称,通常训写为「唐」字。

总而言之,所对应的这个专名词汇,来自对上古到中古早期韩半岛南部分布的一类人群的自称,语音上最可能读作/gala/。这些人的政治组织经历了上古所谓三韩的三个小国联盟,到中古的加羅诸国,最终被临近霸权国家百濟、新羅、倭瓜分的过程。

但是在中古以後「」这一名词的使用,是作为从漢文中摘出的,对半岛、乃至辽满地区的古典雅名而存在的,日韩都以漢字音kan/han作为读音,不会读作历史上本土语言中固有的kara/gara。当然,统一新羅以后对半岛上代的历史记忆本就渺茫,三国史记中的本土名词,韩国人本来就只识用漢字音来发音,「像学外国历史一样」,非常可笑。


参考

  1. ^韩的声旁是倝,在诗经押韵中同声系的翰字明确属于ar韵部。ar和an韵部的合并不会早于东汉。参考白沙《上古汉语新构拟》

一說、和寒浞㑚个古寒䧕有闗、倛裔避祸、北走半島、爯《寒》。唯一徾(证)拠是、二偖似並出自東㠯(黎)。这是較老呧一說、好象是昜向奎(杨向奎)。

迶一說、

張舜徽指出「」在「」字中除表聲外,還表示紅色。《說文解字約注》:「倝倝,乃狀日始出時大赤之色,不必以熌灼如旌旗游之㫃蹇為解也。本書〈羽部〉:「翰,天雞也。赤羽,从羽,倝聲。」然則赤日為倝,亦猶赤羽之為翰,語原同耳。」今天河南省南陽方言仍有「太陽出來紅倝倝」一語,形容朝陽光芒四射的樣子,胡曜汀、賈文《南陽方言詞語考證》:「南陽諺語『太陽出來紅倝倝』,即本《說文》。但是『倝』音轉若『剛』,韻母由an變為ang,聲調由去聲變為平聲。」按今天粵語仍有「紅噹噹」一詞(首「」字讀平聲,次「」字去聲),形容很紅的顏色(如聖誕花或新年的春聯、紅包之色)。普通話作「紅彤彤」或「紅通通」。
……
此外,今天位於中國東北面的韓國(Korea),南北分裂為兩個國家,北稱「朝鮮」(Chosŏn)或「北韓」,南稱「韓國」(Hanguk)或「南韓」。在1392—1910年間,整個朝鮮半島是「李氏王朝」,亦稱「朝鮮王朝」(the Chosŏn dynasty)。「朝鮮」是朝日鮮明之意,故「朝鮮」又被稱為「晨曦之國」(The Land of the Morning Calm),與日本被稱為「日出之國」(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正好互相比照(韓國、日本皆位於東方,故得此名)。金文用本義是太陽剛剛昇起的「」字來表示「」,反映「」字可能與日出有關。中國東北面的「韓國」又稱「朝鮮」,二名皆有朝陽、旭日初昇之意,保留了古義。[1]

但布耦指出、『倝』當否从『旦』、是。[2]『旦』古文爲『日』古文丅一大凷、一說卽『丁』古文、要都非『倝』中『日』丅『十』、『丨』等㓝。雖㒄、/gan/ 音有《赤》、《髙昇》議否厝。三韓以佌名亦可。

参考

  1. ^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E5%80%9D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726733/answer/92845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