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

老师在网上提了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他的淡泊值得学习,有人认为这是消极逃避,有人认为这并无对错,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明哲保身。希望能在这里听到更多的声音…
关注者
202
被浏览
307,248

38 个回答

庄子与陶渊明:一样的悠闲自由,不一样的心灵境界

2015-10-05 天瓶云水 闲人碎语 微信号rdtpys

与今天焦虑的人们谈论悠闲是奢侈的,这种稀有的心境似乎只存在于遥远的古代。

悠闲,悠悠然的闲适,悠然自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情怡然、无忧无虑地在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抬起头,南山美景映入眼帘。这是何等的自然而然、超凡脱俗!

如果是“望南山”就索然无味了,“望”说明在动脑筋,是刻意,类似于今天喜欢旅游的人们,到处看风景拍风景,这就没有什么境界可言了。

为什么说悠闲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呢?因为它是一种心境,也许大家会说:谁不喜欢悠闲呢?我也想悠闲哪。其实不然,一般人理解的“悠闲”只是玩乐或只是一种放松和休息,它往往与操劳和焦虑有关,一旦玩够了或休息够了,立即会感到空虚、孤独、担心。比如七天的假期很舒服,七年的假期呢?即使给你吃穿,不用像庄子那样上顿不接下顿,你一个人待在家里待得住吗?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衣食无忧,为什么不悠闲地待在家里玩耍,还要出来闯祸呢?

悠闲是人们心灵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用一生诠释了自由和快乐的意义,也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悠闲”。

他五次弃官不做,回归家乡种地,最后一次是41岁时做彭泽县令,上任仅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在四十四岁时,“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他一贫如洗,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即使到了这样的处境也没有动摇他归隐的想法,亲友再三劝说也无济于事。这种事情在今天的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当个县长有权有钱,吃喝玩乐有什么不好呢?这就是境界问题了,因为在陶渊明看来,与其当官“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不如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心灵的快乐让他忽视了生活的艰苦。

陶渊明弃县官不做,宁可做农民。庄子拒宰相不做,宁可饿着肚子在泥泞里自由地打滚嬉戏。这一点与庄子相似。但是,相似不是等同,其实,在人生境界上陶渊明与庄子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和夫人翟氏,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维持生计。结果一场无情的大火让他一贫如洗了。但他即使到了借钱度日的程度,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有一老人携酒登门劝其出仕并说道:你如此清苦,现在大家都在混,你又何必有官不做呢?陶渊明说道:“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他说,谢谢老先生来劝我,我呀,天生不合群,升官发财的技巧我懂,但我不能违背我心啊,来来来,喝酒吧,我是决计不回去做官的。

为什么陶渊明这样“固执”呢?陶渊明的归隐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看,魏晋乱世,政权更迭频繁,文人出于厌倦和自保开始崇尚道家,清谈成风,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老庄哲学在魏晋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魏晋风度的根源,人们追求老子所说的美在于体验、感悟、天人合一,独与天地相往来,道法自然。

魏晋的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忘我,不刻意,不人为,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美丽的大自然和名士们的心灵交融在一起,竹林七贤、二王、王谢世家从陶渊明的眼前从容走过。这一切与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不无关系。

但是,他归隐的根源还是内在因素,是本性使然,诗人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本性爱丘山所以无法适俗韵了。他认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乱世的俗,既不肯适,又不能抗,那末,顺适本性也就成为唯一可走的道路。当初的出仕既有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有自己谋生的需要。他在《归去来兮辞》的诗中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他在《咏贫士诗》里也说,安贫与求富两个念头,常在胸中交战,安贫乐道的念头,总是处于战胜者的地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士面对物质与精神生活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服从精神上的要求。精神上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质上饿肚子也就不在乎了。最难得的是他能将躬耕劳苦、饥寒交迫的生活和清静恬淡坚贞不移的性情相融合,创作出处处见真性情,处处见真生活的诗文。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而他的散文和辞赋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欧阳修评价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人常常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起来,以致后人将菊花视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

他是真隐,他‘拼却一生休’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他视仕宦之途为樊笼,而回归自然是他心灵的渴望。他年轻时的志向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自己心灵的反复对话中,对人生的本质渐渐有所认识。他是反复思考后的归隐,所以是真隐。而那些走“终南捷径”的人则是把归隐作为当官的手段,所以是卑劣的假隐。

回归自然是陶渊明的一种人生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就是他智慧的写照。《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代表作之一。他虚构了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社会,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品德。是他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

他的这种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让后世的人们纷纷追慕他,效仿他。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爱不释手,推崇备至,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李白、杜甫、苏轼等杰出的诗人都对陶渊明仰慕不已。欧阳修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中写道:“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宋朱熹的《朱子语类》里说:“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大家这么喜欢陶渊明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悠闲和自由是人的本质需求,但为什么人们只是羡慕陶渊明而自己做不到呢?这就是所谓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了,脱俗难哪!李白一直有陶渊明情结,他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显然来源于陶渊明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的一生是纠结的,心里向往自由自在,现实中却在委曲求全,所以,他是痛苦的,正是这种纠缠在心中的痛苦让他对陶渊明羡慕不已,也钦佩不已。大家要看到,以李白的浪漫而狂放不羁的个性尚不能超然物外,可见真正的“平淡、朴素、淡定、从容、安贫乐道”何其难!现在人们动辄就说放下,世间几人能真正“放下”?

悠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对人生的通透领悟是达不到悠闲境界的。它是解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它是心灵的归属: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它也是快乐:“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

陶渊明的境界已经这么高了,我为什么还要说他与庄子的境界有本质区别呢?原因就在于庄子是开悟之人,是“知天命”之人,他通过“心斋”和“坐忘”的切实修行实证,从而对生命的本质了然于心,所以他的快乐是自然而然由心而发的,这就与陶渊明的淡泊明志有区别了。注意,同样是拒官不做,庄子这里没有选择、犹豫和纠结,有的只是彻悟后超脱的风趣和洒脱。

庄子的伟大在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个“知”就是知“道”,也是致良知,即认清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可奈何。他不回避,灭人欲,然后顺其自然,自由快乐地生活,这是非常积极的觉悟之人的人生观。而陶渊明拒官不做回乡种地则是做官后的厌倦。他作出这种决定是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他并不反对做官,做官既能实现他济世的理想又吃喝不愁,但是,仅仅为了吃喝就让他向那些贪官庸吏点头哈腰、奉承拍马是他的心决计不能答应的。为了维护尊严和傲骨,他宁愿选择了清贫和艰辛。所以,从本质上说他的这种选择还是一种刻意的表现,虽然这个刻意是追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高尚行为,但仍然是心灵与大脑斗争的结果,不是了悟大道后自然而然的无为。

觉悟与否就是他与庄子的本质差别。

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我们从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出端倪,他在感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在这感叹的背后是他对人生意义的怀疑。这是一个文人的伤感和悲叹。

而同样是大文人,同样物质生活艰辛,庄子为什么从来没有这种悲叹呢?虽然庄子也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他是在叙述真理而不是感叹。我们要知道,庄子首先是个大彻大悟的哲学家,道家二号人物,然后才是大文豪,文学仅仅是他表达思想的手段。就是这个手段也被庄子运用的出神入化,他的文章雄浑飞越,想象奇特,超凡脱俗,可以说,他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评价其文章“恣肆汪洋,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苏轼评价陶渊明说:“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句话用来描述陶渊明似乎有点高估他了,苏轼还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看问题。事实是,只有老子、孔子、庄子、颜回、王阳明等觉悟之人才可以达到这种自然境界。

虽如此说,苏轼评价陶渊明“真”还是对的。他的确是一个非常率性真实的人。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天天去陶渊明家喝酒。有一次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陶则把钱全部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来造访,陶渊明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可见他的率真。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就是从此而来,幽人指隐居的高士。卿对好朋友的称呼。这里提到的琴是指陶渊明的无弦琴,陶渊明酒喝高了就喜欢拿出来把玩,以表达自己的趣向。

我们可以讨论、评价陶渊明吗?可以。我们能描述、猜测庄子吗?不能。因为境界上距离太远,这正如真相不可言说一样。他常常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一会儿变成蝴蝶,一会儿与骷髅谈心,一会儿鼓盆而歌。假如我们这样描述庄子:他的心对人类的苦难有着深深的怜悯和慈悲,他的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是庄子吗?可能是,也可能是老子,那么庄子是谁呢?不知道!

他是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他是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他是佛:“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他是人:“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以众小不胜为大盛。”“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怎么描述他?聊多了就变成张三李四家的庄子了,而真正的庄子可能就要被聊没了。所以只好作罢!

陶渊明是隐逸的代表,但陶家不是。

陶家的历史,是一群有志报国的书生,被时代遍体鳞伤的心灰意冷。

陶渊明的先祖叫陶侃,一个寒门出身做到人臣极致的人。

陶侃县吏出身,凭借战功、才华和忍耐逐步崛起,他平杜弢、灭张昌,定陈敏,阻苏峻,以才华位列三公,以军功留名武庙,他为朝廷兢兢业业,临终之前,只希望朝廷能照顾好他的孩子。

陶侃越优秀,就越显出世家的无能。

于是陶侃死后,他最优秀的几个孩子被一一诛杀,其余族人也一路被贬,到了陶渊明的时候,陶家已经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陶侃是公爵啊。

陶家一灭,伤的是天下之心,这件事把一个无比残酷的真相血淋淋地展现在有志报国的普通人面前。

你所谓的报国无门,其实是大族根本不把你们当人。

当压迫到了极致,破碎,同样会爆裂出星火。

陶渊明归隐的同一年,一个叫刘裕的同龄人挥师西进,打进江陵。

他是流民的代表,他代表着那些被朝廷和大族裹挟南下的百姓,来向朝廷讨一个说法。

王与马,共天下。

那我们呢?

陶侃用忍让讲不通的道理,祖逖用忠义讲不通的道理,郗鉴用才华讲不通的道理。

刘裕用刀剑讲通了。

大族突然变得很好说话,那些陶侃怎么说都不能让他们明白的道理,他们突然就听懂了。

刘裕也曾和陶侃一样,为了朝廷奋力拼杀,直到他发现无论再怎么努力,只要你不是出身世家,朝堂上的高官就不会听你说话。

那就让我来说自己的话。

那就让我来发出普通人的声音。

那就让我来带领所有人。

元兴三年,刘裕领一千七百北府兵攻破京口。

天下云集响应。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那些曾经对泥腿子不屑一顾的世家门阀,再也保不住自己的所谓风度。

刘裕南收故地,西定荆江,兵发三峡,一统谯蜀,将大族的贪赃枉法严加处理,对地方的推举人才认真考核。

义熙十二年,刘裕统兵起甲,向北而行。

一年之后,已经整整百年不见故乡的南下流民,再一次听到黄河万里涛声。

义熙十三年,刘裕兵进长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