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resdefault_1

「灣生」,又是一個歷史課本沒教過的詞。

簡單的說,就是日治時代,出生於臺灣的日本人。當然這定義會有點彈性,好比說在台灣出生,可是馬上回日本內地的算不算、在日本出生,但幼年就來台灣長大的日本小孩算不算等等。

總之「灣生」就是在台灣出生或成長,直到二戰結束被遣返回日本的日本人。

提幾個比較有名的灣生後代,比如說 bossa nova 女王小野麗莎,他的父親是灣生;畫《惡童》的漫畫家松本大洋,他的母親工藤直子是灣生。

灣生在台灣的階層分佈很廣,士農工商都有可能,不完全都是統治階層。

日本戰敗之後,由於遣返所能帶的物品規定很嚴格,連肥皂只能帶幾塊書只能幾本都有規定,因此在台日本人只好在台把家當送人或變賣,比如臺北的牯嶺街就是戰後初期,日人販賣二手骨董、字畫、書報、碑帖的集散地。

這裡補充一張多年前我在網路看來的文獻,當時有把圖抓下來,但來源我已經忘了。從裡面的規定可以知道日本人撤退回日本時,能帶的財物真的少得可憐,基本上等於回日本當乞丐了。

有的把家具直接送人,因為變賣再多錢也帶不回去(現金攜帶亦有嚴格規定)

像這張相片裡的櫃子。

這是日治時代糖廠遭受轟炸,廠內日式宿舍群的日本家庭趕緊疏散至一般民家避難(稱為「疏開」),就曾經有日本人借住在我阿公家中。戰後日本人遣返回日本,日本人將原本是他家的家具送給了阿公,

傳了三代,現在擺在我家裡,專門放珍本古書。

當年贈送這個「黑櫥仔屜」的日本人,現在完全無法追溯姓名下落,但這是我們家族與歷史、地緣永遠的羈絆。

而這些日本人,回到日本之後,因為有一些是舉家離日三四十年,回到日本根本已經人生地不熟,完全從零開始,生活狀況大多很慘。

(日治時代臺北辻利茶舖標籤)

當然也有家大業大,日本本來就有家族產業的日本人,回去之後依然飛黃騰達的,例如現在去京都一定要去吃抹茶冰的祇園辻利,就是日治時代「臺北辻利茶舖」的店長三好德三郎的後人回日後開設的。

當初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再怎麼年輕也都七十好幾了,大多現在已經八九十歲,然而他們心中永遠有一塊地方,寫成「台灣」,唸作「故鄉」。

我本來以為:這情感純粹是發自他們懷念的童年回憶,後來我收藏到一本書,才恍然大悟,背後有更深刻的理由。

這本書叫《國語課外讀本:尋常小學上級用》

「國語」是指日語,「尋常小學」是小學校(或稱尋常小學校),也就是在台日本兒童讀的學校,也就是說,這本課外讀物是編給在臺灣的日本小朋友(灣生)讀的。

內容讀什麼呢?我們看看目錄:

日月潭、澎湖、恆春、製茶、戎克船…… 滿滿的都是臺灣各地風物。長於斯地,須知斯地之事,就算是流著日本血統的兒童也一樣。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嗎?

我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今天已經八九十歲的「灣生」老公公、老太太們,在臺灣出生長大到十來歲,回日本至今七十年了,心中卻永遠懷念著故鄉臺灣,因為他們就是讀著這樣的課外書長大的。

戰後臺灣的國語課外讀物,直到大叔我小時候的二三十年前,還在讀壯麗的黃河、長江還有先總統  蔣公小時候的故事。

日本小孩在這裡出生、長大,甚至有些也講著台語,和台灣小孩玩在一起,這也就是為什麼三歲就來台灣的「準灣生」西川滿,到了晚年還會說,「七爺八爺的形象依然出現在夢裡。」(只有我覺得這句話有毛到嗎?這句話是大概的意思而已,原句我一時找不到。)

這是西川滿在台發行的書籍,封面就是他魂牽夢縈的七爺八爺。因為他是在大稻埕六館街閒晃看廟會看到大的,所以對媽祖、七爺八爺的印象極深。

灣生是讀著介紹台灣本土的書籍長大的,因此他們到現在七八九十歲了,還會回到以前讀的學校、從前的故鄉,去找童年時代一起玩的台灣小孩。

如同西川滿自選的墓誌銘:「華麗島頌歌」,作為他一生最終的想望。

他們的心中,永遠的故鄉,華麗寶島台灣。

(本圖文出處 PTT ,由作者 sizumaru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電影《灣生回家》fb 粉絲團

《BO 追追追》2015.10.02

2015 年第 52 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由田中實加製作紀錄片《灣生回家》,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也是這次角逐紀錄片的唯一台灣代表。

由田中實加(陳宣儒)所製作紀錄電影《灣生回家》,歷經 14 年紀錄尋訪,5 年拍攝製作的紀錄片,走過全台,踏遍日本,動用台日近 40 位翻譯與口譯,終於將這部史詩動人作品搬上大銀幕,並於今年 10 月 16 日全台上映,也有《灣生回家》首映限定組合推出。


延伸閱讀:

70 年前的今天,是歷史不能抹滅的血淚
我不希望我孩子的歷史課本在 Google 搜尋引擎上
從日本少棒球員被教練禁賽來看,台灣人與日本人最大的不同
為什麼在台灣沒有人敢坐博愛座?看日本人怎麼詮釋不同的讓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