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日前紅透半邊天的國產遊戲《返校》,裡頭的背景音樂令人驚豔,將傳統樂器如融入冰冷的電子搖滾,還置入了鄧雨賢經典的《四月望雨》,營造出詭譎與哀傷氣氛。鄧雨賢是誰?為何要選擇他的歌曲?這首歌對白色恐怖又有著什麼樣的獨特意義?馬上來看看這位悲情才子的故事。(責任編輯:蔡沛宇)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圖片:Wikipedia Commons)

文/ 張肇烜

他的歌曲,就算不會唱,幾乎每個台灣人都聽過。《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都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作品。

鄧雨賢的一生如同流星一般,短暫卻很璀璨!他出生在日本時代桃園龍潭的書香世家,三歲時因為父親工作關係,舉家遷往台北大稻埕。也因為這樣的機緣,道地的客家子弟,日常生活中也接觸到台語。

求學過程堪稱一路順遂,鄧雨賢大學考進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今日台北市立大學),畢業後分發到台北日新公學校(即今台北市立日新國小)教書。

鄧雨賢的個性內向,他把感情全貫注在音樂之中。大學期間,他時常沉醉於音樂演奏之中,他會彈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

教書隔年,他奉父母之命,透過媒妁之言,與妻子鍾有妹結婚。這樣的時間,持續了四年。鄧雨賢實在無法忘懷對音樂的熱愛,他決定放棄穩定的教職,將妻子和兒子留在台灣,24歲那年毅然決然,隻身赴日,他要到日本學音樂。

到了日本,鄧雨賢至東京音樂學院深造,在這裡他不只學習樂器的演奏,也深入研究音樂理論,並且開始學習作曲,鄧雨賢的音樂創作生涯就此展開。

回台灣之後,初試啼聲之作,是以從小長大的大稻埕為主題的「大稻埕行進曲」。

起初鄧雨賢為了生活,曾短暫到台中地方法院擔任通譯官,後來他為了專心創作,再度辭去工作。

因緣際會之下,加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日本第一家唱片公司)那一年是1933年,鄧雨賢28歲,他一連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和《跳舞時代》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幾年之內,鄧雨賢大量創作,一首一首的好歌都在這幾年誕生。鄧雨賢被譽為是當時流行歌壇的「四大金剛」,也從流行歌壇跨足為電影配樂。

遺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要求台灣人全面說日語、更改為日本姓名。

鄧雨賢有了日本名字東田曉雨,他的創作包括《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都被強迫改編為日本軍歌。《望春風》改為《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改為《榮譽的軍夫》、《月夜愁》則成了《軍夫之妻》。

這麼一改,完全喪失曲子原本的精神,讓鄧雨賢感到非常悲憤,他辭去唱片公司工作,重回學校,遷居新竹,到芎林國小教書。

鬱悶的心情,影響了身體的健康。1944年,鄧雨賢猝逝,過世時只有38歲,學校為他舉行「校葬」告別式。

生命不在長短,而在價值,「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生命只有38載,遺留近百首的歌曲,卻持續傳唱到今日……

鄧雨賢在日本戰敗前過世,接著國民政府來台,台灣進入戒嚴時期之後,鄧雨賢的台語歌曲包括《雨夜花》等竟成了「禁歌」,卻絲毫無損台灣人對鄧雨賢創作的喜愛。

1979年有黨外歌神之稱的邱垂貞先生,因為在「美麗島事件」現場唱了《雨夜花》、《望春風》和《補破網》三首歌曲,坐了黑牢四年半。

「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幾乎每個台灣人都能哼上幾句的《雨夜花》,歌詞絲絲入扣地描寫時代背景,也恰好符合台灣人的心聲;《望春風》則獲選為最受歡迎台灣百年老歌的第一名,被認為是最具特色的「台灣調」。

解嚴之後,大家逐漸重新開始認識台灣的文化和藝術。我想起,我的母校「彰化高中」有一座現代化的音樂廳,在1996年落成啟用。當時舉辦票選命名活動,由台灣文學研究社命名的「雨賢館」獲得票選第一名,有別於全台林立的「中山堂」,這是全台灣第一座用台灣人物命名的校園建築。

彰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回憶道:「當時命名為『雨賢館』時,有師大畢業的音樂老師,問我『鄧雨賢是誰?』」

位於彰化高中的「雨賢館」,為紀念鄧雨賢先生。(來源:彰化高中網站)

鄧雨賢是誰?他是「台灣的歌謠之父」。鄧雨賢創作的一首首好歌,曾經因為日本皇民化政策被強制改為日本軍歌,曾經因為戒嚴又成了「台灣禁歌」,連作曲者都不敢寫,用「佚名」來取代;儘管如此,直到今日,這些優美的台灣好歌,還是持續地傳唱下去,因為,這是專屬於台灣的好聲音。

推薦閱讀

是誰讓台灣人覺得母語粗俗?這四本台語醫學書,揭露國民黨「國語政策」前的台語盛況
為侯孝賢做出一曲落葉:聽林強用音樂拍電影
KTV 必點!台語經典對唱情歌,你還不會唱?

(本文經合作夥伴想想論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每個台灣人都聽過的好聲音: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