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又道歉了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聯邦快遞又道歉了

未按名址投遞華為快遞後,6月21日,聯邦快遞(Fedex)又被曝出拒絕投遞華為手機,今天,爆料者發布最新進展——聯邦快遞道歉了。

聯邦快遞:為操作錯誤道歉

華為手機x聯邦快遞事件今晨最新進展:(聯邦快遞)官方發來了新聲明,說手機是“被錯誤地退回”,以及“我們為這個操作錯誤致歉”。和我們昨天從Fedexhelp那裡得到的說法不太一樣,但我們暫且不說反轉,就當是個更新吧。

PC Magazine官網則發布了聯邦快遞的聲明原文:

該包裹被錯誤地退回給發件人,我們為這個操作錯誤致歉。作為一家每天運送1500萬件包裹的全球性企業,我們正依據美國監管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操作流程,以便在遵守所有規則的條件下,將對我們客戶的影響降到最低。

6月21日,美國知名IT雜誌PC Magazine首席分析師塞根(Sascha Segan)在推特發文稱,該公司一部本應從倫敦寄往美國的華為P30 Pro手機被聯邦快遞退回:

太荒謬了,我們的英國作者想把他的華為P30(Pro)寄給我們,這樣我就可以測評一些東西。這不是一部新手機,而是我們現有的手機,屬於我們公司,只是在辦公室之間寄送。但這種事就是發生了。@FedEx。

在塞根的配圖中,手機被退回的原因是“美國政府與華為及中國政府之間的問題。”

隨後,塞根和寄送華為手機的作者亞當·斯密斯(Adam Smith)又在PC Magazine網站發表署名文章,詳述此事發生過程。

文章寫道,PC Magazine想要重新測評華為的旗艦產品P30 Pro手機,而他們的倫敦辦公室裡剛好有一個,於是PC Magazine的駐英記者史密斯就用英國皇家郵政旗下的Parcelforce快遞寄出手機。

在寄手機時,他按要求填寫了手機型號。

史密斯稱,他被告知需要寫下手機品牌名稱、型號和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隨後,手機轉用美國聯邦快遞,根據物流信息,手機被寄往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並在當地停留約5小時後,於當天被退回倫敦。

一名Parcelforce的客服通過推特告訴史密斯,“根據(聯邦快遞)提供的信息,由於美國政府與華為之間的問題,他們(聯邦快遞)不接受任何該品牌的產品。”

而聯邦快遞客服账號“FedExHelp”也在推特上聯繫到史密斯,表示“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及其68個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公司被限制了與清單所列某些實體的業務往來,給您帶來不便深感抱歉。”

隨後聯邦快遞客服表示,“按照我的理解,為了確保我們的合規性,目前我們不接受向任何華為上市實體的投遞。”

文章還提到,華為美國公司(Huawei Device USA)公共關係副總裁戴利(Teri Daley)在推特跟帖回復道:“這完全是對(美國)行政命令和實體名單的誤讀。”

此前曾因錯運華為包裹道歉

今年5月底,聯邦快遞在未獲華為授權的情況下,將其從日本寄往中國的兩個包裹轉運至美國。另外兩個從越南發往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郵件在中途被滯留,目的地也被聯邦快遞改為了美國。

對於華為的包裹“離奇改道”,聯邦快遞中國5月23日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假消息”……

之後5月28日又改口稱“發錯了”……

這一回應在微博上遭到廣大網友瘋狂吐槽:

有網民斥責說這簡直就是“明搶”,“吃相太難看了”......

進入中國35年,存在感越來越弱

作為全球物流業巨頭之一,聯邦快遞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1984年,成立11年的聯邦快遞便以中外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

聯邦快遞(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在中國區擁有員工約9000人,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的機場均有服務,每周還有220個班機為其貨物提供運送。此外,聯邦快遞在中國的分公司已達到78家,運輸車輛約2700輛,中國區的地面操作站近90個。

公開資料顯示,聯邦快遞進入中國的首站選在了上海。它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只有3個人,主要通過代理商利用商務班機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1995年,聯邦快遞以6750萬美元收購了當時唯一可以直飛中國與美國的常青國際航空公司,開通了上海往返美國的定期班機,主要向中國運送進口貨物,成為第一家由美國直飛中國的國際快遞物流公司。

此後,聯邦快遞不斷拓展其在中國的直航業務,國際業務不斷擴大,2007年之前,聯邦快遞在中國隻開展國際快遞物流業務。

聯邦在2007年完成合作夥伴大田集團國內快遞業務的收購後,聯邦快遞也推出了國內快遞服務,與順豐們開始了正面對決。

然而,由於近年來網購推動物流行業飛速發展,聯邦快遞在面對中國郵政、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的包圍時,其在中國快遞市場的份額非常低。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超速發展,中國本土的物流行業也得到飛速提升,順豐、菜鳥、京東物流,以及四通一達等企業,都向聯邦快遞發起了強勁挑戰。在中國本土市場,聯邦快遞的存在感並不強,但在國際件業務上,2018年,聯邦快遞仍能從中國市場上掙到180億-200億元。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聯邦快遞事件再度強調了內資快遞、物流企業的戰略重要性。長期看,國際件尤其是國際商務件利潤豐厚,隨著內資企業逐步壯大海外網絡,遠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上市公司方面,2018年順豐的國際件收入達到26.29億,國際件市場市佔率為4.5%,而國際快遞業務佔順豐整體收入比重則為2.9%;通達系快遞亦有國際件業務,如同樣擁有航空網絡的圓通,2018年國際件收入2.13億,申通、韻達等均已提供標準化的國際件進出口服務。客觀地看,當前上市快遞公司在網絡健全度等方面與海外巨頭、EMS 等確實存在差距,且主要服務於電商類需求,但長期看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

來源:中國經營報綜合觀察者網、環球時報、中國基金報(記者:凌雲)、每日經濟新聞、央視新聞等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