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底什麼是「製作人」? - 加恩 - Medium

所以,到底什麼是「製作人」?

加恩
Aug 24, 2021

這兩年來我幾乎完全停止做喜劇這件事,耍廢了半年後因緣際會,或者說陰錯陽差地背起了「製作人」的行頭,在江湖上招搖撞騙了起來。

當別人問我說「製作人是在做什麼」的時候,我的回答總是「要看問的人是誰」。

如果很明顯你只是不知道要找什麼話來聊,那我的回答是「製作人就是專門撿大便的人」
如果你是妹子,那製作人就是「帶頭的」
如果你是我爸媽關心我有沒有工作,那製作人就是「娛樂事業裡面還算是比較賺錢的人」

每個人問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

或甚至,每個製作人自問「製作人是什麼?」時,各自得到的答案其實也不一樣。多麼有趣的頭銜,職位的定義清晰度直比九二共識,每個人都可以自定義一份屬於自己的製作人範疇。

至少,從我有限的可以取得的訪談對象中,每個人都回答得出一小塊「製作人是什麼」的內容,這些回答也在高概念上是雷同的,只是每個人的回答方式都不盡相同。有點像是瞎子摸象吧,同一頭大象,音樂製作人可能摸的是象牙,電影製作人可能摸的是象腿。

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陳珊妮得獎感言,把製作人是什麼這問題講得淋漓盡致。

老實說,在陳珊妮的得獎感言面前,我不太可能用更精練生動的文字,把這問題回答的更好了。但是我還是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今天我才剛訪問完一位資深的前輩製作人/導演,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個筆記整理,若有任何可看之處,主要來自這位前輩的經驗心血。

以下討論的製作人以「影像製作」為範疇。

要回答「製作人是什麼?」,我們可以先試著思考:

「製作人的責任是什麼?」

你腦中浮現的答案是?

A. 「管理好製作團隊,讓拍攝流程順利進行」
B. 「與導演合作討論影片內容,確保腳本合乎客戶要求的方向」
C. 「管控影片製作預算,幫團隊要到更多錢」

恩,答案可以說是以上皆是,製作人的責任可以大致分成三類:

A. 行政面管理
B. 創意面管理
C. 資源面管理

但其實這三者責任是有位階順序的。行政面管理相較之下最容易,團隊內若有一位稱職的行政助理,行政的效率優化這項責任可以交給他去進行就好。(相信我,聽起來輕描淡寫,但光團隊要用哪一套系統去運作就夠頭痛了,更別提後續的debug跟處理成員對系統debug的容忍度問題)

創意面管理更難一些,但是因為你手下有導演,你應該善用導演的創意去完成你要做的工作。這對溝通技能是一大挑戰,因為通常一個人能當到有相當成就的導演,對作品的要求、自我意識都相當高昂。但,這還是可以交給導演完成的責任。(已經爆幹難了)

資源面管理,才是非製作人來做不可的專屬責任。對內要檢視預算的使用效率,是否有浪費錢;對外要思考團隊的業務如何擴張,成長到下一個階段。

從這點來看(資源面管理),製作人確實就是要帶著團隊往前,不斷尋找新的挑戰(找錢、找新的案子),讓團隊持續成長(接受新挑戰)的人。

為什麼團隊一定要持續接受新的挑戰?建立好固定的工作流程,大家好好上班下班不好嗎?

創意團隊不是公家機關,創意工作若不成長接受新挑戰就會只剩下SOP,然後對自我有要求的員工就會走人,只留下懶的或者爛的人。(能撈就撈,能混就混)

意即,團隊的能力沒有在跟你持平的。要馬成長,要馬衰敗。就這樣。

熱力學第二定律引進了熵(entropy,亂度)的概念,簡單說,當能量轉換形式,就必定會產生耗損,耗損的能量以廢熱的方式發散到宇宙中,增加宇宙的熵總和。

團隊接收到一項任務投入工作,就是Input;順利完成任務,就是Output。從「投入工作」到「產出成果」中間,是將眾人的能量轉換成產出。很有趣的是,產出成果所帶來的回饋是會貶值的,第一次完成A類型專案所帶來的成就感,跟第50次完成A類型專案所得到的成就感,是完全不同檔次的。如果團隊不斷在做A任務,那這個團隊的創意能量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Input/Output轉換中變成熵,消散殆盡。

解決辦法?你需要新的Input,你需要完成新的專案、新的挑戰、出新的包,犯新的錯,團隊要不斷測試新的事物,有新的Input,隨之而來的Output回饋與經驗值累積才能讓團隊更強大。

對於個人也是一樣,同一件工作一直做,做到無聊了,就是職涯/身份認同危機的開始。「存在危機」(Existential crisis)是一個訊號,告訴你應該要找新的出路了,是時候讓你自己有新的Input了。

最後一個重點節錄:製作人的位階。

製作人與導演的溝通心法:「你一定要記得,自己在跟導演談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導演。」

舉個比喻,製作人應該是處理整首樂曲(甚至整張專輯),而不是處理音階。音階層次的問題應該由導演來解決,製作人要看到整首曲子的編排。

這不是在說音階層次比較低就比較簡單,只是深度與廣度的問題而已。製作人必須要看的廣,導演看得深。兩者協調好了,這個作品就會好。

製作人有點像是樂團指揮,導演可能是首席提琴手。製作人要扮演好指揮的工作,而不是下去代勞拉小提琴。請運用導演的創意去完成你心中的策略。

而這中間,製作人與導演的溝通就很重要了。製作人可能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在跟導演溝通時使用著「自己的主觀意見」,以及給出「技術上的修正意見」。前者侷限了眼界,後者絕對會惹毛一個有自我要求的導演。

製作人的角色,其實應該是在二樓,或者五樓,看得更遠些,隨時修正作品的方向。

以這張圖來說吧,大部分的製作人是P1位置在團隊之上,客戶是在製作人之上的(出錢的最大),製作人夾在中間要帶團隊完成客戶要的東西。

往右邊突出來一點,那就是製作人這個位子的專業與存在價值了。往右邊突出來,代表的是你看得比團隊、客戶都要遠一些,多看了一步。這樣你看到的是客戶看不到的,幾次合作當他們慢慢意識到你的眼光是比較遠的之後,你們之間就會建立信任。

而當這些信任慢慢變多了,你就會來到P2的位子,客戶對你的態度是巴著你請你做,因為大家都知道,XX相關的領域你最懂,你做出來的就是有你的風格。

恩。懂了,那所以怎樣讓自己更突出來一點點?

你要有過去自己的「蹲點累積」。

例如前輩的蹲點累積是紀錄片導演,曾背著Betacam上山下海到阿富汗、非洲等等當年被媒體界認定為窮鄉僻壤的國土上(阿富汗今天也沒好到哪去就是了),前輩有累積紀錄片經驗,剛好有機緣轉戰廣告界,紀錄片的導演經驗就是他的蹲點,也就是他可以跟其他廣告製作人建立差異,往前多踏一步,多看一手的地方。

「眼高手低是進步的開始」

除了蹲點累積,你必須要把眼界提高。如果你要拍電影,你要看盡量多的大師級作品,至少知道別人的帝國大廈蓋成怎樣,你回來繼續蓋娃娃屋至少不會自以爲很屌。因為眼界上,你已經在帝國大廈了,只是你暫時還做不出來。

大概這樣吧。這篇文章寫得比較亂一點,今天剛聊完還沒有辦法馬上消化,只能先整理這個下午兩小時聊了些什麼。

這篇文章也有些部分不是寫給一般非業界內的人看的,不過entropy那段我是覺得蠻適合正在經歷存在危機的人們。用熵的概念來解釋自/團隊我成長真的是精闢兼貼切,摸蜆仔兼洗褲。

--

--

加恩

💡 我是一位喜劇演員。我經營《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九點半發一封創作相關書籍的深度書摘: chiukaun.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