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如何拉近跟對方的關係?可能有人會說表現友善,有人會說微笑,有人會說共同興趣。但如果你們共同討厭一個人、事或東西,絕對熟得更快!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 | E+

當我說「我喜歡某個明星。」

你說「我也是!」

那麼我們可能會就這個明星聊起來,又聊到其他共同的興趣,然後逐漸成為朋友。

但另一種情況,更加快速有效!

當我說「我超討厭某個明星!」

你說「我也是!!!」

那麼我們馬上就能成為朋友。

共同討厭一件事物,似乎比共同喜歡更加能拉近或維持人際關係。

然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以及,我們是否能夠利用這個現象,在人際交往中給自己加分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共同厭惡」,這個社交中的另類潤滑劑。

「共同」這件事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首先,根據相似相吸理論,人們會傾向於喜歡那些跟自己相像的人,包括與自己有同樣的背景、興趣和品位,也包括與自己有相似的性格、持同樣的觀點。

研究發現,這種相似性甚至包含了人口統計學因素:無論是朋友還是伴侶,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比隨機抽選出的一對陌生人更加相像: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等。概率上來說,人們甚至更可能和姓氏首字母相同的人結為夫妻。

另外,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因為這樣是令人心安的,且具有獎賞意義。它代表著一種自我肯定:

「他跟我很像,那應該也很可愛吧,畢竟我這麼溫柔。」
因此,共同的價值觀,也就是相似性,是產生吸引力的基礎條件之一。

共同的厭惡把我們黏在一起

在相似性的範疇之內,共同的反感又要比共同的興趣更容易讓兩個人形成聯結。

Oklahoma大學的 Bosson 教授通過實驗觀察到:那些對某件事物有共同的厭惡的人們,對於對方的評價會更好,也傾向於認為自己更了解對方。

於是她提出了「負性優先效應」:比起分享積極的信息,能夠共享消極態度的人更加親近。

共同的消極態度(shared negative attitudes)就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對一個第三方持有負性的態度。這個第三方可以是任何事物:一部電影、一種食物、一首歌、共同的熟人、名人、某種現像等等……

在負性優先效應的背後,有以下這些可能的解釋:

1. 憎恨的情感更加強烈

相比於積極的情感,消極情感往往更有感染力和傳播性。

一項對社交網絡信息傳播的研究發現,在微博上最容易被廣泛傳播的是含有、或容易引起憤怒、憎恨情感的信息。

(圖為模擬用戶分享行為,紅色代表憤怒情緒,黑色為厭惡、藍色為傷心,綠色愉悅)

2. 敵意往往含有八卦成分

消極的態度通常和八卦信息相關聯。

因為八卦、醜聞、謠言,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偏負性的,哪個明星出軌了、哪個人設崩塌了、哪個電影口碑太差了……而只有這樣特徵的信息才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討論和分享。

所以當人們在閒聊時談論起反感的事物時,八卦就會成為非常主要的話題。

相比於討論共同喜歡的事物,聊八卦豈不是更加刺激有趣。

另外,人類也有八卦的天性,說真的,很多友誼都是從一起說別人的壞話而開啟的。在拉近關係這件事情上,「說別人壞話」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3. 拿你當自己人

通常來說,大家在交朋友時都是先展示友好的一面,畢竟大部分人面對陌生人時,釋放善意是默認設置。就像見面微笑說你好一樣,是普遍的規則。

但展示負性的態度,雖然有一定風險,有時卻能達到「奇效」。正因為對他人的負性評價一般是不被視為可以輕易分享的信息,所以它打破了建立社交印象的慣有模式:我和一個分享一件我討厭的事,因為我猜測你可能也這樣認為。

這時,我在發出一個信號:我信任你,在對你進行自我暴露(self exposure),而表露信任感是可以極大地增強兩人之間的關係。

了解一個人不只限於知道他的喜好,當你知道他討厭什麼的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真正懂了這個人的秉性。

生活中,你跟親近朋友吐槽的次數肯定比跟一般熟人要多。

所以如果哪天一個人和你分享:「我巨討厭那誰!」這可能預示著你們的關係又近一步了。

 4.劃清了界限

這種共同反感在建立信任感的同時,也設立了群里內/外的邊界(in-group/out-group boundaries)。人們傾向於對群體內的人表示好感,而對群體外的人持更多負性評價。

「你跟那個人劃清關係,我們就可以接納你。」這便是表明態度,當確認我們共同討厭一個第三方之後,我倆就是一致對外的立場。這時,反感是一段關係的粘合劑。

你的生活靈感補給站——生活報橘全新改版囉!馬上逛逛

5. 提升自尊

共同厭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向下社會比較。比如,我們都不喜歡某一件事物,可能代表我們都比他在某些方面要高級。至少,在態度上,我們都是藐視他的。這種向下比較可以維護或提升自我評價。

並且,相比於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告訴別人,然後聽到「我的天吶,你竟然喜歡這個」這種居高臨下的話,表露厭惡或只是中立的態度,往往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6. 塑造自我概念

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消極態度分享給他人,比起分享喜好來說,是更加強有力的塑造自我形象的手段。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喜歡,你會覺得他「沒有個性」,是個老好人。相反,如果這個人表達了一點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負性看法,與他人說「我討厭地圖炮、討厭景區的人山人海、討厭看面癱的人演戲!」,那麼他的形象會變得真實且有趣些。

一次次地表達「我討厭什麼」,也正是一次次向外界宣布「這就是我」的過程。

在更加廣義的語境中,不僅僅只有共同厭惡第三方能夠將人們更好地聯結在一起,普遍意義上的負性信息和態度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喪、頹、癱、懶、饞,網絡上的 lose r文化之所以受人追捧,都部分地應用了共同厭惡這個概念。

悲慘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覺得自己是個「沒錢、沒對象、沒理想」的三無青年,但你不是一個人,還有這麼多又窮又懶的單身狗陪著你呢。

這種調侃的負性態度,讓我們感到一絲寬慰。大家一起葛優癱,比起「大家都爭當五好青年」來得更吸引人,也更容易獲得認同。

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

有人拿這個概念做了生意。

比起一般社交軟件上使用點贊、共同愛好來匹配用戶,一款名為 Hater 的德國社交App 就反其道而行,用共同討厭的事物來幫人們找到朋友。

比如說,當你刷到丁日又添了一個新紋身的圖片時,可以選擇「點呸」或者跳過,如果你「點呸」,也許就可以遇到谷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這個概念,來幫助潤滑、推進自己的人際交往過程。

以下是一些實操指南,也是注意事項:

1. 不可輕易說

正如之前所說,表達負性態度是一種自我暴露的方式,而在關係建立初期突然進行自我暴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因此,共同消極態度最好在有一定的關係基礎之後,再進行的步驟。起碼,要知道對方的基本喜好,才能試探性地猜測他是否反感什麼東西。

2. 話題要有限制

另外應注意的是,對於共同討厭的事物本身,需要有一定話題範圍限制。有一些普適的話題敏感區,例如種族、宗教或生理問題。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敏感話題,可能是一位愛豆,一項愛好或是他的家鄉等等,不要輕易的攻擊別人熱愛的事物,欣賞不來別人視若珍寶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3. 程度要有把控

最後,只有某個特定區間的態度才能夠被分享。太輕微的厭惡沒有提出的興致,太過嚴重的厭惡則有可能發展到人身攻擊、仇恨、偏見、甚至歧視。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我們討厭的事情非常多,只是有時候出於習慣,或礙於面子、社交禮儀,而克制自己表達負性態度。

英劇《黑鏡》有一集虛構了一個未來被科技異化了的反烏托邦世界:人人都處於公開的社交評價體系中,人們追求五星好評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

女主最終因為一連串的失誤被扣到負分關入監獄後,和一位獄友對罵起來,互相表達反感。

舉這個例子不太恰當,但它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有時候人們是需要一個表達憤怒、不滿、厭惡、這些負性情緒的出口的。

吐槽有益身心健康,運用得當的話,還能拉近社會關係。

所以下次再社交、約會,當因為找不到共同興趣愛好而冷場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說說討厭的事情吧。

你有什麼討厭的事物嗎?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本文經合作夥伴簡單心理授權轉載,並經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我有獨特的社交技巧 — 沒有什麼比「共同討厭」一件事更能拉近關係了〉。首圖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