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体验营|小鹏P7的实际体验如何?值得入手吗?

超长续航的智能轿跑小鹏P7已经上市,NEDC续航706km,快充充电10分钟可跑120km+,22.99万起。那小鹏P7的实际体验如何?是否值得入手?…
关注者
1,145
被浏览
1,072,512

147 个回答

原谅我不要脸参加这次超级体验营,因为我不需要试驾车——我本来就是车主……5月初试驾完就下大定,7月底提车,我应该是知乎上提P7最早的一波了。

之前已经测完高速续航、丹拿音响和自动泊车,订车、等车的经历我把链接贴在上面了,大家可以回看。

既然问的是实际体验,我就以“大后超”汽油车+新势力电动车双料车主的身份来分享一下自己这1个月的用车感受吧,相信对P7的意向用户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我的汽油车是某豪华品牌3.7L版本,动力自然是相当过剩,百公里加速在5.6秒左右。相比之下,小鹏P7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是6.7秒。按理说前者的动力体验应该比后者强是吧?但是这1个月下来,我必须承认我开P7的超车频率要比某豪华品牌汽油车还高……

车主实测数据,与媒体测试结果不构成对比关系

由于是电动车,开着空调测试对动力也没什么影响。用车涯测了P7的零百,ESP开启,运动模式,直接“地板电”,得到6.69秒的成绩。看速度曲线,会发现P7的车速从头到尾都是一条斜率几乎不变的直线,G值也没有明显的下降。主观感受上,P7和大部分电动车的调校还有些区别的。很多电动车在采集到加速踏板信号后,都会直接向电动机递送一个对应的扭矩需求,因此这些车都会给人推背感很强的“临门一脚”的感觉。P7并非如此,标准模式下,无论任何车速下的急加速,P7都会刻意给出大约0.3秒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扭矩是线性释放的,因此那种“踹背感”在P7上面很不明显,但车辆的加速效果并没有打折扣。切换到运动模式,“踹背感”有所增强。

后来我在成都车展上跟小鹏的电机电控工程师聊天,对方也说调出“踹背感”其实很简单,反而这种极短时间内的动力线性释放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调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乘客,因为乘客不像司机那样对车辆行驶状态有预判,因此过于直接的“踹背感”往往会导致乘客头晕目眩。我比较认同这个调校取向,留出一个短暂的线性释放区,别让丈母娘晕车,比自己踹自己更重要一些……

另外工程师还跟我透露了一些信息:P7四驱版从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像Model 3四驱版那样,在前驱、后驱、四驱之间任意切换的效果,这个难度其实不大,主要看厂商愿不愿意做。小鹏也在考虑后期要不要给四驱车主OTA这个功能~所以买了四驱版的车主,还真的可以小期待一下。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很多人有了电动车之后就不太愿意开燃油车了,主要是电动车的动力随叫随到,这种感官上的刺激会随着车辆的性能提升而愈发明显。我开自己的汽油车时,超车需要预判一下目标空间,因为踩下油门之后得给变速器一个降挡响应时间,转速攀到3000rpm我就会进入“无敌模式”。但是在小鹏P7上,这个预判是几乎不需要的,因为动力来得极快,你不需要等待“无敌模式”,照样可以轻松完成超越,而且整个过程异常的平顺。

如果单纯比零百加速,P7后驱版不是性能车的对手,但要说高速、市区超车,P7真的一点儿不怂。P7的电池布置于车辆底盘,重心很低,后桥可以获得较大的载荷,再加上245的胎宽,所以任何车速下深踩电门,P7的后轮都不会发生打滑(良好路面)。我曾在急加速时驶过一小片水洼,当时车辆左后轮突破附着力了,但是ESP的介入速度快到难以置信,同时由于是电驱动,电机的输出也在一瞬间下调,车身姿态没有发生任何横摆——作为5年某豪华品牌汽油车车主,我深知同样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在我那台汽油车上会是怎样的结果。

另外,P7的外观和动力都让人联想到轿跑定位,但方向盘是完全家用取向的调校,目的显然是想让男女老幼都能比较容易地上手。我是习惯了某豪华品牌汽油车那又机敏又沉重的转向,刚上手P7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P7的转向并没有让大车“变小”。方向盘虚位不大,但转向传动比偏高,很多时候揉车要多打方向盘。作为车主,我们必须承认车是会影响人的。提车这1个月,我绝大部分时间会开P7出门,记得第一次开回某豪华品牌汽油车,一上来居然没扳动方向盘……原来我已经接受并习惯了P7的力度。

虽然转向不机敏,但大部分时间我并不需要在停车场安抚P7接近5米的车身,因为小鹏的自动泊车简直炸裂!带自动泊车的车型,我开过也不下十几款了,小鹏P7是让我真正把自动泊车用到日常生活中了!不废话,直接拿我测过的P7自动泊车视频分享给大家:

选择P7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车的底盘极限非常高!以我最常开的一段路——机场高速出京转到京密路进京那个环形匝道,我开小鹏P7能以80km/h的车速驶过,车轮仍然可以死死抠住地面,和英菲尼迪某豪华品牌汽油车是一样的水平。在这种条件下,我那台汽油车其实是比较吃亏的,因为巨大的VQ37发动机位于车头,行驶中很明显能感受到前轮在拼命和车头做抗争,但是P7不存在这个问题。硬件上,还是之前讲过的,电动车电池包的布局使得前后轴荷配比更均匀,245的胎宽提供了抓地力基础,另外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也和我的某豪华品牌汽油车是一样的配置,给车身提供了不错的弯道支撑。

舒适性方面,直接引用我媳妇儿的话吧:“比那台汽油车舒服太多!”毕竟定位不同,P7还是很兼顾家用的,我的车并不是四驱顶配,没有CDC避震,但过个沟沟坎坎,悬架的韧性还是很不错的,车轮的弹跳将细碎的路面信息过滤得比较彻底,悬架在大行程压缩后也没有什么余震。

媳妇儿说的舒服还包括另一层,就是噪音。电动车噪音低是公认的,比如小鹏P7在P挡驻车时的车内噪音仅有31.7dB ……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夜晚的沙漠。

这里先做个小结:驾乘体验方面,小鹏P7真的是越级般的存在。这台车其实不适合激烈驾驶,但车辆的极限很高,再加上电控系统和ESP的细腻调校,这些都给驾驶者留出了足够多的容错空间。我想疯的时候大可以选择三十多万的某豪华品牌汽油车,但是回到日常上下班、接送人,出门前会选谁?我的回答是二十多万的小鹏P7。

另外,这一个月之所以绝大部分都是在开小鹏P7,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钱!我就问问,当你的电动车充电免费,你会选择谁?提车以来1个多月,这辆车我已经开了3400km,现在咱们算算省下多少钱吧。

这3400km,如果换成我的汽油车,其油耗是10.8L/100km、油价按6元/升,那么这段时间我开汽油车的出行成本是2200元左右。

那么,开小鹏P7,我这1个月花了多少钱呢?请看截图:

是的你没看错,我几乎一分钱没花!我在买车时用送的积分换了1000度电卡,媳妇儿账户上还有两万积分也能换电卡。而且小鹏P7已经开始免费超充(北上广深杭)的试点,首任车主可以享受每年3000度电的免费额度,我换算了一下,大概能支持车辆行驶1.8万公里。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1.8万公里基本可以覆盖1年的出行里程了。

部分北京地区免费站点分布

说实话我开小鹏P7的出行成本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了……

即便完全不享受免费充电,按照平均电价1元/度来算,一个多月来我开小鹏P7的花销也仅为550元左右,比开汽油车省了1650元。一般来讲,凡是建有自营充电站的品牌,对自家车主都有充电优惠政策,小鹏则是直接免费,另外一部分特来电合作充电站,小鹏也能给自家车主免费。

对于后续保养,电动车嘛,P7多以检查为主,开销也比汽油车便宜多了。我甚至觉得以后各品牌电动车的真实保养成本都会非常接近,谁也高不到哪里去。

当初订车,我是花了很大心思才把家人从T开头品牌的执念中“揪”出来的。从真实的用车需求来讲,我家汽油车已经满足品牌、性能等需求了,第二台车更多想要的是舒适性和性价比,小鹏P7完全满足我家的需求。如果买了家里之前看过的那款“网红车”,家人早晚会因其做工和舒适性后悔,因此必须让家人冷静下来,从自己的需求和审美喜好出发,不要盲目跟风,追求品牌。

综合来看,小鹏P7提车到现在已经开了3400km,目前我对这台车各方面都非常满意,也没有出现之前网络上的评论,说新势力的车开着开着就烂了——并没有,反而越开越得心应手。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动车已经开始改变我的生活了,我现在出门买个西瓜都要开车,因为实在是太省了……

这次我花极大篇幅跟大家分享了P7在驾乘方面的表现和用车成本分析,过段时间我会把P7的车载系统、人机交互体验再深入讲一下,以及FOTA是如何让这台车保持成长与新鲜度的。

这题我应该最有资格回答:从6月17日至7月7日试驾XPilot2.5版本,共行驶3200公里,平均每天150公里;8月17日提车XPilot3.0版本,截止目前行驶2000公里。

6.17接车时约2800里程,还车前2天是6023公里

更重要的是,在试驾之前我从未考虑购买P7、只是想在没车的时候白嫖个车开,而在试驾后就毫不犹豫地下单P7了

开XPilot2.5的白色P7试驾车去崇明岛玩

我猜大家一定感兴趣:这半个月试驾,究竟发生了什么?

试驾背景 —— 原计划入手Model 3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北京/天津,今年5月回到上海。之前有一辆荣威eRX5,因在北京开车、停车实在不方便,就一直放在老家没开。

回上海之后,发现这座城市与北京显著不同的一点是: 在北京有一车辆可能是麻烦多于便利,而在上海生活的话(特别是在郊区),有辆车真的是刚需。(从日均行驶150公里也可以看出来)

上海买车,显然是电动车实用划算,至少省9万牌照费。因上海往返南京需要长续航,因此只能在600公里续航以上的Model 3长续航版、小鹏P7超长续航版、比亚迪汉前驱版里选。

Model 3、汉与P7

说是三辆车都会考虑,但其实一开始并没考虑很多,想着直接入手Model 3长续航版吧,省心。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入手时机以防韭菜被割得太厉害 ——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吧,不想纠结的时候就盲选Model 3,这可能也是很多Model 3车主的购买决策方式

没车的这段时间,就找机会蹭一蹭蔚来同事的ES8开一开,但借来借去也很麻烦。因此,当听说可以试驾几天小鹏P7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虽没考虑入手P7,但白嫖的事情谁不喜欢呢

此时,我对P7的印象还是那辆十来万的小G3的升级改进轿车版,没有抱太大的预期…… 而代我接车的汽车工程师好友的初印象评价,让我开始觉得P7可能比预期的要好

来自小鹏友商工程师的评价

下面就从续航、驾驶感受、座舱感受、外观、智能系统等5个方面,分享一下我这4000公里的试驾感受:

一、续航 —— 670公里可彻底消除里程焦虑

在下定P7之前,我在Model 3标准续航版与长续航版之间有过纠结: 长续航版多了200公里续航,但贵的7万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拿不到2万多的新能源补贴,感觉很亏);上海-南京之间距离约310公里,标准续航版的445公里肯定也能开的到吧

事实的确如此,即便按7折来算,那标准续航版Model 3也能在高速上开个320公里,妥妥地可以从南京开回上海。然而,勉强能开到地方,并不意味着没有里程焦虑

  • 高速上拥堵时我会焦虑: 车开不动、而空调一直在耗电,电恐怕不够了,下个服务区能充电吗? 还有多远?
  • 到达目的地时我会焦虑: 目的地有空闲充电桩吗? 朋友在市区等着呢,我是不是先打车过去?
  • 高速路况复杂时会焦虑: 敢加速超车吗? 这一脚电门下去是不是续航不够了?是不是得关空调? 如果连加速超车都不敢,那要这电动车有何用?
  • 电不满时出发我会焦虑: 出发前办个事,只有400公里表显续航了,是不是得回家充个电,再出发去南京?
  • 电充得太满我也会焦虑:锂电池在高温的夏季最好不要充到100%,充到80%-90%为宜,以尽量降低热失控风险。如果续航只有445公里,那必须每次都充满啊……

那么,怎样才能称为“彻底消除里程焦虑”呢?

我设想了一种检验情况:出发时只有90%的电、高温条件全程空调24度、有1小时的拥堵(无锡段日常车祸拥堵)、到达目的地后进市区办事往返之后,这样全天驾驶约6小时后依然有100公里续航,就可称之为彻底消除里程焦虑。

我记录了3次真实的旅程:

  1. 南京→上海长途 + 市区往返:8月27日下午出发,高温34度全程空调,畅通时速120-130,无锡段拥堵1小时;市区往返加送人约2.5小时。实际行驶368公里,表显续航掉508公里,比值为72.6%;百公里电耗16.2度。
  2. 上海→南京长途:6月22日,高速大雨(地面摩阻显著高)、无雨路段开得激烈(电门到底超车+刹车减速),全程空调。实际行驶300公里,表显续航掉440公里,比值为68%
  3. 南京→上海长途:6月25日,1/3综合工况(省道、县道、乡村路) + 2/3高速工况,高温全程空调,畅通时速100-110。实际行驶314公里,表显续航掉406公里,比值为77%,百公里电耗15.2度。
第1次长途续航测试:实际行驶368公里,表显续航掉508公里,比值为72.6%

可以看到,即便在高速、高温、拥堵这种对电动车相对极端的行驶条件下,P7的实际续航依然能达到68%-77%之间,表现相当不错

有些媒体把实际续航测得比表显续航还高,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有两点:

  • 测试条件、驾驶习惯不同,则测试结果一切皆有可能!上述3次行程,均是不带偏向性的真实使用情况。如果我想故意测高,在高速下也能测到90%甚至100%,畅通的非高速路上测到100%以上也非难事;如果我想故意测低,同样的路段我甚至可以开到40%,但这种数据没有意义!接下来我也会借来Model 3与比亚迪汉来测试,来看看同样的驾驶员、同样的路段、相似的交通条件下的续航表现。
  • 在电动车续航的横向对比方面,工信部公布的NEDC续航数据依然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其它媒体的测试条件标准性、与测试结果可信度都存疑! 注意,是横向对比(A车vs B车),不是纵向对比(实际续航 vs 表显续航)

二、驾驶感受 —— 成熟且完整的体验

在描述是运动还是舒适之前,P7给我带来的整体感受是: 一辆成熟且完整的中级车,没有哪一点让人觉得出戏,也没有哪一点让人觉得奇怪

首先是加速性能,当体验过四驱ES6的4秒狂暴加速后,后驱P7的6.7秒加速性能不算很高,但依然可以给副驾带来紧张心跳的刺激感觉。

6.7秒意味着,当红绿灯第一排竞速时,可以放心地踩到底;如果是四驱版的4.3秒,是否敢踩到底那就还是要掂量掂量了!

体验加速性能不能只看数据。在踩下油门后,P7的加速感是平稳上去的:有点类似于燃油车的感觉,避免让燃油车老司机感觉突兀与头晕,这种平稳感恰恰很适合中级车的定位。当然,动力响应还是比燃油车要快得多。

此外,P7在低速时加速尤其猛,这也是电机的优势;在80-130的速段时都能保证足够的动力性(更高的我没试),也就是说无论是在高架路还是高速公路上,在全速段都有轻松超车的底气。

然后是底盘,P7的离地间隙较小且电池包较大,整车重心较低,这就从原理上保证了P7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也是它定位于轿跑的底气

普遍认为P7的运动性不如Model 3,一是因为P7的尺寸本来就比Model 3大了一级(P7轴距3000mm、Model 3轴距2875mm),二是P7的底盘偏向舒适性调校。这种调校的好处是滤震比较好,配合P7更好的隔音性和丹拿音响,更能营造出中级车的智能座舱的感觉。

Model 3与P7都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豪华车标配悬架,只是整车尺寸与调校方向不同。我认为没有好坏只分,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

  • Model 3运动: 适合那些喜欢像警匪车追逐大戏一样、在各种交通条件下来去自如、上跳下窜的驾驶员。
  • P7运动+舒适:坐在静谧的丹拿音响座舱之中,听着音乐开着车,以平稳且有底气的动力,在想超车时可以从容变道、灵活超越。

车首先是用来驾驶的,我最终选择P7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给了我一种成熟且完整的驾驶感受 —— 而不是一个造车新势力折腾出来的哪哪都感觉有点奇怪的半成品。

三、座舱感受 —— 科技简约且完整

P7的内饰并没有往传统豪华的方向走,而是走的科技简约路线。

可以想象,如果走传统豪华路线,先不说与品牌气质是否相符,在成本上估计也hold不住;而走科技简约路线,很容易让人感觉: 唉,就像特斯拉一样,减配省成本了啊!—— 车企说的“简约”风格,在消费者看来很容易理解成“简陋”。

内饰图:自己实在拍不好,还是用一张官图吧

P7给我的最大感受依然是“完整”这个词 —— 将科技简约风格做得很完整,而不是给人一种为了省成本而逼成的简陋

特别是那个灯带,一开始我都是不打开的,觉得弄得花里胡哨不是我的风格,甚至有点土;后来到晚上打开之后,科技感是真的好……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是这段时间十几位试乘者的共同评价。他/她们纷纷表示:科技感十足,很高端。

所以我相信,随着P7的产品被更多人认可,品牌形象也会往上走的。

四、外观

外观就不用说了,是P7最自信的方面。如果说蔚来ES6与小鹏P7的颜值,在最近10年自主品牌车型里能排前3,应该争议不大吧

我放几张自己拍的图,据说比官图拍得还好:

五、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车机系统,另一个是自动驾驶。

车机系统方面,仪表与中控屏连在一起,是一种非常讨巧的设计 ——黑边显得特别小,避免了对科技感的削弱。

屏幕的分辨率、亮度都很高(大家可以期待 @Navis Li 的评测),导致我开惯了P7之后再回到之前的车上,就感觉那块屏幕好模糊好暗啊……

芯片采用的骁龙820A,也是目前为止我用过的最流畅的了。在芯片方面,常听人说汽车和手机不一样,620的芯片其实也够用了!…… 我的观点是,够用与流畅,二者给人带来的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而这种流畅与否的体验,也是构成座舱整体体验的一部分

语音交互方面中规中矩,导航等常规语音交流都是没问题的,复杂点的问题就答不出来了。还有一点是,在没有4G信号的时候,语音助手小P也是无法工作的。

辅助驾驶系统方面,我一开始试驾的是XPilot2.5车型,像车道居中保持等常规的L2功能都是齐全的。

购入的这款车是XPilot3车型,要贵了3万(1万硬件+2万软件费),但L2功能还都没有……原因是XPilot3车型的自动驾驶系统硬件是不一样的,所有的软件都必须由小鹏自主研发,在交车时还没搞定,等10月可以实现L2的所有功能,12月底可以实现XPilot3的功能。

XPilot3的高速自动驾驶功能是最期待的。原因是我从南京上海往返,95%的路程都是高速,如果XPilot3可以安全可靠地实现高速自动驾驶,那对我来说驾驶体力消耗将减少很多

结论

以上就是我的P7众测感受,也是促使我转投P7的主要因素。

现在,Model 3的销量在电动汽车领域遥遥领先,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高端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敢于盲订:买Model 3不一定最适合,但错也错不哪去!

抛开品牌不谈,如果潜在消费者有机会、有时间去深度试驾不同的电动车的话,我认为: 蔚来ES6、小鹏P7、比亚迪汉各有特点,都更适合大部分中国消费者

  • 最后,任何产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购买P7之前,还需要对它的潜在不足有充分认知:质量与可靠性未经长期大量验证。 P7虽然从产品角度来看设计得很完善,但毕竟还是新产品。截止7月总共交付了1900多辆,P7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长期驾驶会不会出现问题? 有待时间检验
  • 811三元锂:P7超长续航版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在空间寸土寸金的轿跑车型中要实现如此高的续航,可以说811三元锂电池是当下的少有的可行选择。,从电化学原理来讲,高能量密度的代价就是,相应的热失控风险也比低能量密度电池要高。当然,电池安全性是一个系统工程,比电芯安全更重要的,是电池包安全与系统管理安全(参见下文)。在小鹏成立初期的时候,就把电池包设计、电池热管理放在了技术研发的重要位置,下了很大的工夫。目前小鹏还没有因为热管理或充电导致的热失控事故,这也是让我较为放心的原因。当然,P7的电池安全性究竟表现如何? 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