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莎拉波娃!回顧一代網球女神的生涯與經典比賽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再見了,莎拉波娃!回顧一代網球女神的生涯與經典比賽

再見了,莎拉波娃!回顧一代網球女神的生涯與經典比賽
photo credit: REUTERS/Mario Anzuoni/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Sharapova是這世紀最偉大的網球員之一。雖然她的戰績並不是這個世代最佳,但她的故事卻成了經典的移民成功事蹟。

文:Benny Ice

曾經,她是網球未來的王后;曾經,她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女性運動員。如今,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決定封拍,進入人生下一篇章。

當我們回想莎拉波娃的網球生涯,我們會記得的是什麼?她亮麗的外表?她在場上氣勢凌人的獅吼功?她永不服輸的拼戰精神?

就我的觀點來看,莎拉波娃是這世紀最偉大的網球員之一。雖然她的戰績並不是這個世代最佳,但她的故事卻成了經典的移民成功事蹟。想想看當時七歲的她跟著爸爸Yuri,身上只有七百元美金存款,從西伯利亞遠赴美國佛州後到處奔波,最後在Yuri辛苦工作及打交道之下,才獲得包括Rick Macci和Nick Bollettieri等教練青睞及指導,讓這位在前一年被前球后Martina Navratilova稱讚為天才的女孩,在更完整的環境下茁壯。莎拉波娃一家在美國的艱辛歷程,也成了日後包括Sofia Kenin跟Amanda Anisimova兩位俄國新移民後代的模範。

在場上的莎拉波娃經歷了起起伏伏,先是在2004年溫布頓以17歲芳齡拿下冠軍,成為史上第三年輕的冠軍得主。接著在隔年成為第一位坐上球后寶座的俄國選手。莎拉波娃在2004到2006年靠著精準犀利的抽球及剛猛的發球成為了網壇一大勢力。而雖然發球在2007年開始因為肩膀傷勢漸漸失去穩定性,莎拉波娃卻在2008年澳網展現了生涯最佳表現,不僅發揮原本的強項,還將原本較差的腳步移位修正。此時的莎拉波娃,看似銳不可擋,女網未來的后座看起來就是她的了。

只可惜,接下來飽受肩傷所苦莎拉波娃,經歷了失落的兩年。原本是武器發球整個幾近打掉重練,成為日後陰魂不散的隱憂。然而從2011年開始,莎拉波娃卻捲土重來,先是在過去非常不擅長的法網打入四強,接著在溫布頓重新打回大滿貫決賽。此後,學會運用滑步的莎拉波娃成為了女網最穩定的紅土高手,這對於曾經自嘲在紅土打球仿佛牛在溜冰一樣的莎拉波娃來說,成了生涯第二巔峰。莎拉波娃在2012年法網達成生涯全滿貫,兩年後更是拿下生涯第二座法網以及生涯最後一座大滿貫冠軍。

然而,莎拉波娃在2016年因為要檢驗出米屈肼而遭到禁賽,莎拉波娃自己也承認用了此藥十餘年。而擁有專業團隊伴隨的她,卻仍在2015年九月此藥被列為禁止藥物後被驗出,實在不太應該。唯一可以讚賞她的點是她第一時間就承認自己的過錯,並坦然面對接下來的禁賽。但這也讓曾經風光的網球嬌娃,生涯蒙上一層陰影。

莎拉波娃在隔年復出之後,雖然偶有佳作,但隨著身體累積越來越多傷勢,莎拉波娃東山再起的希望也逐漸消散。最後,她完成了自己的承諾,不在一間飯店開記者會向網壇告別,而是透過文字在雜誌上與網球訣別。

莎拉波娃在場上總是帶著冰冷的眼神,不苟言笑地在場上拼戰,然而在那冷酷的外表下,卻燃燒著對勝利的渴望。她曾經說過:「我打網球,不是為了交朋友。」這也讓她在競爭激烈的女網亂世中,成為了那曲高和寡的孤鳥。莎拉波娃除了場上火力十足之外,面對媒體無論是對自己或別人的言論更是直言不諱,時常出現辛辣語言。但這就是莎拉波娃,她總是希望能夠自己掌控一切,無論在場上或場下都是如此。

莎拉波娃另一個具有指標性的部分在於她場外的額外投資及跨界參與。憑藉艷麗的外表身材,莎拉波娃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時尚教主。而除了時尚業,莎拉波娃自己創造的糖果品牌Sugarpova,更是讓我們見證她獨到的生意手腕。這些額外的收入及代言,也讓莎拉波娃曾經連續七年位在富比士雜誌全球最有錢女運動員榜首。

如今,莎拉波娃的離開,也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或許她的成績並非過去十餘年最佳,但是莎拉波娃卻帶給網球迷們她永不服輸的戰鬥魂。她對勝利的執著,和面臨難關仍然戰到最後的決心,更是難得。未來大概也很難再找到像是莎拉波娃一樣可以在場上跟場外都具有如此巨大影響力及指標性的好手。儘管最後的結局並不光彩,莎拉波娃卻仍舊用自己的方式和球迷們說再見,再次展現她那自己決定命運的霸氣。

Good bye, Sharapova.

AP_180140301882852
Photo Credit: Dita Alangkara / AP Photo / 達志影像

(以下是筆者推薦的莎拉波娃經典賽事,以供各位球迷回味)

1, 2004年溫布頓決賽 vs. Serena Williams

Serena Williams和Maria Sharapova從2004年溫布頓開始,就從此成為了媒體眼中的「宿敵對決」。如果從當時的比賽來看,這並非過於誇大的說法。Serena Williams在當時雖然即將進入生涯第一次低潮,她仍舊是當時溫布頓的第一種子,也是奪冠熱門。而17歲的莎拉波娃卻是一位剛進入職業網壇不久的明日之星。結果,這位後輩在溫布頓中央球場徹底主宰了當時威震天下的Williams。一夕之間,莎拉波娃就成為了媒體和球迷眼中的未來球后。莎拉波娃也成為了除了當時比利時雙球后Justine Henin和Kim Clijsters之外,最可能威脅Williams姊妹霸業的後起之秀。

諷刺的是,莎拉波娃在當年溫布頓之後,只有在年末洛杉磯年終賽冠軍再次擊敗Serena。而到了隔年澳網,莎拉波娃原本有機會在四強擊敗Serena,達成對戰三連勝,最後卻慘遭逆轉。此後,莎拉波娃就未能夠再擊敗Serena Williams。

  • 其他相關賽事推薦:2004年溫布頓四強 vs. Lindsay Davenport

2. 2006年美網決賽 vs. Justine H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