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技強化臺灣防疫堡壘?智慧醫院的科技應用,會是未來醫療升級核心!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如何用科技強化臺灣防疫堡壘?智慧醫院的科技應用,會是未來醫療升級核心!

1104 BioAsia 科技部智慧醫院論壇

COVID-19 疫情不但讓民眾普遍更加重視醫療保健,生技產業如何發展抵擋這種世紀病毒的研究需求也成為國家投資重點。科技部、眾科學園區及國家實驗研究院於今(4)日至 11 月 7 日共同在「2021 Bio Asia 亞洲生技大會」現場,展示學研界最新生技研發成果,同時臺大醫院、北醫、微軟與華碩雲端也就醫療與 ICT 產業如何跨界合作,該打通哪些關鍵環節展開熱烈討論。

醫療產業是護國堡壘,臺灣應該要加強防守!

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許增如在致詞時指出,臺灣不只半導體業是護國神山,醫療業更是臺灣防疫的堡壘。而在疫情加速醫療業數位化之下,產業應迅速、有效導入 ICT、IoT、5G、AI 等數位科技及大數據資料庫的應用。

科技部在年底預計推動「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徵求醫療與資通訊產業聯盟的合作計畫,以遠距醫療、數位醫療為方向,讓未來高齡化社會來臨時不會讓醫療需求超過現行醫療體系負荷,計畫同時須兼顧臨床規劃及帶動國際輸出的可行性。

臺大醫院從醫療服務模式、協作模式,全盤開始智慧化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臺大醫院醫療整合資料庫搜集累積 20 多年各種疾病資料,透過這些大數據能實現醫療 4P,包括精準醫療(Precision)、預測(Prediction)、預防(Prevention)及病患參與(Participation)。

臺大醫院過去與許多 ICT 業者都有合作經驗,在與宏碁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 輔助軟體」及與雲象科技的「骨髓抹片 AI 自動判讀系統」等合作計畫過程中,累積不少跨界合作經驗,包括研發智財權的共享、商業化模式建立等,都是從實際合作案例中逐漸摸索而出。

臺灣醫療領域有許多金山、銀山,希望能透過政策上的解禁與鼓勵機制,培養出世界級醫療公司。過去政府把醫療當作福利、福祉,未來希望能朝醫療產業來推動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醫護人員照護品質更好,仰賴數據監測幫忙

臺北醫學大學作為早期投入資訊化、數位化的醫療機構,深刻感受在 ICT 的輔助下醫護人員能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舉例,北醫的數位化病床在疫情期間扮演重要角色,醫護人員不需穿戴隔離裝置到病房量測病患的相關生理數據,直接透過無線傳輸即上傳到護理站儀表板,若有異常數據也可自動提醒醫護人員注意。

例如系統偵測到某位患者每到半夜生理數據就有異常變化,後來巡房發現是因為患者家人染疫去世,患者無法陪伴最後一程,導致半夜傷心啜泣,得知情形後北醫即為病患提供心理層面的支持照護服務。

智慧醫療發展,法規與實際應用環環相扣

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公司總經理吳漢章表示,臺灣醫療市場不大,資訊業與醫院合作必須深思協作關係的本質,重新設計並定義合作關係,將合作障礙降低。同時可以關注近期五大與智慧醫療相關的法規政策,包括衛福部的電子病歷上雲管理辦法,及民眾對於醫療資訊利用的知情同意作法可能參考美國。

第三是科技部推動的醫療沙盒條例,第四是健保對於開放遠距醫療費用支付的政策辦法,第五則是經濟部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法將 ICT 產業納入,以上是智慧醫療產業不可或缺的政策。

透過數據影像分析,微軟創新雲端助攻智慧醫療

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指出,在醫療與科技的跨界合作中,微軟能提供數據的整合分析,從數據優化中得到洞察,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體驗,進而減少民眾需要到醫院就診的頻率。

微軟在醫療領域與醫院也有許多創新合作經驗,包括與挪威醫院合作讓急救人員在現場透過 Hololens 頭盔將數據影像傳回醫院並做急救的案例。同時,微軟的雲端平台也能提供醫療資訊隱私的合規與安全。

最後,醫療、ICT 跨界人才的養成也是推動智慧醫療產業重要關鍵,北醫與臺大都已開課重點栽培智慧醫療人才,讓 ICT 人才能聽懂第一線醫療人員需求,能熟悉共同的語言並能回饋在產品服務的開發上,才有好的顧客使用體驗,如此醫療與資通訊科技才能激盪出新價值。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科技部科研產業化平台計畫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