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hú]
汉语汉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胡(读作hú)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 [2]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泛指兽脖子下的垂肉。兽胡垂在头颈下,上面多长着毛, 引申指胡子。胡子是长久长生的结果,引申为长寿。唐代以后,又引申指任意地,随意地。也泛指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3],胡字表胡须义时,又分化出“鬍”字,今简化字将“鬍”又归入“胡”表示 [16]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汉典网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9
结构构型
左右结构
五    笔
deg
统一码
基本区 U+80E1
笔顺编号
122513511
平水韵部
平声七虞 [5]
字    级
一级字(编号1419) [1]
注音字母
ㄏㄨˊ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 [2]
“胡”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图1、2)。战国时期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接近于现代汉语的书写(图1),另一种的战国文字,其结构是上下结构排列(图2)。随后两者都发展到《说文》的小篆文字(图3)。发展到汉代时期后,“胡”字的演变便没有了很大的改变了。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
“胡”字是形声字。《说文》中说“胡,牛顄垂也。从肉,古声。”“胡”字是由“”和“”构成。“月”表义,其形像块肉。“古”表声。“胡”的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周礼·考工记·冶氏》中说“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这里的“胡”字是指器物的下垂部分。《诗·周颂·载芟》中说“胡考之宁。”这里也引申出了长寿之义。 [2] [6]
胡和鬍为古今字关系,由“胡”字加旁分化而来,表胡须义,为形声字,从髟,胡声。
今简化字又将“鬍”又归入“胡”表示 [16]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英译
例词
名词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
朱熹集传:胡,颔下悬肉也。
《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三国吴陆玑疏:鹈,水鸟,形如鹗而极大,喙长尺余,直而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
wattle
指颈。
《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胡,颈也,捽其颈而投殿下也。
朱子语类》卷一三八:狼性不能平行。每行,首尾一俯一仰,首至地则尾举向上,胡举向上则尾疐至地。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援,直刃也,胡,其孑。
孙诒让正义:胡乃横刃之下,当援内相接处,为半刃下垂,附于柲者。
st.resembling a wattle
下垂。
礼记·深衣》袂圜以应规。
汉郑玄注:谓胡下也。
陆德明释文:胡下,下垂曰胡。
尔雅·释水》:胡苏。
邢昺疏引李巡曰: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
胡须。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箴戒》:帝纣垂胡,长尺四寸,手格猛兽。
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尔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飞瞋人扶。
moustache,beard or whiskers
指多须。
唐·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嘲邓艾吃。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王晋卿﹞尝过巩洛间,道傍有后唐庄宗庙,默念始治终乱,意斯人必胡。及观神像,两眼外皆髭也。
通“瑚”。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
左传·哀公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
’杜预注:胡簋,礼器名。夏曰胡,周曰簋。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
周礼·考工记序》:粤无镈,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胡,今匈奴。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扶南记》:顿逊国,属扶南,西出海中,国主名昆仑,有天竺胡五百家,两佛图婆罗门千余人。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宣阳门》: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唐·高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序:凉州近胡,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也。
Hu,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胡沙;胡人;胡夷
古国名,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左传》:二月,楚灭胡。
Hu state
姓。
形容词
远;大。
仪礼·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郑玄注:胡,犹遐也,远也。远,无穷。
逸周书·谥法》:胡,大也。
far;great
胡考;胡老;胡福
黑。
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black
代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什么。
《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墨子·兼爱下》: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
汉·贾谊《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汉书·王褒传》: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what
胡底;胡颜
怎样;何
《诗·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后汉书·桥玄传》: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
明·刘基《擢彼乔松》诗:靡依靡归,胡能勿悲!
how
胡说;胡为;胡为如此
为什么。
《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吕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宋·欧阳修《秋声赋》: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why
胡为胡然;胡宁
副词
任意乱来。
朱子语类》卷五:元来无所有的人,见人胡说话,便惑将去。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聪频劝道:‘先辈休胡想。
西游记》第三四回:都去地下乱摸,草里胡寻。
outrageously;recklessly
胡画拉;胡柴;胡白;胡拿;胡喷
[4] [7]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 户孤切
牛𩔞垂也。从肉古声。 [8]

说文解字注

牛𩔞𠂹也。
玄应、司马贞引皆作牛领。按此言。以包颈也。颐也。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如老狼有胡、鴺胡、龙垂胡䫇是也。胡与矦音转冣近。故周礼立当前矦注曰:车辕前胡下垂柱地者。经传胡矦遐皆训何。士冠礼。永受胡福。郑曰:胡犹遐也。毛传。胡、寿也。谥法。弥年寿考曰胡。𠈃民耆艾曰胡。皆谓寿命遐远。
从肉古声。
戸孤切。五部。 [9]

宋本广韵

戸吴切,平模匣 ‖古声鱼部
胡,何也。又胡虏。《说文》曰:“牛颔垂也。”亦姓,出安定、新蔡二望。又汉复姓,二氏。齐宣王母弟别封母郷,逺本胡公,近娶母邑,故为母氏。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因以胡非为氏。又虏复姓,《南凉录》秃发寿阗之母姓胡掖氏。戸吴切。三十。 [10]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
《唐韵》戸孤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𠀤音瑚。《说文》:牛颔垂也。《正字通》:喉也。颔肉下垂者曰胡。《诗·豳风》:狼跋其胡。传: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释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敛互物也。《前汉·郊祀志》:有龙垂胡䫇。注: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韵会》:何也。《书·太甲》: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又《集韵》:寿也。《诗·周颂》:胡考之宁。传:胡,寿也。
又《正字通》:锋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颈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注:三之长六寸,四之长八寸。
又戟名扬子《方言》:凡戟而无刃,东齐秦晋之闲谓其大者曰镘胡,其曲者谓之钩釨镘胡。
又《韵会》:麤缨无文理者。亦曰曼胡。
又遐远也。《仪礼·士冠礼》:眉寿萬年,永受胡福。注:胡,犹遐也,远也。
又悬蚕簿横也。扬子《方言》:胡以悬㯂,关西谓之䌞。注:䌞,悬蚕簿横也。
又粉名。《释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涂面也。《抱朴子·论仙卷》: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乃化铅所作。
又饼名。《释名》: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又胡蝶,虫名。《列子·天瑞篇》: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
又《史记·諡法》:弥年寿考,保民耆艾,𠀤曰胡。
又《正字通》:菰米曰雕胡。《前汉·司马相如传》:东蘠雕胡。注:雕胡,菰米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繁由胡。《诗·周南·采采卷耳笺》:卷耳,苓耳也。广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叶靑白色,似胡荽。
又鸟名。《礼·表记诗云维鹈在梁注》:鹈,鹈胡。
又《正字通》:卢胡,笑在喉闲声。《孔丛子·抗志篇》:卢胡,大笑。
又水名。《尔雅·释水》:胡蘇。注:东莞县今有胡蘇亭。
又丘名。《尔雅·释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又礼器。与瑚同。《左传·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注:胡簋,礼器。夏曰胡。
又县名。《书·禹贡·导菏泽传》:菏泽在胡陵。疏:正义曰:地理志,山阳郡有胡陵县。
又书名。《前汉·艺文志》:胡非子三篇。注: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注:黄帝臣。
又国名。《周礼·冬官考工记》:妢胡之笴。注: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
又姓。《左传·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注:胡公阏父之子满也。
又复姓。《八及歌》:海内珍奇,胡母季皮。注: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又《集韵》洪孤切。音𩑶。戈戟内柄处。
又胡故切,音护。颈也。《前汉·金日磾传》:日磾捽胡。晋灼读。 [11]
《说文解字》书影
《说文解字注》书影
《宋本广韵》书影
《康熙字典》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4]

书写演示

书写演示
“胡”字是由“古”和“月”组成的。书写时先写“古”字,第一笔一横开始书写,第五笔一横结束“古”字书写。随后在其正右方开始书写“月”字,第六笔一撇开始书写,第九笔一横结束“胡”字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o
王力系统
ɣ
a
董同龢系统
ɣ
ɑɡ
周法高系统
ɡ
李方桂系统
g
ag
两汉
西汉
东汉
o
o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虞模
u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ɣ
uo
拟音/王力系统
ɣ
u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uo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uo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uo
拟音/陈新雄系统
ɣ
u
[12-13]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合口呼
全浊
户吴切
ɣuo
集韵
平声
合口呼
全浊
洪孤切
ɣo
去声
合口呼
全浊
胡故切
ɣo
韵略
平声
洪孤切
增韵
平声
洪孤切
中原音韵
阳平
鱼模
全清
xu
中州音韵
平声
鱼模
华姑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全浊
洪孤切
ɣu
分韵撮要
阳平
[12] [14]

方言集汇

播报
编辑
◎ 赣语:fuu2 胡家桥
◎ 客家话:[东莞腔] fu2 [海陆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 粤语:wu4
◎ 国际音标: xu˧˥
◎ 日语:NANZO EBISU
◎ 韩语:HO 호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