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智服務據點上課的長輩們,在封城期間被送回家,離開熟悉的同儕與活動課程。(圖片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松山失智據點)

文/白宜君

陡然升高的疫情打亂了所有台灣人的生活秩序。

不論是求學的學生、到固定辦公地點上班的白領、已經退休開展第二人生的銀髮族,在這三級警戒的一個月來,都要開始學會適應遠距學習、工作,甚或是分流上菜市場。每個人越來越熟悉把口罩戴牢,更細心者還會加強添購透明面罩,慎防飛沫濺入。

勤於安分自我保護之際,定時收看指揮中心與各地方政府的記者會,張大耳朵傾聽的重點,也越來越明確,「美、日陸續送抵的疫苗打到哪一個順位了?」、「我會被認定為第幾類,會在什麼時候,透過誰通知,去哪裡預約施打?」

全民瞪大眼睛關注指揮中心滾動式修訂的最新版疫苗優先接種序,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更是每一次的修正都密切關注著,「但最新版還是沒有列入失智症患者!」在看到 6 月 9 日的施打序後,她難掩失望地說。

5 月 15 日雙北三級警戒,5 月 19 日全國升為三級警戒,為避免社區感染,全國 494 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全部停止營運,固定去活動的失智症患者只好送回家中交由各家自行照顧,「5 月 20 日我們協會就公開呼籲將失智者列入優先施打疫苗名單。不但可避免失智者有配合防疫措施的困難,也可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以及抒解家屬照顧壓力。」湯麗玉說。

她進一步解釋,為了防疫,全民戴好口罩才可外出已是日常生活,「但失智者有認知困難、還有『迷走』癥狀,會導致他們不懂防疫規範,到處亂跑,陸續也傳出警方糾正沒有戴口罩的『犯規者』後,家屬還要去申訴是因為失智……才免去了罰款。」

湯麗玉重申,不是要為了患者「搶」疫苗,只是政府最新公布的施打序中,雖然將「機構、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框列為第 5 順位,卻的確漏掉了「非長住性質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這才讓協會警覺,在一個月來不斷呼籲修正調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上週五(17 日)記者會上雖回應表示,疫苗陸續依照年齡往下打,75 歲以上長者已納第 6 類,在此年齡以上的失智症患者約全台失智人口 7 成,只要開放到 65 歲,就會佔失智人口 9 成。但湯麗玉坦率指出,即使65 歲以上的失智者都可以打了,全台仍有約 1 萬個早發型失智症患者(65 歲以下被診斷為失智症之個案),不會被算在「現在」看得到的優先施打序中。

更何況,即使是以全台疫苗接種速率讓其他縣市追著跑的高雄市為例,「按照年齡往下打」的接種率,也未必能那麼即時到位。

「我就很擔心我的個案什麼時候才會都打完。」承辦高雄市三民區失智服務據點「聰動憶智學園」的聰動成長協會總幹事吳淑棉指出,聰動成長協會規模小,只有服務 16位個案,符合 75 歲以上資格的有 8 位,但即使如此,上個禮拜也才剛通知 82 歲以上的長輩這週可以開始接受疫苗施打。

吳淑棉提及,對一般有自我保護意識的長者而言,疫苗還沒輪到自己的時候,也許「少出門、勤消毒、戴口罩」還可以有效阻絕病毒;「但失智症者若是整天待家裡,要不就是管不住、會鬧,甚至跟家人打起來,要不就是嗜睡,身體越來越虛弱,狀況越來越差。」

另外,由於據點暫停營運,而送回家交由家人照顧的失智症患者,多半是都還很有活動力的輕、中症患者。失智症協會松山 1 據點的社工組長陳筠靜補充說明,當失智症患者平日的活動,如去據點上課、出門散步的節奏感被疫情打亂,不但「因為想做而不能做」跟家人的衝突越來越多,更有的時候家人一不留神,患者就跑出門了,走過哪些地方,會不會發生意外,家屬也不能完全掌握。在不斷焦慮患者或是自己會成為防疫破口的情緒壓力下,「很多家屬都開始在吃藥了。」陳筠靜沮喪地說。

疫情看來仍難以解封,全台會有多少家庭會在陪伴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因得不到足夠的援助,走向不可逆的崩解?

「每次我看到新聞說,確診患者因為情緒激動,對醫護有攻擊行為,我都會職業反射想著,那會不會剛好就是一個有認知障礙的長輩,在陌生的環境、看不到熟悉的臉孔、被穿著層層防護衣的醫護包圍,而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陳筠靜忍不住拋出心裡最巨大的擔憂。

她並明確地說,若失智症患者真的因確診住院或即使只是匡列隔離,都不是現有醫療量能能承擔的現場張力,而是需要熟悉他的社工或是家屬的陪伴,才有可能比較順的度過,「不然就只能綁住患者,或是打鎮定劑」。這一個有極大機率失控的場景,若是沒有預備好,是不是正在每一個醫療現場蠢蠢欲動著?

當失智症患者在數次滾動式修正的施打序中,沒有被明確撈出造冊,這一次,台灣社會可能又會因為漏掉「超前佈署」的機會,要多花多少力氣彌補?

推薦閱讀

【疫苗造冊不能用「人定勝天」精神】臺灣政府數位治理上的落後,在疫情下讓接種流程是場災難

【在疫情下越線的人們】國際組織公布調查,歐盟約 3 成民眾表示,「靠關係」才能獲得公衛服務

【4 成美國人曾因顧慮 COVID-19 延後就醫】當局請注意疫情下,所造成的「推遲就醫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