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小凯的学术水平?

关注者
1,422
被浏览
592,008

37 个回答

杨小凯先生人生经历坎坷,学品人品皆一流,令人景仰。不过眼看他已经被国人怀着各种心理捧杀,污了他名声,有必要匿名说几句。

杨先生的学术研究我很早的时候读过一些,不过那时候年轻,回过头看已经几乎全不记得。现在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无法对他的工作做学术方面的评价。阅读他作品时年轻,以当时的心智和视野就更不可能做出任何有价值的评价。

所以我无法讨论对错,在这里只谈一下

@吴致霆

答案中证据和逻辑存在的问题。

首先,杨先生的论文发表中有三篇是国际top 5 的期刊,其中一篇JPE,两篇AER。不过AER 的两篇都是发表在五月刊Papers and Proceedings(每年五月刊的AER 论文都属此类),属于会议论文二不是正式审稿类发表的论文,学界的共识是不视作一类论文。

同时,

@吴致霆

先是强调评判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最主要是看发表水平,进而通过比较去说明杨先生的学术水平好过某些经济学家。接下来在比较杨先生和学术发表更强的学者时,他就变换了立场,坚定认为杨先生是第一人。而他的这部分解释几乎都是主观的。

我们讨论人和事都需要客观,避免因为个人喜好一叶障目。年轻人往往没有能力对杨先生的研究做出有价值的评价,更不应该轻易拿去跟自己不了解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做比较。世界很大,有很多发表过十篇以上顶尖经济学论文的学者都没有接近诺奖。他们的研究,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但这并不是因为那些研究不重要,更多是国内经济学界还无力去科普。

杨先生的名声有被人消费的危险。受到他的传奇的影响,年轻学生们可能更倾向于不以更客观的标准去判断学术和学者。国内已经有不少接近诺奖或者跟诺奖得主谈笑风生的“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各自都有广大的粉丝群。杨先生跟他们并不同类,所以也不需要雷同的宣传。

这个答案每隔两三天就被吊打一次,毫无疑问我要解释一下。你们点反对之前有没有对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学教科书反思?我告诉你,范里安自己写教科书,自己都懒得反思,将错就错。凡是看到杨老师就说“超边际分析”“分工”的,请先回去读完杨老师著作再来评论或者点反对。


先纠正几个误区:


第一,将杨小凯贡献简化为分工和超边际分析,例如阿木林。超边际分析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英文inframarginal analysis,提出者是86年诺奖得主布坎南;杨小凯只是发展了这一方法。而且杨小凯就是不介意数学进步的。他认为数学发展的还不够快,像哈耶克那样高深思想还不能被模型化,为了模型化这些思想,杨老师读博士选的基本是数学课。你可以说他除了超边际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也会主流办法,能过Princeton的博士资格考试的人不会边际分析和博弈论才是意外),但不能说他没有超脱方法的眼光,拘泥于方法本身就是对杨小凯最大的误解。


第二,还是阿木林分工的论述不仅亚当斯密做过了,奥地利派做过了,马歇尔和阿伦杨也做过。为什么旧事重提,因为82年诺奖得主斯蒂格勒嫌弃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不教学生分工,就一笔带过,但是马歇尔的教科书分工写了洋洋洒洒几章节,斯蒂格勒还讽刺这本书就是卖钱的,不是教学的。所以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阿伦杨关于分工的文章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我偶像萨缪尔森被打脸认错,正视分工。注意我偶像不是杨小凯,是常被打脸认错的“萌主”级别人物萨缪尔森。


第三,你们读入门课本的时候难道不知道,效用论描述人的行为要有无差异曲线,要有预算线;然后生产论成本论就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一样的形状和函数形式,然后交叉就是市场均衡。哪怕现在都到高级,来个递归宏观经济学(没错我的博士论文),效用函数就走个递归效用,中高级微观CES效用函数的升级版(我博士课题用的是Routeburge和Zin的generalized disappointment aversion,2009-10年才有的新函数,递归效用函数和行为效用函数的一种,对不起陈茁学长,我还是认为行为经济学不仅能做实验,也可以用数学描述)然后生产部门还是万年不变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一个RBC模型,透过托宾Q效应和马尔科夫链的转换联系到资产定价。保持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不变,你换一个效用函数或者一般均衡模型就能拿一篇top(我一导两种效用函数以及RBC和DSGE模型轮流用分别发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上,杨小凯一辈子都发不到的field top杂志,注意我导师也是新崛起的逆袭权贵的优秀的理论研究者,被人大经济论坛列为海外非名校PhD励志哥),你能说杨小凯连个准教授都不如?


好了,这一连串东西有什么毛病?就是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根本没有联系,消费者的消费和生产者的生产不会相互约束,基本上属于一个代表性的人彻底分开描述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同时担任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角色,所以杨小凯构造出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以后需要加上约束,如果一个两产品经济,生产消费就分别对应两个不同产品,而不是把效用分为一种产品的当期和将来消费,或者两种产品同时消费。看到了吧,杨老师的基本的假设就是消费-生产者假设,而不是什么分工。如果杨老师模型里自给自足能够满意的话,是不会出现分工的。



第四,你们学习初级经济学的时候肯定会质疑:这是一个黑盒分析,不是白盒分析,里面过程都是黑箱。所以咯,到了大三大四中级经济学的时候,就有人给你们上课,说我们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问题是可以打开黑盒变白盒的,我们委托代理问题就是这样的;有人说行为经济学可以变黑盒为白盒。这些都基于一个理解: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科学,所以行为经济学演化出数理方法、试验方法、神经经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等。实际上我认为不单单是决策学,经济学还研究“组织”,这是布坎南较为欣赏杨小凯的原因,把一个组织演化过程用分工的角度描绘出来,布坎南就是这样看待经济学的。


当然咯,现在不混到professor谁有心情做这个“演化经济学”,还想不想拿tenure了?靠演化经济学拿到tenure的,大约杨小凯算是一个吧,如果当年不是签证限制,杨小凯留在NYU教书,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限制他的肯那个不仅仅是“坐牢”,很可能是“签证”。说一个故事,杨老师博士论文遭到普林斯顿大学一致批评,认为不能给予毕业。你们都知道,他的导师是两个格罗斯曼和迪克西特。当时六十而耳顺的邹至庄老爷爷为了让两边都耳顺一些,愿意担任他的博士论文导师,重新开题做一个他在中国就已经做好的中级微观经济学课题的进化版,进化成博士水平即可。邹老师劝他等做了老师以后才研究“演化”的经济学。但是杨小凯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看看系里有哪个老师让他过,果真就说服老师们同意通过这篇论文,导师格罗斯曼在杨小凯逝世后还发了一封邮件给全部人说:这家伙最后一刻还在战斗。今天我们在看到这种战斗力都不会在中国的北美留学生的身上,反而是印度学生逐个敲门找老师要RA和TA。你以为我要表扬杨小凯老师的坚韧不拔?你错了,这说明这种思想的原创性。


第五,用政治立场评价,这牵扯到林毅夫,例如Orz辉。例如其实两个人根本就是两种人,甚至在学术风格上也是,林毅夫要讲究经世致用,论文要有政策意义,而不是纯理论,虽然他强调自己属于“新结构经济学”。杨小凯是真正思想上有创见的理论经济学家。我先声明,这个回答里面我没有先具体提出政治立场,例如后发劣势后发优势,还是左派右派。我的处理是一笔带过,读者自己评判。


第六,杨小凯对于经济周期波动和增长都归因于最初的分工和内生网络机制,现在给你们上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要分成几个topics:增长理论一个,讲OLG,索罗增长,内生增长;周期理论一个,讲RBC和DSGE;宏观政策一个,讲Fiscal和Monetary;搜索模型一个,讲Labour和Monetary的搜索;Asset Pricing一个,讲Recursive Utility。前两个基础的topics杨小凯都是用内生的分工和网络效用这一种framework描绘出来的。我们现在network经济学是假定一个外生的network。


第七,还有人跟我谈论国际贸易上恢复到“绝对优势”多么多么有害的。其实基于比较优势,也就是资源禀赋的模型早就被抛弃了,你们是真没学过H-O模型和列昂惕夫之谜?没学过瞎说什么?主流的新贸易理论就是研究分工的,包括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这些模型研究分工就是基于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主流框架,基本上是外生的。看看约翰威廉姆斯(他也是杨小凯在普林斯顿的老师)的世界经济和开放经济这本教科书很难吗?内生的分工-网络经济-国际贸易出现是杨小凯提出的。不然人家随便让一个人组织会议?现在魏尚进老师推崇的新新贸易理论,也就是异质企业理论是杨老师去世前一两年才发展出来的。


好吧,或许是我才疏学浅,你们问问慧航学长、陈茁学长还是谁,看看有没有模型描述或者研究这类行为、问题的。我认为:将消费和生产行为合并描述;将经济学理解成一门组织科学而不单单是决策科学;将分工引进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网络效应、国际贸易和演化经济结合研究;将增长机制和经济波动机制合在一起研究。这些放在现在都是有意义的经济学思想,不用说当年。至于方法论,没有拘泥于超边际分析的陈军昌博士得到黄有光老师的赏识资助,基于超边际来批评杨小凯,这就是浅见。


现在多少学生经济直觉基本没有,全盘接受,就学会批评一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或者马列经济学就当作是有经济直觉了。要不一上来就是理工科背景上高级模型,例如外生给定网络的去研究微观产业或者资产定价模型。这些人在说自己牛不牛的时候,就只好说我有几篇top了。


我再次说明:杨小凯的贡献基于原创性的经济学思想“消费者-生产者”,分工和超边际分析是“发展前人”的,发展出了“网络经济学”等等成果。你们的理解就是“超边际分析”“分工”,那肯定不能得奖,要的也是给布坎南再来一个,没有原创性,是不满足诺奖的基本条件的,所以郎咸平引用爆表这个奖也没他份。现在在世的最接近的就是“石寿永”老师,二代货币搜寻模型的奠基者。

===============================分割线1=================================



谢谢大家赞扬和支持,我想大概是黄继新先生点了一个赞,引来好多人关注。
但是恳请大家阅读之前务必注意几点:

1.“第一人”的结论基于布坎南对他2002,2003年两次诺贝尔奖的提名(注意连续两次,慧航学长说每年约十个华人经济学家被提名,那是二十一世纪2005年以后的事情,就算每年有十个,连续两年的概率也小得多),还有布坎南对他的评价:“杨小凯做的研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以及“他做的工作优于克鲁格曼等人”。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啦,不值一争。你可以不同意的,因为诺奖每年提名那么多,谁知道杨小凯是谁,况且提名又不是获奖,只要是个诺奖得主,都有资格提名(且让我黑一把CSC)。你换一个评判标准,我说郎咸平是发表质量最好,引用最高的华人经济学家,基本没错。从这个层次讲,郎咸平也是“第一人”;同理,如果按照ideas repec数据库结果排名,邹恒甫无疑排第一,他自己就是自称“第一人”的。但其实阅读内容会发现,钱颖一老师,田国强老师,白聚山老师,魏尚进老师学问都比邹老师做得好。邹老师只是善于灌水而已。所以不同评判标准就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舞台就有不同的冠军。

慧航

学长另一个问题曾经回答过:杨小凯水平很牛但是没人follow,他这个答案也是基于他原来的观点。各位如果有评判标准和我不一样的地方,不妨给

慧航

学长点个赞。


我的观点不仅仅基于发表量和引用量。我完全同意

慧航

学长所说,杨小凯即使在上升期,也是引用不高,发表也有限的学者。不用比林毅夫和其他人,就算比较他的搭档黄有光老师,杨小凯老师的发表和引用都远远不如。但是量化对他没有太大意义,这是一个开天辟地创造新领域的人,而且学术生涯长度、认可度和学术环境都很糟糕,遭到歧视也在所难免。我也完全同意慧航学长“诺奖不是看你蹲没蹲过监狱”的说法。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经常点赞慧航学长,不存在什么争个你死我活(说的好像我能赢似的........)因为我是个旅游管理转经济的学生,看到教科书不明白也会经常看看慧航学长的专栏,常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过我自己本次坚定支持:他的创新足够获得诺奖。

2.所以我这里做的是主观评价。科比在荣誉和生涯长度都要大于麦迪,大于艾弗森,但认为艾佛森不逊色于科比,麦迪不逊色于科比的大有人在。加内特荣誉也不比邓肯,但是没人反对加内特能力和天赋和邓肯不相上下。我在这里就当一回麦迪球迷,当一回加内特球迷,为少数派说一句话罢。

3. 我们要考虑时代背景,今天下午有些同学回答林毅夫水平比他高的,例如

Orz辉

为什么要删掉答案呢。持这种观点没什么问题啊。林毅夫在前沿主流工作比杨小凯多十几年,现在比他高难道不正常么。杨小凯的年代,高级经济学大约等于今天中级的水平,所以你看到他的教科书也是中级水平。


==============================分隔线2 ==================================

原来答案:


结论:毫无疑问是中国迄今为止在主流经济学里面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也是曾经最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有两大标准:其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是看他发表的文章水平;其二,观察他的学术研究原创性的贡献。

关于标准一:这里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数据库,就是大名鼎鼎的邹恒甫老师介绍过的ideas repec。上面每个月会对世界上所有经济学家和院校进行排名,算是比较全的基础数据库。我们看看杨小凯老师的ideas 主页:

ideas.repec.org/e/pya13

1、先看杨老师发表文章的数量。

(1)从1988年普林斯顿毕业做完耶鲁的博士后,一直到2004年去世,16年左右的学术生涯,一共39篇正式的文章。也就是一年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约为2.5篇。这在生物学界或许不算高产,但是在经济金融界,尤其当年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年2.5篇SSCI绝对是高产了,也就北美一流大学的教书匠可以媲美,放去次一档的大不列颠,可是要把绝大部分G5以外的professor虐的不能自理,即便是G5,也不敢小觑。这就是为什么莫纳什大学给予小凯老师首席教授的职位。全盛时期的莫纳什大学可是在世界排名top 40的高校( ⊙ o ⊙ )啊!这一数字还不连小凯老师22篇working paper和他出版的教科书。也就是说,小凯老师每年至少写4篇文章(将其中2.5篇拿去发表)以及一章章教科书。

(2)当然了,杨老师在中国经济学家同仁中并不算积极灌水的典型。当前最活跃的几个经济学家,一是邹恒甫,二是魏尚进这类做宏观和国际经济的。邹老师月月把ideas 的排名晒出来,标榜自己是中国经济学的top man。其实仔细一看,邹老师还真没在top 5上发过文章,最屌的是一篇JME,准top5吧。(我记得考研的时候曾经看过邹老师发的一篇文章,天哪,邹老师灌水已经丧心病狂地灌到我们这种档次的学校来╮(╯_╰)╭)当然啦,邹老师对于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做出很了不起的贡献,也把Annal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整成了SSCI,只是他做学问,虽是勤能补拙,但真的到不了顶级。(这是天赋所限,其实吧大部分人都是天赋所限,有谁能像萨缪尔森那样天赋异禀?)相较之下,貌似林毅夫老师CCER的杂志还没运作成SSCI吧。

  • 第一个结论是,小凯老师相对高产,但是不算最积极灌水的一批经济学家。

2、第二部分谈谈发表质量。

(1)一般谈论文质量,首要就是谈杂志档次。外国人对于中国小屁孩申请博士时候,北美一流大学基本不看你的中文文章,而是英文文章。而当你博士毕业以后,北美一流大学的同仁对于经济学基本就只看top 5 (AER,QJE,JPE,Econometrica,RES)和某些专业领域杂志(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等)的文章,金融学也只看top 4(JF,JFE,RFS,JQFA)。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还专门在商学领域对最顶级杂志发表量进行学校排位。可见杂志档次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Note:这里补充贴一个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做的排名:

The UTD Top 100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Rankings™

商学院各门学科应有尽有,不含经济学但包括金融学。只有商学院没有经济系O(∩_∩)O哈!,伦敦政经什么的就别来凑热闹了。

(2)现在我们统计一下杨老师发的Top 5杂志数量:

例一:美国经济协会的AER: 1992(2)1993(1)(经提议,有一篇为五月会议论文)

例二:芝加哥的JPE: 1991(1)

例三:top 5 以下还有些不错的杂志

  • 比较经济学杂志:1990 (1)1995(1)1996 (1)
  • 发展经济学杂志:1990 (1)
  •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5(1)2000(1)2004(2)(PS:顺便,一个离开美国主流学术圈在澳大利亚混的华人能发JPE和AER,真是牛的不行啊!)

例四:国内经常听的杂志杨老师也曾发表过:

  • 邹恒甫老师主办的Annu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0(2)
  • China Economic Review:1990 (1)1992(1)1993(1)2000 (1)2001 (1)(PS:我怎么记得这本杂志总部貌似在伦敦/(ㄒoㄒ)/~~)

其他杂志一般也就发一两篇,这里暂且不表。

(3)你可能会问,一篇Top 5 是什么影响力?总的来说,21世纪以前,大陆的高校根本就很少提及SSCI和SCI,更别说某一领域的 top 5 杂志了,更何况是九十年代,郎咸平,陈志武都是2000年左右发的top 5。我们选21世纪以后的例子作对比:

  • 其一,21世纪头一个十年,复旦(又是复旦,复旦抢头条真是不遗余力!)放走了发了一篇AER的博士宋铮,把他放去了芝加哥的布斯商学院。说明能发Top 5 的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开始时是个宝贝,如果你不好好珍惜,人家就会挖去。你不稀罕,人家经济学大本营芝加哥可是很稀罕的。现在大家接受教训了,清华上财厦门什么的,发一个top 5 基本考虑给你评评副教授,还给加工资,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指日可待。顺便,宋老师现在是副教授了。如果我没记错,除了哈佛耶鲁正教授是终身制以外,其他学校的副教授就是终身轨了。以下是宋老师芝加哥主页:Zheng Michael Song 两篇top 5。
  • 其二,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白重恩。白老师是数学和经济学双博士,07年诺奖得主Eric Maskin 手把手叫出来的弟子,从1997年开始,学术生涯也快二十年了,一共28篇文章和27篇working paper,也只发了两篇AER作为top 5。白老师和杨老师都是喜欢发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评论的学者,二人研究领域相近,师出名门,而且学术生涯时间相近(16年-18年左右),作为比较对象较有说服力。白老师当年可是在波士顿学院和香港大学任教的,杨老师的论文质量还在他之上,因而确实可以到北美第一档次的高校任教(当年毕业的时候杨老师是被推荐到纽约大学,但因签证问题没法留在美国,纽大算是经济学前top 10的高校,说一流应该没反对的吧)。
  • 其三,我们看看小凯老师学术上的对手林毅夫。林老师也是在离开北美学术圈外发了四篇top 5,跟小凯一样。说二人旗鼓相当应当是合理的。林老师跟小凯老师差不多时间毕业,现在也发了近60篇文章了。但是已经很少见到top 5了。以林老师的水平这十年里整一两篇top 5 其实是可以的吧,可见坊间对于林老师当政客的留言,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 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一篇top 5对于大陆学者而言仍旧非常稀罕,那九十年代初就各种top 5,其后一流杂志也不少发的杨小凯是什么影响力就无需赘言了吧!!所以,第二个结论是,杨老师论文在同样专长的学者里头,也达到了一流境界(经济学隔一个分支就是一座大山)。

PS:当然,以中国人的天赋,要发表Top 5 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学计量:比小凯老师晚几年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白聚山老师,二十五年北美主流学术圈的打拼,就曾经发过6篇Econometrica 和一篇RES。(但是,除了南开和清华的同学们,你们有几人知道白聚山这个名字?)大家一定认为知名经济学家就应该像吴敬琏,陈志武,郎咸平那样,没事吹吹牛逼,打打嘴炮,摆出一副经世济民的样子。像计量那样的学问,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低调的性格,谁会去老老实实学?同样的,学金融的人都知道法玛,而看过网易公开课的人也熟悉罗伯特席勒。那请问,如果拉斯汉森没有跟他们一齐得诺奖,不学计量的孩子,你们会知道拉斯汉森是谁么?哪怕是学过计量的孩子,记住各种test已实属不易,还要记得恩格尔三世,格兰杰什么的,谁在乎拉斯汉森是谁。

3、那么,既然杨老师的top 5并不是最多的,为何我要说他是第一人呢?因为有些东西根本不能量化比较,尤其是涉及价值判断的时候更是如此。世界上每种事物的定义和看法,因人而异。但是如果一个人能提出革命性的变革,那么即使是发表量很少,也是有突出贡献的。这一点,赵山老师说得好:有的人10篇JF在耶鲁还评不上终身规。但是在质量更好难度更大的芝加哥,有的人4篇就能评上终身规了。因此即便是顶级杂志,也得看质量而不是数量。

和一些混在北美主流学术圈的华人,例如王江,黄明,熊伟,田国强老师这几位大牛相比,杨老师的论文成绩或许不占优(PS:后生一辈里清华出身的何治国老师天赋真是高!)。但是影响力非常大,于是触发我们的思考:或许顶级杂志数目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小凯老师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呢?

(1)杨老师最为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及超边际分析。前一个词是台湾翻译,但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 New Classical ,如果Neoclassical 叫做新古典。New Classical叫新兴古典。维基百科把杨老师归入理性预期学派,大家就可以理解这词语的意思。所谓超边际分析,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理性人决策的时候先考虑规模问题,再考虑在既定分工水平下的边际决策。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一般考虑的就是既定分工下的决策。

  • 杨老师重新恢复了亚当斯密和阿伦杨格的视角研究经济学,并试图把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里面关于分工的内容数理化,也就是数学视角的分工。一般人都沿用罗宾斯的经济学定义:认为这是一门在稀缺资源和理性行为假设下人们决策以至于得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学科。也就是一门透过决策配置资源的学科。对于主流的批判,现在流行的一种是行为经济学。也就是将经济学视作决策科学,对其理性假设进行批判。
  • 但是杨老师的观点认为,这是一门组织演进的科学,因为“看不见的手”不是透过人的决策是否全理性或者资源配置来解释的,而是透过内在运作机制去解释。因此小凯老师试图将一个黑匣子分析变成白盒分析,研究其过程而不是批判其前提假设。其成名作就是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去解释经济增长:通过分工形成一片复杂的人与人的网络和成熟的制度,去提升专业化水平,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其形成产业链条,去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一加一大于二)和经济增长(其实小凯老师持的是厂商规模无关论,本人为了经济学子们能看懂,就在规模报酬递增上加双引号)。也就是说,杨老师将分工形成的网络效应和制度演进,视作看不见的手。而之前,人们都是用外生技术进步来说明经济增长的,因此也可以说小凯老师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支持者。分工这一点灵感得益于小凯老师文革坐牢的时候反复熟读马克思主义文章和古典经济学。马克思强调分工的异化和弊端,而小凯老师强调分工这一机制可以解释看不见的手,这一点被主流学界所忽略。当然小凯老师认为专业化程度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一个适可而止的水准。
  • 在这样的基础上,小凯老师引入了奥地利经济学的“迂回分工”概念。举个例子,一个人想要锄禾,就得先发明工具——锄头。有了锄头就得有生产锄头的专业工匠,工匠就得招人打铁或自己干,或者去铁匠铺买一块铁。后来大家发现锄头效率太低,就会发明机器。因此,一个人要达到目的,不是直奔结果而去,而是先生产中间品和工具,工具的各个零件和步骤又进一步进行分工,一旦发现工具不好又得生产新工具或者维护旧工具。这就无形中创造了许多就业和交换的机会。例如锄头的铁要不要自己打,还是请人打,还是直接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选择,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变得多元化的!
  • 在经济学本质这一点上,86年诺奖得主布坎南是跟小凯老师持一个观点。布坎南也认为经济学不是决策科学,而是组织协调的科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布坎南两次提名小凯老师作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坊间传闻:蒋硕杰,张五常,林毅夫,杨小凯是四位被提名的国人,蒋硕杰是拉斯汉森的岳父。当然,这些需要百年以后才能揭晓,唯一亲口证实的是小凯老师两次被提名都是布坎南干的)。
  • 杨老师另一个推荐人,大名鼎鼎的肯尼斯阿罗,也深谙迂回之道。状态偏好理论就是最好证明:人们一般只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证券。但是状态偏好理论将单个证券细分为纯证券——在一种可能性下收益为一个单位,而其他情况下收益为零的证券。纯证券组合成证券,证券构成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以及其他合约构成公司,公司构成市场。先要描述市场万千,就得先细分纯证券。不是直接描述,而是以退为进,迂回描述。
  • 关于对于分工的忽略,82年诺奖得主斯蒂格勒早在64年就发表了“经济学奴吁天录”:妈的马歇尔那么长的描述分工的章节到了你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就只好剩下几页纸了,本尊不能接受!!!
  • 接上:于是到了八十年代末天才如萨缪尔森也得重新把阿伦杨格的文章拿出来读,郑重宣布:朕认为众爱卿确实忽略分工了。小凯老师得益于当时正好再念博士,他的贡献当然是运用新技术(非线性规划和超边际分析)解决了老问题(分工)。
  •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说,小凯老师是披着数学外皮的奥地利经济学家。这跟布坎南是类似的。奥派的粉丝不要告诉我奥派讨厌数学哈,哈耶克给郎咸平的回信里可是鼓励郎咸平好好念数学的。自己去翻翻布坎南公共选择的著作,我觉得,没有本科专业训练水平的外行是看不懂的。

PS:张五常跟小凯老师的分歧,很大一部分就是,张五常也不待见数学方法。芝加哥的哈利约翰逊当年看出张五常天赋异禀,想给人家特训成萨缪尔森,结果张五常一看,还是算了。真是神走过的路,我等凡人就不要走了。因此有的人用两人数学方法分歧来批评杨小凯,这不科学啊,你为何不把主流的家伙也统统抡一遍,偏要来打扰小凯在天之灵呢!!!

(2)重新梳理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增长理论。

  • 小凯老师的框架,直接影响的是微观经济学。因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微观经济学里给定的分工,一定有人有需求,有人会供给,这叫“二分法”。(萨缪尔森讲过一个笑话:你只要交一只鹦鹉供给和需求,那它就会经济学了。可见二分法深入人心。)而小凯老师认为,原始社会没有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只有交换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时候,交换才会出现,这就是一种新的分工水平。一旦交换出现,当交易费用大于组织成本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企业,反之则在市场上交易。也就是说市场和企业是迂回分工的演进过程的产物,这就是把斯密和科斯的观点融合在一起,top 5 杂志的匿名审稿人用“浑然天成”来形容,真是极高的评价。
  • 然而科斯并没讲清楚企业和市场的本质是不是一致的,尽管他解释了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的比较造成企业边界的存在和规模。张五常和杨小凯认为,企业的本质和市场是一样的。他们从合约理论的角度出发。从企业家的角度将企业简单定义为劳动合约的集合,而市场则是产品合约的集合。企业家要么从市场上买产品加工,要么聘请劳动者加工产品,取决于这两种合约的成本以及受益。选择前者就是市场,选择后者就是企业。因此市场和企业不过是表面不一致,但其内在机制都是合约理论可以解释的,没什么不同。
  • 小凯老师直接用自己的框架解释宏观增长依赖于分工演进过程出现的网络效应:例如专业化程度,产品种类和产业链条去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就是合理的解释了集约型经济,而不是经常被大家提及的投入产出比,这种明显就是把过程当黑匣子关起来了嘛。于是宏观的增长部分(长期理论)也得到了与众不同的解释。
  • 总结:这种宏观论调常见于80-90年代,因为萨缪尔森教科书将经济学分为宏微观,二者相对独立,互为前提(宏观研究资源配置最优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微观研究充分就业下的资源最优配置),传统也就延续下来了。但是卢卡斯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和曼昆等新凯恩斯经济学家就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那个年代就流行这些,这也是维基百科将杨小凯划分到理性预期派别的理由。

(3)国际贸易分支影响。

  • 这是小凯老师研究的一个分支。由于他重视斯密的观点,因而就没有沿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方向研究下去,而是研究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研究起来到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时候,终究还是经不起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因此,新一代贸易理论都在试图研究规模报酬递增之谜(制成品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恰好杨老师是研究“规模报酬递增”的(他持反对态度),因而也就能影响国际贸易的研究。
  • 主流的新贸易理论,由约翰威廉森(华盛顿共识发起者)总结在他知名教科书《开放经济和世界经济》里头,主流观点和小凯老师观点差别不大,但是模型都是外生的,倾向于用一组互补又存在递进关系的模型解释不同条件下的情况而不是一个模型解决全部问题(曼昆语)。小凯老师的模型则更具统一度和内生化。布坎南的评价是:优于罗默,卢卡斯和克鲁格曼(后两位都是诺奖得主,前一位也接近了)。

(4)小凯老师的框架有如下缺陷:

  • 一是这套理论太少涉及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部分。小凯老师曾经认为,通货膨胀是幻象,一般均衡模型做出来没有通胀的存在。他的一个好友,密歇根的经济学博士曾经指出,只要把货币当成一种商品代入小凯的一般均衡模型,那么就会出现通胀。小凯老师默认这个事实。同时,由于拒绝随机过程现象,杨老师的矿建迄今没被引用到金融经济学和资产定价里面。

PS:这一方向也是我要努力学习研究的方向,将内生的理论导入金融经济学里,做资产定价理论。也就是说,金融经济学领域是小凯老师未曾涉猎的。

  • 二是这套理论没有涉及政府的部分。这一缺口现在被小凯老师的追随者陈军昌博士率先填补了。内生政务化的研究有初步的突破。但很可惜,据说陈博士最后没有在学术上继续下去。不过陈博士能在一所一般知名的大学(江西财大)花费七年读了博士,为的是做他喜欢的学问,哪怕这学问不是主流的,这样的勇气就足够令人敬佩了!
  • 三是这套理论缺乏配套的empirical证据去支撑。小凯老师的接班人和合作者里面没人做empirical的研究。本来这个理论就是经过艰辛的奋斗才赢得主流的认可,偏偏又缺乏计量方法去佐证,个人认为这是这个理论难以立足主流的最大原因之一。(另一个是杨小凯英年早逝)

4、政治观点。

(1)多数人最熟悉的是小凯老师偏右派的政见以及他和林老师关于“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的辩论读者自行评判,我认为这不影响二位的学术水平,但我是赞同杨老师的立场。这个争论太著名了,这里不表。

(2)答主在此要提一提的是小凯老师对于人大制度的改革建议。我们的人大代表是兼职的,而不是专职的。那么这就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去激励人大代表一心一意为人民工作。根据分工专业化的理论,小凯老师认为,应当将人大代表专职化,提高人大代表工资,高薪养廉,让他们一心一意为民服务,汪涵哥哥就别凑热闹了,好好在芒果台主持天天向上!!这种观点在发达国家常见。例如高薪养廉的新加坡就是这样对公务员的,美国的助理教授签约时也注明了除开教学活动,兼职(捞外快)不能过多过长。汕头大学似乎也是这样干的。

5、国际认可度。

(1)其是小凯老师做的方向基本上没人做,华人热衷于宏观,计量,金融,可以理解,好找工作嘛!在这种微观领域有如此成就的华人确实不多见。

(2)对小凯老师评价极高的包括阿罗,布坎南,舍温罗森(又一个英年早逝的主),杰弗里萨克斯(邹恒甫老师的大导)。当然很多人觉得可能是外国人的一些敷衍,这里补充说一个事实:

(3)80-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会组织的四次国际贸易讨论会,组织者分别是卢卡斯,克鲁格曼,格罗斯曼和杨小凯,格罗斯曼和克鲁格曼还是杨小凯的老师,卢卡斯和克鲁格曼也是诺奖得主。小凯老师青出于蓝,其地位如何,一目了然!

PS:郎咸平老师和魏尚进老师也有很高的认可度。郎老师发过九篇JFE和无数JF,在公司金融这种软科学靠逻辑的学科里头为华人赢得荣誉(一般人认为,华人金融学家就应该去研究资产定价和计量金融这类数学模型),并在沃顿,布斯,斯特恩三所北美top 3的商学院教过书,更是一封推荐信就险些把一个博士毕业于世界500名以后大学的女孩子赢得哈佛的教职。可惜的是尔等竟然去听郎老师分析宏观经济,这不是作大死么!!

6、结论:数学系的人告诉我,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大致是这样衡量的:一流学者挖坑,二流学者填坑,三流学者灌水。反正经济学学术的规范语言也是数学嘛,暂且借用一下这说法。这样看,邹恒甫老师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经常自嘲自己就是三流五流。小凯老师的水准介于一流和二流之间,可以说是准一流,是有资格得奖的。

举例如下:

  • 新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坑,小凯试图用消费者-生产者统一体的假设和分工理论去弥补;
  • “规模报酬递增”的坑,小凯试图用分工网络去弥补;
  • “马歇尔分工无法数理化”的坑,小凯老师用非线性规划和超边际分析去补;
  • 小凯发展了科斯和张五常的合约理论观点并将之数理化,补了科斯观点上的坑和张五常数学上的坑。
  • 更重要的是,这些坑都可以用他自己提出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的框架的解决,有创见,这就是从二流迈向一流的部分。他自己也挖了不少坑,但是可能主流对他的坑不太感兴趣,引用较少。故暂且列为准一流。

PS:我们知道,罗伯特席勒不过是行为金融学里跟法玛叫板的最积极的一个,就得了诺奖,其实也只是个填坑者,而不是开创者。行为金融学本身鼻祖应当是理查德塞勒等人(此人是舍温罗森的学生)。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大家似乎觉得EMH经过金融危机已经破产了,就别给法玛颁奖了。其实从学术的角度说,正是法玛开创性提出这一个理念,挖了一个大坑,给席勒,给他自己的女婿去填坑,给大伙创造就业。所以法玛是一流无误,席勒只是介于一二流之间(虽然我很爱席勒的公开课,也赞同行为金融,但不得不这么说)。而拉斯汉森,毫无疑问是一流,因为只有GMM这一块里头,计量经济学才会领先与统计学。其余领域,统计学几乎领先计量十年左右。

由此推导,介于一二流水准的杨小凯理论上值得获奖。虽然这已成为永远的不可能!!!

除去萨缪尔森,小凯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两人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伟大。他们促使我这样一个旅游管理的小屁孩走上了经济学的路子!!!

===========================分隔线 3====================================

补充如下:有@匿名用户 自己本身无法对小凯老师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现在来反驳我文章中的逻辑。我逐条回复:

1、我很感谢他指出有两篇AER属于五月刊的会议论文,不属于正式发表。我自己点进去看过,确实是没有abstract的论文。特此更正。

2、该用户说我转换标准,不错。我的论证逻辑是这样的:基础的情况下先看看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期刊。是否滥竽充数,像邹老师那样天天灌水在自己的Annu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上面的话,期发表质量和水平就令人堪忧了。这是客观标准。然而,学术评判还有主观评价,学术声誉评价。我文中很明显指出,有的人10篇Journal of Fiance在耶鲁都混不到终身职,有的人四篇就可以在更难得Chicago做到了,甚至宋老师两篇顶级的top 5就能在芝加哥做到副教授。因此学术评价到了高处,始终还是主观评价,尤其是,能不能得到顶级经济学家的认可,一旦认可,进入这个圈子里,那么论文多少,什么期刊也就无所谓了。科斯70-80多年的学术生涯里,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这种B级二流杂志发的最多,总共也只有四十一篇文章,然而丝毫不影响其诺奖的含金量。很多老师,例如田国强老师,发的杂志档次和数量比科斯要好多了,为啥不是他得诺贝尔奖?这也正好解释这位匿名用户的观点:他说很多人发了几十篇顶级杂志,但是离诺奖远着呢(但是漏了后半句:有些人明明顶尖杂志不超过十篇,就拿了诺奖,因此这不是必要条件)。确实,要混教职,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发表顶级杂志的,这是必要条件。但是一旦达到终身教职水准以后,如何才知道他能不能得诺奖,这时候顶级文章就没那么多说服力了。也就是,低级别的时候拼定量标准,往上走就得靠价值判断了,这些价值判断本来就是主观的。再举个栗子:伯南克身为美联储主席和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系主任,发的文章水准远在席勒之上,为美国经济在后危机时期的复苏做出卓越的贡献,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天才,但是为啥13年诺奖给的是席勒?因为席勒行为金融的观点足够有价值得奖!!席勒具备跟法玛叫板的勇气和本钱!!!我表示当年写论文的时候席勒法玛关于EMH的撕逼大战一场都没错过。文献都还在呢!!

3、这里答主只是想说,定量的客观的标准只适合初级阶段评价,评判这个人能否当得起终身教授,然而高手一般都不看,甚至这些客观标准在一流大学里头都说不上是申请终身教职的唯一标准。我从未否定客观的学术发表和引用评价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像这位匿名用户这样否定学术上的主观评价的作用,确实是走错了方向。

4、杨老师的理论,由于是新领域,非主流非应用领域,因而引用量少,而且如果不是拉上任职于墨尔本大学的Jeff Borland (Yale PhD),自费让人家修改论文,说不定JPE和AER都不能发表。创业初期的筚路蓝缕以及巅峰时区的中道崩殂,两样坏事都给遇上了,也就造成了新兴古典的瓶颈。我自己的观点是,把经济学视作一门运用组织协调解决两难冲突的科学,解释力远远胜于经典教科书里的将其视作一门决策科学。这就是布坎南非常欣赏杨老师的地方,也是我非常敬佩他的地方,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也不会赞同我说的其他东西。有时候给隔壁班孩子们辅导金融学原理,初级和中级宏观,发现杨老师的框架确实比教科书好用多了。

5、我这里说的是杨老师最接近诺奖的华人,而且有这种水准,但是没说他就一定能得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有钱能买得起可乐,但是你不一定会买,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有可能你现在深处热带雨林,没有可乐这东西可卖。

  • 很多人都因为机缘巧合错过了诺奖,例如布莱克-斯科尔斯-莫顿模型,三个人提出的就给了两个人,因为有一位老兄跟杨老师那样去见了上帝。

  • 即使活着的经济学家中,有好多人,像罗默,奥利弗哈特之类的一流学者,也未必能获奖。但是我们认为,他们的水平并不比一些获奖的人差到哪里去。
  • 杨老师带病工作尚且成绩显著,和那些每天谈笑风生的人相比,这才是学者。

5、本人没有捧杀杨老师的意思,答主本科旅游管理,但是接受的辩论队训练却是以经济学逻辑问基础和背景的。读研的时候也考虑过旅游管理,家人希望读金融,但是中途被小凯老师的学术和坎坷经历所震撼,拒掉了世界top30 的金融管理,跑去200名以后的学校念金融经济学。舆论上要“杀”杨老师的人多的去了,他自己的老乡好友邹恒甫就是一个,我要是不看学术贡献,按照所谓“客观标准”来衡量还真以为邹老师有通天本领(邹公自己吹牛就一塌糊涂,然并卵,微博上面对刁钻的问题一问三不答,自己给出的客观标准又跟自己的结论自相矛盾)。

6、至于说什么年轻或者跨领域无法评价的。答主认为评价是一种权利,不是一种资格,知乎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平台,不是一个同行评审的杂志或者什么的。如果你自认为无法评价,那请聆听,你可以批驳我,但是如果答案的大部分都在批驳别人逻辑,或者认为别人没有能力给出有价值的评价,(你看,有没有价值本身就是主观的评价,这位匿名用户您要求本人对别人给出客观评价,质疑主观评价,然而自己却给别人主观的价值评价,岂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自己又不肯正面回答问题,给出贡献,实在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