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来历是什么?

跟迷信有关还是神话有关?蛇在十二生肖里面有哪些独一无二的特点?
关注者
92
被浏览
271,351

53 个回答

{字匿信史——生肖来历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有点众说纷纭,各家说法都不曾有足够的证据。笔者最近在研究解析天干地支的古文,无意中发现一个最可能接近十二生肖来历真相的秘密:生肖确实来源于地支,但却不是地支出现时生肖同时出现,而是在地支用于表示每天的十二时辰后附会产生。由于当时地支最初的构形本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在地支表示十二时辰后,人们为了记忆或解析天干,根据动物每天的相对活跃时间以及地支最初的字体构形,两者相互附会而产生的十二生肖。

其秘密隐藏在地支的古文构形变化中,其中最明显的是地支“亥”。我们来看看“亥”字古文: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以甲骨文篆刻不易来看,显然曲笔最少的甲骨文为最早期遗存。上图显示,至西周以前,“亥”字的构形就开始异变,至于到西周晚期,金文“亥”几乎接近金文“豕”的构形,明显的差别或许只在尾巴上,参看下图: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虽然字形变易明显,然而参考古文用例,先秦的“亥”字,除了用作人名,剩下的就是用作地支“亥”(参看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资料库)。这种情况的出现,估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最晚在西周以前,人们对地支的理解就发生了异变。从“亥”字向“豕”字靠拢看,这种异变就是以十二生肖解十二地支。而异变的产生估计源于历法的变化。

最早的历法极可能是纯阳(十日)历,或曰天干历(最早五行概念甚至源于天干,亦即太阳运行)。这种历法源于对太阳的观察,将一个太阳运行周期(一年)分十份。由于需要观测设施,还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所以此种历法应该只掌握在巫师之类的少数人手中。此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生存问题。对应的历史年代大概起源于黄帝。黄帝的“黄”在造字最初并不表示黄色,而应该是成人身穿护具(参看拙作《黄帝真的存在吗》)。结合黄帝族号称有熊氏,我们可以想象黄帝时代是古人从山林走向平原,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的最初时代,不再是依靠火来驱赶野兽的新时代。 关于十日历,《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大约到了帝尧时代,已经完全适应平原农业生活的人们开始注重种族繁衍,尧帝发明最初的阴阳历(节气不完善,估计只有四节气)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其以十二地支分四时(帝尧时代后羿射日的传说,大概就是阴阳历替代十天干的纯阳历这一历法改换事件的神话),并在四方设置官员,敬授民时。这一行为其实是中央集权的开始,《史记》记载,此后四岳多次与尧帝意见相左,这代表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弹。 有读者或许会疑惑为何分四时就是十二地支,因为《尧典》有中春、中夏、中秋、中冬之词。这四词一方面代表节气,一方面也暗示一季有三个月。另外,阴历就是以月亮的塑望周期为单位划分时间,一般的平年,就是十二个月。所以初始的地支是用于记月是很自然的事。

大约到了商代中后期,人们开始大规模的集中定居,由于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需要确定每天中某个特定的时间,于是十二地支开始用于指代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用基于人类繁衍的地支来记录时辰实在是容易搞混,所以他们用每日里每个时辰相对活跃的动物来指代十二个时辰(或者干脆就是附会的)。于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就在人们长期用于记录时辰后结合在一起。再后来,人们习惯了地支记录时辰,十二生肖转而用于记录年份,对应干支纪年中的地支。

由于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曾经混合使用,所以地支中有些字的金文象“亥”字一样朝着十二生肖对应的动物靠拢: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上图反过来可以证明,地支在最初并不表示生肖。而且篆书的十二地支很明显的大体恢复了甲骨文的构形,也就是去生肖化: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上图表明,地支代表十二生肖的思想已经被商代官方认可。这表明同一个朝代关于地支有两套不同的思想。这大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甲骨文并非殷人原创,这很可能是文字演变中隐藏的另一个秘密。至于说商人的后代推翻祖宗创造的思想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传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古代。

而西周早期,则是两种地支思想并存,体现在文字上则是两种字形的地支并存,这说明汉字原创者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暗示着殷人是外来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十二生肖具体如何附会地支:

按现代生肖次序,首先是子鼠。按一般的说法,子时老鼠最活跃,此种说法似乎没太多根据。笔者倾向于认为古人希冀子息繁衍如老鼠般繁盛。

其次丑牛,按一般说法,是牛在丑时进行反刍(甚至有说丑时喂牛,类比马的夜草)。笔者认为“丑”字在商代构形类似一只有力的手臂,以此附会牛力气大: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其三为寅虎。笔者认为,金文“寅”构形为双手扶着男性象征,意为壮阳,以附会虎类中药的壮阳神效: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其四为卯兔。上面已经有图片提到,具体来说,卯的金文构形象兔子的红眼睛与三瓣唇。

其五为辰龙。上面图片也有提到,具体是将甲骨文的辰字,添笔改笔,使其有类似鳞状的躯体与爪,以附会龙的鳞虫属性。而为何以龙附会“辰”,大概因为辰时(早上7点到9点)的天空大多有云,而云从龙。至于为何云从龙,因为农业最需要的是风调雨顺。而下雨都会有云,同时下雨大都有雷声。还有就是龙的发音与雷声相同,极可能龙这种动物就是源于古人对雷声的想象。而龙的鳞虫形象,源于闪电的形状,因为闪电之后大都伴有雷声。许慎《说文》对龙的描述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其描述中,除了鳞虫之长与闪电不符,其他都能用以形容闪电。

其六为巳蛇。上面图片也有提到,具体是将原来大头婴儿状的甲骨文,变成类似蛇状的线状构形。巳时为早上9点到11点,一般的说法是蛇在这个时间段会晒一下太阳,这种说法倒是有点道理。

其七为午马。古文“午”为杵,而马奔跑的声音如同杵动之声。

其八为未羊。古文“未”构形为树木幼苗,而羊会吃大多数树的树叶,特别是嫩叶。

其九为申猴。上面图片有提到,有的金文“申”象一只猴子的简笔画。

其十位酉鸡。酉时为下午5点到7点。一般是黄昏入夜时分。而鸡是夜盲的,所以正常情况下,鸡会在天黑前回窝。这恐怕是生肖中最贴合时辰的,但是却不是活跃,而是回窝。

十一是戌狗。戌时为入夜后,人定前,这上半夜不少人还没开始睡觉,一般动静有点多,而狗对夜里的动静最敏感。戌为戌守,狗是看家动物,两者本身就贴合,时间上来说,狗又有点活跃(这种活跃其实和狗自身我无关)。所以以狗为戌时还是有点贴合的。

十二为亥猪。亥时又称人定,一般人正常情况下都是已经睡觉。而猪是睡的最多的。所以以猪为亥时也算贴切。

生肖的形成应该有一个演变定型的过程。毕竟,就算是惊天一斧劈开混沌的盘古也用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演化这个世界,总不可能有人站出来喊话: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从今年开始我们要使用一套崭新的纪年方式,请严格遵守我制定的规则,不然后果很严重呦。

这样很明显不太现实,但是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国家史籍资料浩如烟海,却没有哪一部史书明确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形成过程。

从现存的前人记述中来看,最早向生肖形成之谜发问的应当是宋代理学家朱熹。

他在《晦庵先生朱文公绫集》卷2《答蔡季通》这样写道:“十二相属起于何时?首见何书?”

“相属之说,若以二十八宿之象言之,唯龙与牛为合,而他皆不类。至于虎,当在西而反居寅,鸡为鸟属,而反居西,又舛之甚者。”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熹曾经怀疑过生肖与星宿有联系,但是他认为两者之间无法形成对应关系,于是否定了生肖起源于星宿的猜想。

另外《朱子全书●昌黎先生集考异》卷8 (杂文毛颖传》载:“...其以十二物为十二神,相承已久,亦未见所从来,并阙之,以俟知者。”

十二生肖

这一段已经表明了朱熹的结论了,这位一向喜欢求真考据的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我不知道,看看以后的人能不能破解一下这个谜团吧。

明杨慎《艺林伐山·十二属》说:“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 ”

杨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也不知道的,可能是天意吧。

看起来杨先生已经放弃探索了,一位大学者倒在了路上。但是前辈时贤并未望而却步,在“十二生肖形成问题”的探索上,他们前赴后继,一个朱熹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朱熹站起来。他们努力通过多个视角来尝试解答这个问题,致使目前生肖起源变得说法众多,当然这个问题直至今日尚未定论,我也真诚的希望本次分享能够勾起各位在这方面的一点兴趣。

外来说

外来说,顾名思义,就是认为生肖并不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符号,而是从别的国家传入我们国家的。

生肖鼠

最早的生肖“外来说”,认为生肖源于佛教。这种看法的根据是《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净目品》和《法苑珠林》中关于十二兽的记载。

汉译《大集经》为北凉人昙无谶所译,《法苑珠林》是唐代释世道所著。而在《法苑珠林》一书中,关于十二生肖的解释引自《大集经》。这样一来就可明白,判断佛教中关于十二生肖来自印度的说法是否成立,其关键点就在县无谦所译的《大集经》。

任继愈先生在《中国佛教史》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或许应该把时间线梳理清楚明白,《大集经》中记载的生肖可能是西域各民族对汉文化十二生肖的吸收采用。也就是说,先存在的汉文化的十二生肖,然后佛经中才吸收了十二生肖有关的内容。

吴裕成先生在《生肖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到,他曾就这一问题请教东方学著名教授金克木,金先生坦言并未在印度经典当中见到关于十二生肖的相关记载。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佛教经典外,现在印度也未有生肖纪年的习俗,这就需要怀疑《大集经》中关于十二生肖记载来源于印度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一书指出,《大集经》中关于三十六神兽的说法其实因袭于《抱朴子.登涉篇》中的三十六兽的说法。

当然十二生肖“外来说”,除“印度说”以外,还有“北俗说”、“西域或西突厥说”、“巴比伦十二宫说”等观点。

剪纸作品 狗

目前见到最早的生肖“北俗说”源自明代陆深的“北狄说”,清代学者赵翼在此基础上发挥成“北俗说”。

赵翼在其菁作《陔余丛考》第34卷的《十二相属起于后汉》中认为:“后汉时其说甚行,更推之汉以前则未有言及者,窃意此本起于北俗”。后汉时期生肖风气盛行,但是汉以前并没有关于生肖的记述,所以赵翼猜测生肖之说来自外民族。

近代以来,随着欧洲中心主义的大力宜扬,汉文化十二生肖“外来说”又重新被提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域或突厥说”和“巴比伦十二宫说”。

1906年法国学者沙畹在《突厥十二动物轮回》中提出“十二生肖起源于西域或突厥”的假说。之后土耳其学者奧斯曼●土兰等人追随沙畹继续发挥这种学说。

剪纸作品 猪

1929年郭沫若在其考古论著《释支干》中提出“巴比伦十二宫”的观点,中国十二生肖来源于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十二兽历形成之后,便分别沿东西两个方向扩散:向西的路线逐步到达了希腊、埃及;向东则传播到了印度和我国内地。希腊、埃及的文化和巴比伦文化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所以在十二兽历本土化的过程中仅出现了若干微小的变化。

但是当十二兽历传至印度后, 文化差异较大的环境迫使其不得不接受一番彻底的本土化改造。古巴比伦人的天文学(星历)知识早在公元前19-18世纪便已传至我国内地,殷人称之为十二辰或十二支,但仅用于推算节气和日月交食,并与传统的十二干相结合用于纪年。 而与此相关的十二兽历却因无用武之地而湮没不彰。

后来,在印度被改造后的十二兽历约于公元前3世纪初,又沿‘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内地,嬗变为十二生肖, 随着佛教的兴盛进而得到了普及。

同时十二生肖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本土化进程,汉文化赋予其许多新的文化内涵。第二次本土化之后,十二生肖继续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进一步传播、扩散至周边地区的民族和国家。

外来说流派甚多,虽然一直与其他学者持续论战中,不过俗话说得好,“真理越辩越明”,理论的百花齐放才能推动研究的进步发展,这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就在学者们孜孜不倦地工作,试图在学说的交锋中占据上风时,“外来说”却突然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以致于这件事情发生后,外来说的理论基本犹如无根之木,看似茁壮坚挺、其实大限将至。

本土说

与中国十二生肖“外来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说”。

持有本土说观点的不仅有中国汉学家,在上世纪初时许多外国汉学家,如劳费尔、伯希和、吕德尔、贝利等,他们也都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本土说与外来说的观点完全是针尖对麦芒,相持不下,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互相抨击。其实造成这样混乱复杂局面的原因十分简单,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功结束了这场混战。

那么为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画下句点的是什么呢?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到,那就是——能够证实猜想的证据。

十二生肖纪念币

不论支持哪种假说,除了大胆提出猜想之外,还要有小心求证的环节。

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一种观点只要逻辑自洽,能够使人信服就可以了,杨慎先生的“天地自然之理”很明显就是一个失败的假说,但是如果猜想是某一任皇帝效仿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那样要求黎民百姓使用生肖纪年,相比之下倒还有些靠谱。

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中国许多考古文物陆续出土。其中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文物有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等,这些新发掘出的考古资料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十二生肖“外来说”是难以成立的。因此,不论“外来说”的逻辑多么完整,理由多么丰富,所有的一切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都只是空中楼阁。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

当然“本土说”也不是简单的理论,在成功赶跑“外来说”之后,内部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这当然还是因为史料不足,现存史料只能证明生肖不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但是说明不了生肖是如何在国内成长起来的,所以“本土说”的内部理论也要互相打架,甚至更为激烈。

如果在“本土说”这一大的框架下继续归纳分类,又能再细分为“图腾说”、“动物崇拜说”、“天文说”、“地支说”、“多种成因说”,每个学说都有其合理之处,不知道各位看过之后更支持哪一种理论。

剪纸作品猴

图腾说

“图腾说”的支持者主要有董家遵、刘尧汉、何星亮。

董家遵认为,古姓和生肖同源于图腾。

据顾炎武先生考证,春秋时代只有二十二姓。董先生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发展,认为最古老的姓只有十二姓,而这十二姓又源于十二兽的名称,因此,这十二兽即古代社会的图腾。

刘尧汉主张十二兽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的根据是彝族的图腾和哀劳山虎衔山神庙纪日“十二兽”壁画以及彝文《母虎日历》碑,他的文章《“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专门考证了这些观点。

何星亮在《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里说:“我国探讨十二生肖或十二兽的文章主要有两篇,一是董家遵于1946年发表的《古姓与生肖同为图腾考》;二是刘尧汉先生的《“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这两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说明古代汉族和少效民族的纪历十二兽和十二生肖均源于图腾。”最后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赞同生肖文化源于图腾崇拜的说法。

十二生肖与图腾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生肖源于图腾崇拜是有道理的,但是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还找不到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这一观点。

图腾之说当然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图腾可能是任何一种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甚至是无生命的东西,从十二生肖动物的选取来看,应该是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社会以后的产物,将人从生肖动物的选取中分离出来就是最有效的证明。如果十二生肖直接来源于图腾崇拜,那么十二生肖便不会只有动物形象。

另外还有一点,从传世文献及地下出土文物来看,从先秦至秦汉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生肖纪年法,汉民族的图腾时代比较久远,而明确的生肖资料则要迟至秦汉时期,这中间的真空期未免也太长了——莫非整个民族集体失忆整整几个世纪?从这一点上来看,图腾之说难以说的通。

剪纸作品马

动物崇拜说

“动物崇拜说”的拥趸者有仲候等人。

据他们研究,十二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起源于上古人们对动物的崇拜。

将动物十二支与人的生年相关,最晚在南北朝时已有,当时的叙事文章称人喜欢称属相,如“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详见《南齐书●五行志》)。而这种习惯的起源,因史无明证,所以推测大约也是在东汉时代。

原因在于“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将与之对应的十二种动物价为年的代号和生于此年的人的属相,应是自然而合理的发展。

仲候在《十二属相与人生》表示:“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属相是在春秋时才产生的。属相产生晚于十二支,是对十二支的附会,选择十二种动物作为替代十二支的符号,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还没等跟别的流派的专家吵架,自家人先就打起来了,一个说“干支”是东汉时期的造物,一个说殷商时期早已经有干支存在了,生肖的事情还没搞清楚,又得去考察天干的事情。

中国科技大学的张秉伦先生认为属相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

这种说法其实与图腾崇拜说有点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六畜)产生依赖感,对危害自身的动物(如虎、蛇)产生恐惧感,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是非常可能的。

张先生认为十二属相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并由此认为十二神兽,十二属相是一脉相承的,其共同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剪纸作品鼠

天文说

“天文说”的当家人是郑文光等人。

郑文光在《论十二辰与十二次》文中提出,十二生肖的出现,不仅离不开天文学背景,而且有些生肖就诞生于对星象的联想,寅虎之例最为典型。

他肯定了郭沫若的十二支是从古人观察天象而诞生的思路,并进一步论证道:“十一生肖来自十二支。午为马,有天上众星命名为证。前面的辰为龙,也是如此。辰位的角宿一和大角这两颗亮星,正是象征着东方苍龙这条龙的两角,因而得名。寅为虎,前述寅位众星属于轩辕,而十分象一只蹲踞的猛兽的头部,希腊以之为狮子座;我国不产狮,以之肖虎。当然,十二生肖不能完全从星象里找出根源,恐怕只有一部分符合,另一部分是拼凑上去的——这也不完全是题外话。”

吴裕成在《中国生肖文化》中也赞同并引用了郑文光的观点。

但是李零先生完全否定十二生肖源于天文这样的观点。

这种假说有点类似于联想想象,确实也不是不可能,古人夜观天象,看到天上的星星似龙肖虎,有时像猴子,有时又是老牛,不过星星组成的图案竟然有老鼠这种小动物有些难以使人信服。

剪纸作品兔

地支说

“地支说”的代表人物是叶舒宪。

叶舒宪在作品《生肖文化及其起源》中认为十二生肖源于十二地支,是古人“远取诸天”的产物。在他看来,十二之数来自天象,地支和属相都是用来记载岁星一周天这十二年的方式,由于地支纪日法过于抽象,因此才加上生肖以便使用和记忆。

邮票生肖蛇

多种成因说

最后是以常峻等人为代表的“多种成因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咳咳,以辩证的方式看待问题)

常峻在《中国生肖文化》里说:“中国十二生肖......是图腾崇拜与古历法十月历相交融、组合产生的。”他还说:“十二生肖源于远古先民的十二兽纪历法,这种纪历法又与原始动物崇拜及图腾崇拜分不开。”

虽然没有相关的直接证据,但是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十二种生肖动物在上古时代有可能被用来纪历。

吴乃华、魏彬在《奇趣生肖历》里也有类似的观点,即生肖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从多方面吸取营养,既有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对自然的认识,又有人们从口常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智慧结晶。经过数百年以至数千年不同文化的交融汇合,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才最后形成。

以上就是关于十二生肖由来的“本土说”的诸多观点学说,你们有没有自己支持的流派,或者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呢?

我个人比较赞成“多种成因说”。

“多种成因说”没有以偏概全,而是平等的看待每种因素在生肖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功劳,应该是最公正的。毕竟文化的发展是复杂曲折的,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总结的话,中国汉文化流行的十二生肖,主要是古人对天文星象和动物崇拜长期发展认识的最终结晶,十二生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的蓬勃生命力,与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浅显看法,博君一笑而已,如果各位对这一命题有兴趣,想要了解更多专业的知识,不妨去搜寻前辈们的著作阅读一二。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别忘记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带来最有趣的传统文化!也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如果您其它有趣的想法,也欢迎评论留言给我们一起讨论哦~么么哒!

欢迎关注:

B站【苏家酒窖】

微博@苏家酒窖

百家号【苏家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