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出現牛結節疹,染病牛不死也剩皮包骨,疑蚊蠅夾帶病毒由福建傳金門 | 上下游

國內首次出現牛結節疹,染病牛不死也剩皮包骨,疑蚊蠅夾帶病毒由福建傳金門

台灣才剛擺脫口蹄疫惡夢,竟出現牛結節疹!國內首次出現牛結節疹案例,發病地點為金門畜試所,通報後家衛所採樣以PCR檢測出牛結節疹病毒核酸,比對後今(10)日確認,該病毒與過去發生於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以及去年中國發表的流行病毒株基因相似度高達99%。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中國去年在新疆、今年6月在福建都有多點感染病例,極有可能是蚊子攜帶病毒傳播,金門防疫所已將發病的23頭牛撲殺,接下來會將該場剩餘牛隻撲殺,禁止金門生鮮牛肉來台,金門來的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會徹底撲滅船上蚊蠅,個別畜牧場則加裝捕蚊燈,病媒蚊防治最快一個月內上路。

牛結節疹發病牛隻症狀為結突發高燒,可超過攝氏41度,且可持續一週,發燒後48小時,常在頭、四肢、乳房、生殖器及會陰部等表皮,發現直徑2-5公分的堅硬結節,皮膚結節及痂皮含有高量病毒(照片來源_防檢局)

發病後泌乳牛奶量下降、公牛不孕,牛隻感染形同報廢

防檢局長杜文珍說明,牛結節疹病原和山羊痘病毒同屬,是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只會感染牛及水牛,主要傳播途徑為蚊蠅等節肢動物,牛結節疹病毒潛伏期為28天,發病率為10%至20%,死亡率為1%至5%,牛隻發病症狀為突發高燒,且可持續1週,泌乳牛感染後產乳量會顯著下降。

根據OIE資料顯示,公牛感染可能會永久或暫時不孕、懷孕母牛可能會流產並處於無慾期幾個月。杜文珍表示,牛隻感染後結節表層常伴隨糜爛及結痂,皮膚結節及痂皮中含有高量病毒,此外,病毒可存活於結節及痂皮中長達35天,甚至更久。

牛隻感染病毒後,恢復緩慢且癒後不良,黃金城表示,此病毒為DNA病毒,相當穩定,牛隻感染此病毒後,即便不死也只剩下皮包骨,「無論是肉牛還是乳牛,感染後的報廢率極高,會失去經濟價值。」

結節可侵入到口腔或消化道等黏膜,特別是皺胃、氣管和肺部,進而導致原發性或繼發性肺炎。結節表層常伴隨糜爛及結痂,結痂脫落後則形成坐鞍瘤。(照片來源_防檢局)

歐非亞40國都有過蹤跡,蚊蟲透過風力從福建來到金門

牛結節疹病毒在國際上已出現多年,非洲地區有26國、歐洲地區有2國、亞洲地區有12國都有過其蹤跡。黃金城表示,該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是在2016年至2017年時,從中東往北傳播到南歐,再從南歐傳播到東歐,進入俄羅斯、哈薩克後,再進入中國;中東往南傳播到印度半島。

中國去年8月在新疆已有疫情傳出,今年6月及7月分別在江西和福建也都有傳出牛隻感染。黃金城表示,中國地區皆為多點感染,此案場位於金門,這些牛隻是從澳洲引進多年的肉牛,近期沒有牛隻重新引入,雖然今年因疫情而關閉了小三通,但金門到福建不到五公里,最有可能來台途徑為環境中夾帶病毒的蚊蠅,透過風力來到金門。

杜文珍說明,金門畜試所種牛牧場原有548頭牛隻,7月8日金門防疫所通報感染後,7月9日防檢局以及家衛所前往採樣,剖檢氣管、皺胃及食道有明顯病變,累計發病23頭,其中1頭死亡。

杜文珍表示,今(10)日家衛所透過PCR比對後確診,採樣檢體所含病毒的基因片段序列,與2015年至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2017年俄羅斯,以及2019年中國發表的病毒株基因序列相度為99%,此外,痘病毒的顆粒明顯且完整,因此確定為牛結節疹病毒。

防檢局長杜文珍說明病毒確診過程及措施,並講述病原特性:可從牛隻的血液、唾液、眼鼻分泌物、精液分離出病毒,在感染後約1至3週可間斷在血液中監測到病毒,但病毒量低於皮膚結節。(攝影_林怡均)

病牛已全數撲殺,金門活體牛隻、生鮮冷凍肉品不得來台

防檢局今(10)日已完成周邊3公里內47場牛場的訪視,並無發現可疑案例,推測目前疫情尚無擴散跡象,接下來會將畜試所內剩餘牛隻全數撲殺,也會在1週之內完成金門全縣594場、共6,282頭牛的訪視。而為防止病毒進入本島,接下來金門活體牛隻、生鮮冷凍肉品都不得進輸入本島,此外,金門與本島的交通工具都加強消毒。

黃金城表示,本島目前沒有牛結節疹病例,由於病毒可以透過蚊蟲叮咬而傳播,接下來目標為不讓病毒再傳播到金門其他養牛戶,或是因蚊蟲進入本島。措施包含金門全島牛場巡視、與本島往來交通工具徹底撲殺蚊蠅,各畜牧場也會透過畜牧處協助加裝捕蚊燈,此外,也會緊急進口疫苗,但要不要使用要看疫情發展,若能有效控制,不需金門全島使用。

黃金城表示,會考慮啟動金門地區病媒蚊的監測,蒐集蚊子、蒼蠅等節肢動物,檢測其身上是否帶有病毒,但需要花一點時間跟金門縣政府溝通,若要做金門全島病媒蚊監測,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陳吉仲:牛肉乾仍可放行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疫情已經回報OIE及行政院,也於第一時間成立應變小組,並公告禁止金門的活體牛及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出,而牛肉乾因有經過一定加工程序、傳染率低,仍可放行,接下來會邀情國內學術界學者給予更多防疫指導及精進。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