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真彭派】「口罩之亂」最棘手的不是假消息,而是民眾在資訊混亂下的「理性」恐慌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關鍵真彭派】「口罩之亂」最棘手的不是假消息,而是民眾在資訊混亂下的「理性」恐慌

【關鍵真彭派】「口罩之亂」最棘手的不是假消息,而是民眾在資訊混亂下的「理性」恐慌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解決口罩之亂,真正的關鍵不是在政府要不要干預市場機制。而是在於政府或民間(也就是市場自己)能不能做出具體的行動去化解「恐慌情緒」跟「資訊混亂」。

從武漢肺炎爆發到現在,口罩問題一直是台灣社會熱議的焦點,網友將這一系列的爭議戲稱為「口罩之亂」。首先是農曆年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告從除夕夜1月24號開始,台灣禁止口罩出口一個月。這個決定引發某些想要將口罩捐往中國的親中藝人不滿,這些藝人以人道訴求抨擊政府決策,在網路上引發了正反兩方論戰。

在限制口罩出口的同時,蘇貞昌也宣示台灣的口罩供貨充足,希望民眾不要擔心。然而到了年後,卻開始爆出口罩不足的消息。當時坊間傳聞口罩不足,只是因為新年休假造成生產線停擺的暫時現象,等年假結束生產線復工後便會結束。

1月下旬政府推出了統一收購口罩,再透過四大超商通路鋪貨的模式,政府呼籲民眾到超商一次限買三個。然而這個政策推出之後就出現種種亂象,像是民眾在一間超商買完後又去下一間分次大量購買;各個超商販售時間不固定,銷售情況不透明,也讓民眾懷疑是否有超商員工私自把口罩分掉不對外銷售。種種混亂更加劇民間搶購口罩的風潮。

到了2月初,政府開始下令從2月6號開始口罩轉而由藥局通路鋪貨,民眾要購買須憑健保卡,一週每人只限購買兩個。這時政府才正式公開全台灣口罩日產320萬片,扣掉公務徵用後一週只有1120萬片會進入市面流通供民眾購買。消息傳出後有些民眾更加恐慌加緊排隊購買口罩,有些民眾則是發起「我OK,你先領」的活動將口罩讓給其他民眾使用。

關於口罩分配的問題,大部分的討論都聚焦在兩個焦點。其中一個是政府用政策限制口罩出口,是不是違背人道精神。另一個則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爭論,政府透過行政命令管制口罩流通,是否比依靠市場機制分配口罩更有「效率」。

這篇文章打算從第二個角度開始切入,去討論武漢肺炎爆發以來政府口罩政策的得失。

低溫濕雨 戴口罩保暖防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寒流來襲,16日各地氣溫明顯偏低且有降雨情形,時值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到台北西門町遊玩的年輕人戴著口罩,不僅保暖也防疫。 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9年2月16日

口罩之亂最大的特色:「恐慌情緒」以及「資訊混亂」

在這波口罩之亂中,很多宣揚新自由主義的粉專紛紛發文攻擊政府的管制政策,認為目前造成的恐慌跟採購風潮是因為管制政策所導致的結果。這些粉專的論點認為政府要做的只有降低交易成本,只要交易成本降低,市場「自然」會合理、有效地依據「需求的高低」分配口罩給真正需要的人。

很遺憾的,這些粉專的論述,都犯了跟他們最厭惡的「共產主義者」一模一樣的錯誤。共產主義的問題,在於把資本主義的邪惡上升到宗教信仰的層次,使得他們無法客觀的分析市場經濟的優劣。而這些新自由主義者,同樣將他們對政府控管的厭惡上升到宗教信仰的層次,讓他們無法平心靜氣的將政府看作市場上的一個行為者,客觀的分析政府政策帶來的影響。

在經濟學的理論中,市場能夠合理、有效的分配物資,是建構在市場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理性」以及「資訊充分」這兩個前提下做決策。但是在實務運作與歷史中,市場往往因為人們在短期內的大幅情緒波動以及資訊不透明而陷入「瘋狂」。

不過放在長期來看,這些瘋狂的行為最後都會因為資訊隨著時間逐漸透明,以及人們情緒波動消散而回歸正常。所以在多數的情況中我們都還是信任由市場機制主掌我們大多數的物資分配。

麻煩的是,口罩問題發展到現在最大的特色,就是蔓延社會的「恐慌情緒」以及「資訊混亂」。就算政府放棄對口罩的管制,恐慌情緒跟資訊混亂也會將口罩的價格推向高峰,驅使更多人想辦法壟斷、囤積口罩,甚至惡性炒作口罩價格。

更麻煩的是按照過去SARS的防疫經驗,疫情的高峰大概會在半年到一年內被控制。就算市場「理論上」會因為口罩價格飛漲而讓更多廠商開設產線生產,等到疫情被控制後,這些大量增產的口罩將成為賣不出去的滯銷品。

基於經濟「理性」,對長期需求的悲觀預測也會讓廠商即使面對民眾大量的需求仍不願意擴增產能。於是在防治疫情最黃金的時間裡,社會卻因為投機與恐慌陷入混亂,加劇疫情擴散。

民眾假日早上買口罩(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口罩實名制購買據點增加,全台303家衛生所也能購買口罩,每家一樣配給250片。民眾16日一早到藥局買口罩。 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109年2月16日

恐慌蔓延足以毀掉市場運作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歷史上反覆發生的事實。早期的美國作為奉行自由主義的先行者,19世紀美國的社會輿論一開始是排斥任何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直到1907年經歷一場幾乎讓美國金融崩潰的市場恐慌後,美國才決定設立聯邦準備理事會來干預市場運作,因應市場短期內可能爆發的大幅波動。

1907年恐慌的源頭便是市場炒手嘗試炒作關鍵的工業原料,當時被炒作的標的是製作電線的原料「銅礦」。華爾街炒手Charles W. Morse慫恿加拿大的銅業大亨F. Augustus Heinze透過大規模貸款的資金去壟斷銅礦市場,圖謀在控制市場後操作價格獲取暴利。不過他們因為對股市的誤判導致這次壟斷行動沒有成功,這件事本來應該在他們賠到脫褲後就了事。

問題在於他們借了太多的錢,這次投機行動失敗不只讓這兩個人賠到脫褲,連帶讓借錢給他們的銀行也紛紛破產。由於當時銀行之間流行交叉持股(其實現在也還是這樣),於是就像2008年的次貸風暴一樣,一家銀行破產後帶動另一家。這項危機激發存款人的恐慌,導致全國性的擠兌風潮,美國的銀行體系眼看就要在一夕之間瓦解。

這個時候出來拯救美國的英雄,就是創辦摩根大通集團的銀行家摩根(J. P. Morgan)。為了平息市場的恐慌,他戲劇性的宣示要押上自己所有的身家跟美國經濟共存亡。宣示後摩根又找來了紐約14家銀行的行長,要大家在10分鐘內拿出2500萬美元救市,不然全美的經濟就一起玩完。


“關鍵真彭派”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