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有人認為儒家學問用來要求自己道德很好,但拿來治國似乎不切實際,成效太慢不如法家治國。但這位作者卻提供不同觀點──事實上在古代中國,儒家正是最適合拿來穩定國家的學術,儒學在政治上絕對大大有用。

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chen2323

先講結論,孔子的學問拿來治國有沒有用?

決定有沒有用看的是時空環境,最重要的是你從什麼角度看,或許你認為儒家學說在民主制度中一無是處,但那也是一種角度而已。

儒家學說在政治上有沒有用,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儒家的教科書六經中,詩是外交辭令、書是政府公文、禮是政府架構、樂是施政輔助、易是化神權於人文、春秋是歷史記錄。每一本都跟政治有關。

但大家真正想問的是,儒家學說跟其它家比起來,是不是真的有那個資格獨尊,還是因為儒家培養奴性,所以成為帝王御用箝制思想的洗腦學術?

你真以為中國君主制度是極權政治?其實是「三權分立」

很多人以為當皇帝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實際上中國歷代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皇族、士族、百姓三權分立的狀況。君要臣死,要看在什麼時候。臣要君死,君不得不死的情況其實也不罕見。

皇權雖說是受命於天,但路邊的阿三都知道那是因為皇帝給錢、給權,手下才為你效力打天下,嘴巴上喊你個萬歲是客氣,要是你不給錢不給權又太雞歪的話,隨時都把你換下來找別人當老闆。

而這群時而手下,時而跳槽的人叫士族,別名叫士大夫。頭頭在明清之前叫宰相,明清之後叫內閣首輔。

最沒聲音,但力量最大的叫百姓。只有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讓另外兩種人意識到他們的存在,而失敗被鎮壓了叫民亂,成功了叫順應天命,推翻暴政。

古代這三種人的權力分配取得平衡,那就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三種權力如果失衡,那就是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那種學說能調和三者?答案就是儒家

儒家嘍,不然咧?

首先儒家為君主確立了名位,只要你是名正言順的取得政權(被大部分的士族認可),那麼手下就應當為你效命,好聽點叫忠君愛國,實際上就是與你共治天下。

然後又為君主套上一個項圈叫聖人。因為聖人才能成為天下的共主,所以既然你當上了皇帝,你就必須往聖人的路上前進,不然老天爺會懲罰你(這是漢儒編出來的,孔子沒這麼說過)。

怎麼當聖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白話說就是你不能當了皇帝就吃乾抹淨,要留點剩飯殘渣給士族、百姓,不然今天你能當皇帝,明天別人也可以當。

而士族則是扮演皇權治理天下的輔助。就算皇帝真有三十六宮七十二院,生出上千個子子孫孫,也不夠管理一個京城,更何況是天下?所以他必須適度的授權給士族,不然他的命令出了皇宮也沒人執行。所以士族相當於天下實際上的管理者。

士族早期是依附貴族或自己本身就是貴族,科舉制度後則是考試出身的讀書人。而這些人的特色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抱著君權神授的神主牌,代天(君主)管理人民。一方面又拿著聖人言論:「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要求君主不要太過分,限制君權的過度擴張。

雖然是牆頭草,但人家很有原則,那原則就是儒家思想

而百姓,坦白說,在教育尚未普及的時代,百姓跟動物沒有兩樣,只要給土地耕作,就會一直生一直生一直生。牧民比牧牛羊還便利,自己還會生產飼料、繳稅、做志工。

但只有儒家會要求執政者時時刻刻心存百姓,把民心當成天意來重視。雖然每個朝代的滅亡幾乎都是因為失去了民心,但就世界歷史來看,中國的朝代更迭並不算頻繁,是相對穩定的。

你要說這沒什麼了不起,歷史久遠還不是被西方文明打趴,我沒意見。但你要說這點跟儒家思想沒關係,我就想請教不然跟什麼有關係了。

而且說句實在話,不管哪種政治制度,其實說穿就是資源分配方式,只要資源分配得大家都沒意見,那社會局勢就會安定,反之就是社會動盪,民主制度講白一點就是用數人頭代替拳頭來畫地盤而已,而儒家則是用思想學說讓統治階級自覺不能占用過多資源來維持社會的穩定。

孔子如果還活著,我相信他會支持廢文言文

孔子如果還活著我相信他會支持廢文言文,而且還會廢文化教材。孔子一生的學問思想都是為了解決當代問題,教材內容及課程內容都是當代政治環境及國際情勢所需,他不教學生沒用的東西。

哪知道後來的國民教育上四書不教思想核心,反而學明清八股背誦,把好好的儒家思想教得天怒人怨,如過街老鼠。

不知道孔子偉大在哪的看這裡:

孔子年過五十五,可以跟著其它貴族和稀泥,在家養老。偏偏放著爽日子不過,帶著學生在外流浪十五年,那個時代連條像樣的石子路都叫奢侈,他一個老人家顛沛流離,有時候捱餓、有時候被驅趕,更多時候是大家嘲笑他厚臉皮,到處投履歷都沒人要用他,真是犯賤。

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學說不被當代所接受嗎?連顧門口的都知道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當然也知道,那明知不會有結果,他還是要去走這一趟,是吃撐了嗎?

孔子的理由就是他認為這是他自己該做的事。五十知天命,孔子意識到儒家思想(周代人文精神)的存續就靠他這個老人了,所以明明垂垂老矣,他還是毅然決然出發,也如預期一樣,一事無成的回到魯國。

看到消防隊員奮勇救人,大家會拿來當榜樣教材;看到警察因公受傷,大家會給鼓勵喝彩;看到正妹約肥宅喝咖啡,大家會叫肥宅準備好本票。

如果我們認為一個人做該做的事是值得肯定的事,那為什麼我們會嘲笑孔子去做他該做的事?只因為他沒領誰的薪水還笨得想去救天下於水火?

孔子的理由是人都應該反省一下,我們真的有資格嘲笑他迂腐不識時務嗎?當我們面對一邊是顛沛流離,一邊是安逸舒適的選擇時,我們能如孔子一般不計得失,選擇做該做的事嗎?

然後孔子死後二千年的時間,儒家思想遍地開花,終成為中國政治檯面上的招牌(骨子是雜家),統治者經過孔廟就要下馬表示尊敬,即使是異民族建立政權,也是乖乖地跟著祭孔、立廟。

你說孔子那一趟周遊列國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呢?孔子是偉大或過譽是像我們這種歷史洪流中的鍵盤塵埃可以評斷的嗎?

孔子思想超簡單,一堂課就上完了,但要花一輩子去實踐

其實孔子思想超級簡單,一堂課就上完了,但要花一輩子去實踐,而且難的不是做到,難的是持之以恆。

盡己之謂忠。依著你的身分、與他人的關係「做你該做的事」,不能因為個人利害而打折或有非分之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隨時用同理心對待別人,有矛盾時要把別人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看待,盡力取得平衡點。

今天我敢說台灣人如果真的能把孔孟學說讀通,並且切實實踐,每個人都依身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為身邊的人設身處地著想,就絕對不會有現在這種文官愛錢、武官怕死的現象,也不會明擺著強敵虎視眈眈,還在那邊內鬥分你我先來後到。覆巢之下無完卵,該做什麼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嗎?

可惜的是台灣的語文及思想教育過去太偏功利(升學)主義,造成一個雖然不是完美,但至少也是歷經上千年驗証檢討過的思想,現在被一知半解的人們拿來當成笑話看,真不知道跟將來台灣步上黨爭滅亡的覆轍哪一個比較好笑。

(本文經原作者chen2323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孔子的學問真的有用,還是被後人捧太高?〉圖片來源:vincentraal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冷知識】孔子生日其實不是 928 !如果賴神還我們七天假,就可以放雙十教師連假了
「長輩講的一定要聽」台灣這種歪風原來是儒教害的:孔子嘴炮出來的論語養出一堆慣老人
孔子也算是政治家?跟唐、宋優秀的儒生相比,他其實只是個愛打嘴砲的老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