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紀錄片主題影展-愛奇藝
多元學習

數學囧很大

Olivier Peyon|2013|法國|103'19"

★榮獲2014年法國凱薩電影獎最佳紀錄提名

數學令許多學生感到厭煩,但數學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Apple、Google和高盛這些世界知名品牌都是靠精密的數學演算發展迄今成為富可敵國的企業。

那為什麼數學在領導著世界進步同時,卻還是有那麼多人討厭它呢?本片和偉大的菲爾茲得獎數學家一起遊歷世界各地,告訴我們數學如何改變了世界。
線上立即看

4月7日 21:00 128台 / 同步播映

野東西計畫

David Bond|2013|英國|80'

根據最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新的報導指出,美國跟英國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孩子族群。孩子對大自然無感,逐漸地跟戶外活動脫節,成天接觸3C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是生理或是心理上的健康,皆是每況愈下。
有鑑於此,本片主角 - 製片人大衛龐德決定要讓他的兒女們了解到大自然的魅力,讓自己成了「自然界的代言人」,因此特別請來專家一同拍攝這部紀錄片,希望能夠藉此片,讓大眾重新發現接觸大自然能帶來的各種好處。
線上立即看
認同追尋

4月14日 21:00 128台 / 同步播映

子非魚

黃肇邦|2012|香港|72'

這是一部從小孩子的眼睛出發,探究他們在成年人世界中如何成長的紀錄片。
香港出生的佘偉豪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是內地人,同住不足百尺的「劏房」;因為「續證」關係,母親經常要返回內地,為避免兒子在香港無人照顧,佘偉豪都會交托給同學的家庭照顧,因此與來自越南家庭的同學黃俊成為了好朋友。
為了前途著想,家人毅然來到香港,屈膝於狹窄的房間裡生活,對他們而言,一下子面對成長環境的改變,重新追溯另一個地方的認同和價值,這種「投資」是否值得?
線上立即看

4月21日 21:00 128台 / 同步播映

303

賀照緹|2012|台灣|56'

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落地生根在臺灣,多年之後,生養了第二代。幼嫩的臺灣之子,身處在怎樣的生活環境?
桃園一所國小的三年三班,有三個孩子,父母分別來自泰國、緬甸和印尼。這兩個女孩一個男孩,乍看之下開心活潑,卻也承襲了移民父母的心事。
透過本片的鏡頭,他們將告訴觀眾屬於他們的童年故事,他們的歡樂和擔憂,他們眼中的自己,和從眼中看到的大人世界。三個十歲的孩子,他們覺得自己是誰?哪一國人?有什麼宗教信仰?他們的父母,給了他們什麼樣的影響?
線上立即看
教育真諦

學習的理由

楊逸帆|2016|台灣|96'18"

★2014 英國Sheffield紀錄片影展觀摩單元
★台灣最年輕導演 楊逸帆 費時六年製作

如果你的孩子熱愛跳舞,又課業優異,你會讓他發揮專長,還是勇敢築夢?如果他方向茫然,你是否會讓他先安分讀書再說?
人文國中小是一所沒有分數與排名,讓學生廣泛探索自我的體制外學校。為了升學,這所學校的學生卻在2009年第一次面對基測。好奇心驅使,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逸帆決定拿起攝影機拍攝紀錄片,紀錄朋友們的升學心聲。
線上立即看

等待超人

Davis Guggenheim|2010|美國|106'41"

★2010 日舞影展觀眾票選獎

30年前美國擁有世界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統,如今卻弊端叢生。《不願面對的真相》導演戴維斯追蹤四位弱勢族裔學生,與一位白人學生,他們的前途都受困於素質低劣的公立學校,唯有抽中公辦民營的「特許學校」才有新希望。
本片頗有誠意地探討了美國公立教育與其現存的問題,並不只放眼優等學生的未來,而是縝密地查訪「中輟生工廠」、「放牛班」等既存偏見的場域,挖掘驚人事實。
線上立即看
偏鄉求學

逐夢上學路

Pascal Plisson|2014|法國|77'24"

★法國凱薩獎最佳紀錄片

本片記錄摩洛哥、肯亞、印度、阿根廷偏鄉孩子的上學路程,不同於都市的小朋友,他們沒有捷運和公車,摩洛哥的莎拉每週要翻山越嶺4小時,才能抵達22公里外的學校;印度的阿山因為身體的障礙,只能由弟弟們推著輪椅上學;阿根廷的卡洛每天要帶著妹妹騎馬跨過高山峽谷。
如此嚴苛的求學過程,就是一場象徵決心的成年禮,對教育的極度渴望幫助他們克服所有障礙,讓人從中見識到強大動人、震撼人心的人性精神!
線上立即看

4月28日 21:00 128台 / 同步播映

離開

金行征|中國|2015|77'

在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提倡人多力量大,因此在60年代每個村裡都建造了一座小學教學樓,每個鄉鎮中心至少有一個中學校舍。然而,在中國使行計劃生育後,出生率驟減,城鎮的經濟高速發展,農民紛紛離開農村,進城打工,致使學校相繼合並或關閉。

本片記錄了浙江中部山區的一個小學,在兩年內,學生從31人降到最後2個學生的過程,以及介紹了一些學生的家庭背景。
線上立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