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前面的虞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
关注者
782
被浏览
556,182

56 个回答

这个问题需要重新界定一下。

由于我们没有任何虞代的考古资料,所以仅能讨论文献中记载的战国初期到汉代,人们对虞代的认识及其变化。

之所以是这两个时间点,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关于虞朝的文献材料最早不过战国初期,而到了汉代,故事基本定型不再发展。

——这些是我们对虞朝所知的全部。


p.s.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陶寺文化」和尧有关系...( ´▽`)


〇.《史记》记载

我们用《史记》的记载代表汉代对虞朝的主流认识。

《史记》对「虞朝」的记载其实是非常尴尬的。

一方面司马迁知道「虞」是一个朝代,但另一方面,他又要照顾「尧-舜-禹」依次的禅让故事。所以两个一结合,「虞朝」就只有虞舜一个人了。虞舜从尧那里接过位,建立了虞朝,转手给了夏禹,虞朝又没了。真所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而且不仅虞朝是一代,按《史记·五帝本纪》的世系往上推,禅让给舜的尧所处的「唐」,也只有他一个人,舜以前的帝王都是一代一个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史记·五帝本纪》

这和一般理解中的「朝代」是不合的,更和文献中「虞夏二千餘歲」[1]等说法是不合的。

于是我们先从「虞朝」的代表人物——虞舜说起。


一.舜的世系

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系。


A世系

颛顼 → … → 幕 → … → 迵 → … → 瞽叟 → 舜 → 商均 → … → 虞思 [2]→ … → 箕伯、直柄、虞遂、伯戏 … → 虞阏父 → 胡公满 →… → 陈敬仲

这个世系除「迵」[3]外,散见于《左传》《国语》和《史记》,我们称这种世系为「A世系」。参考文献如下:

陳顓頊之族也,……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杜注:「幕,舜之先。瞽瞍,舜父。」《左传》
幕,能帥顓頊者也。《国语》
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史记·陈杞世家》
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杜注:「四人皆舜後,陳氏之先;胡公,四人之後,周始封陳之祖。」《左传》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左传》
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之陳,以備三恪。杜注:「閼父,舜之後。當周之興,閼父為武王陶正。」《左传》


B世系

黄帝 → 昌意 → 颛顼 → 穷蝉 → 敬康 → 句望 → 桥牛 → 瞽叟 → 舜 →…→胡公满 →… → 陈敬仲

这个世系出自《五帝德》《帝系》《史记·五帝本纪》,这些记载同出一源,我们称之「B世系」。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史记·五帝本纪》


还有一种糅合两种的「吕梁碑」世系,但不太关紧要,所以不谈。可以看出,「A世系」和「B世系」对舜的后代都没什么异议,即周初的胡公满,周朝封之于陈国,是陈国的始祖。春秋的时候,陈国的公子陈敬仲因内乱逃到齐国,其一代代子孙便在齐国扮猪吃老虎,终于在战国初期篡了齐国的权,建立了田氏齐国。

问题出在向上追溯。舜的父亲两种世系都认为是瞽叟,先祖也都认为是颛顼,没有争议。但颛顼到瞽叟这中间的一段,两种世系则完全不能相容。按「B世系」的记载,舜的祖先都是草民,即《史记·五帝本纪》所谓「自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者。但「A世系」里有一个虞幕,根据《国语》的说法,他是有虞氏一个地位崇高的先王:

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国语》
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棄能播制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後皆為王公侯伯。《国语》

第一条记载将有虞的虞幕和商朝的上甲微、周朝的太王并称,他们是商周有名的先王。第二条直接把虞幕和夏商周的始祖禹、契、后稷并举,已经抬到始祖的地位了。虞幕显然不会是什么草民。

所以「A世系」必然无法与「B世系」相容。古往今来的注家都很想把两种世系糅合起来讲圆,但往往扞格而不通。这只能说明两种世系有不同的来源


关于帝舜、帝喾、帝俊的问题参考这个回答:


二.战国前中期的「虞朝」

1.传世文献的「虞朝」

文献中常常以「唐」「虞」并称,因在后来的观念,尧建立了唐代,舜建立了虞代,大家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但其实学者很早就发现,这种并称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仔细分析文献会发现,至少在战国人的观念里,「虞」确实是一个历时悠久朝代,但「唐」不是。

传世文献中常常以「虞夏商周」并称,但从来言不及「唐」:

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
虞夏商周之胤。《左传》
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国语》

《礼记》亦常并举「虞夏商周」四朝,文例太多就不备举了。《韩非子》亦云:「虞夏二千餘歲」,这其中显然是没有「唐」一代存在的空间。

《国语》云:

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

这句话说尧殛共工是在「有虞」之时,显然也认为尧属于「有虞」一朝。

所以至少在战国人眼里,「虞」是「夏」之前一个悠久的朝代,其中既包含尧,亦绝对不可能起源于舜。


然则我们还需解释,既然只有虞代,没有唐代,为什么会有「唐虞」连称的说法。之前学者因之怀疑所有「唐虞」的连称都是后期文献窜伪所致,未免求之过深。要解释这个问题还须求助一下出土文献。


2.出土文献中的「虞朝」

《上博简·容成氏》真是上古史的宝藏:

□氏之有天下,厚爱而薄敛焉,身力以劳百姓。其政治而不赏,官而不爵,无励于民,而治乱不共。……于是乎始爵而行禄,以让于又有虞迵,有虞迵曰:「德速衰……」□于是乎不赏不罚,不刑不杀,……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终。
……
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间,尧……,不劝而民力,不刑杀而无盗贼,甚缓而民服。于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为天子。
……
尧于是乎为车十又五乘,以三从舜于畎畝之中,……尧乃老,视不明,听不聪。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后敢受之。
《容成氏》

《容成氏》记载说,上古某帝王让位于有虞迵,有虞迵死后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大家推举尧为天子,尧当时是一个有百里之地的诸侯。尧年老后也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传位给虞舜。


这个故事可注意的有三点:

其一,虞朝确乎是一个长久的朝代,绝非舜所建立。舜只是虞朝的首领之一。《上博简·子羔》里也暗示了这点,《子羔》说舜是「有虞氏樂正瞽瞍之子也」,明显说明在舜前就早有虞朝了。文中出现的虞代首领虞迵,则是传世文献中未曾见的。


其二,尧本是虞朝的诸侯,尧的上位是因为虞迵没有合适继承人,由诸侯推举而来,后来尧又禅让给虞舜。这个过程和西周的「共和行政」非常相似: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行天子事。后来周宣王长大,共伯和又把王位还给宣王。

厲王虐于周,卿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十有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宗。 《清华简·系年》

这个故事在传世文献中其实是有类似说法的:

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遂以为号。或谓之即陶唐氏。《书传》
堯以唐侯嗣位,舜從虞地得達。《论衡》

所以「唐」实际上指的尧所在的国家,并非朝代名。文献中所有的「唐虞」基本直接指代「尧舜」,并非朝代名的并列。认为「唐虞」是朝代的误解是汉代以后出现的。


其三,文中说虞迵的治理「不赏不罚,不刑不杀」,这和传世文献中关于有虞氏的记录吻合:

有虞氏不賞不罰。《慎子》
有虞氏不賞不罰而民可用,至德也。《司马法》

可见《容成氏》这个故事在战国时期是流行的,「不赏不罚」也是战国时人对虞朝政治的普遍评价。


《容成氏》写就的时代我们一般定为战国中期,《左传》成书大概在战国初,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总结战国前中期人们对「虞朝」的认识:

  • 是夏朝之前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
  • 虞朝的治理是以「不赏不罚」闻名的,保留着君长推举制度,也是战国鼓吹的「禅让制」的原型。
  • 其中早期著名的首领有虞幕,后期有虞迵。尧是以虞代诸侯唐国的首领,在虞迵死后被推举为天子,后又禅让于虞舜。虞舜是虞朝乐正瞽叟之子,并非虞朝的建立者。

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全部。


三.对「虞朝」认识的变化

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对「虞朝」的认识,会变成后来《史记》的那一套。基本整个朝代的故事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尧舜两个人,而且舜的世系也直接变了样。

这里有两个问题:

  1. 虞朝的故事为什么没了?
  2. 虞舜的世系为什么变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虞朝的故事为什么没了?

在战国末期,各种神话传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各个民族的神开始出现血缘关系,成为一个大家庭。顾颉刚对此有精彩的论述:

我们的古史里藏着许多偶像,而帝系所代表的是种族的偶像。……我们从古书里看,在周代时原是各民族各有其始祖,而与他族不相统属。……当时商、周两族自己不以为同出于一系,则是一个极清楚的事实。……则太皞与有济是任、宿诸国的祖先。……则颛顼是陈国的祖先。至于奉祀的神,各民族亦各有其特殊的。……这原是各说各的,不是一条线上的人物。到了战国时,许多小国并合的结果,成了几个极大的国;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的,只有黄河下流的民族唤做华夏,其余的都唤做蛮夷。疆域的统一虽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间的恶感,使其能安居于一国之中,则武力便无所施其技。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把祖先和神灵的“横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把甲国的祖算做了乙国的祖的父亲,又把丙国神的算做了甲国的祖的父亲。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分散的远了,所以情谊疏了,风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为一国,咱们应当化除畛域的成见!”这是谎话,却很可以匡济时艰,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最显著的当时所谓华夏民族是商和周,而周祖后稷是帝喾元妃之子,商祖契是帝喾次妃之子,帝喾则是黄帝的曾孙,可见华夏的商、周和蛮夷的楚、越本属一家。借了这种帝王系统的谎话来收拾人心,号召统一,确是一种极有力的政治作用。《古史辨序》

而要把舜纳入黄帝体系下,舜之前就不能有一个长远的朝代。本来《史记》里舜已经比尧和禹他们小上好几代了(见上图),而禹的神性摆在那里,又不可能离黄帝太远。如果把虞朝的历史加进来,尧舜禹就完全不可能同时存活,当然更不可能有尧舜禹迭次禅让的故事。

所以为了弥缝黄帝体系和禅让故事,人们对虞朝的历史只能选择性失明,将它割舍去。故郭永秉先生云:

因此,在各族同出一源的大一统帝王世系逐渐取得统治地位后,有虞氏另外一个系统的世系(君王世系)不为人重视并逐步遭淘汰的命运显然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他们的地位远比“皆微为庶人”的舜的家族成员要高,但对于构建一个以五帝系统为核心的大一统帝王世系而言,这些人却远不如穷蝉以下诸人来得重要,因此《帝系》、《五帝本纪》等文献出现虞幕失载的结果大概不是偶然的。后人对这一矛盾所作的种种弥缝大致都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其中根本的问题所在。[4]


再说第二个问题,虞舜的世系为什么变了?

郭永秉先生继上文的思路,认为「B世系」中的舜的先祖都是编出来的:

穷蝉至牛诸人则几乎不见于其他古书记载。因此这一套名字除了瞽瞍的来历比较可靠以外,可能多数是为了大一统帝王世系而附会出来的。

我对此保持怀疑,因为几个名字毫无来由地直接被编出来,同样也是非常奇怪的事。其实回过头来看《容成氏》,里面也并没有记载舜是虞幕或虞迵的后人,《子羔》也只说舜是虞代乐官瞽叟之子,没有提及和虞代先王的血缘。

这令我怀疑「世系A」其实本身并不太准确。我们之所以在「世系A」中把虞幕排进去,完全来自于杜预的注「幕,舜之先」,而这种说法不见于先秦文献。这极有可能是杜预认为他们都曾是虞朝的王,所以口胡了他们有血缘关系,注释的时候口胡也不是稀奇的事。

也就是说,「世系A」只能代表虞代的君主传承,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且虞幕看起来也是非常早期的人物,和舜不一定有关系。舜之前的虞代君主虞迵似乎也与舜没有直接的血缘,所以舜的先人皆微为庶人是极有可能的。这与《子羔》篇中贬损舜的出身[5],以凸显舜德的伟大是相符的。


所以综上,「世系A」实际记录的是虞朝的君王传承关系,而不是舜的祖先世系。「世系A」和虞朝历史一起在《史记》中消失,是为了给大一统意识下的「黄帝世系」让路。

另一方面,「世系B」中的人物可能确为舜微为庶人的祖先们,这个世系则被《帝系》等书直接继承,并拼接到黄帝下面,组建成一个黄帝大家庭。


这个问题和尧舜禹禅让的构建有相关性,所以也可以参看这个回答 ( ̄∇ ̄):


亖.总结

我抄一下各个段落的总结吧...( ̄∇ ̄)


1.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系:

  • A世系:颛顼 → … → 幕 → … → 迵→ … → 瞽叟 → 舜 → 商均 → … → 虞思 → … → 箕伯、直柄、虞遂、伯戏 … → 虞阏父 → 胡公满 →… → 陈敬仲
  • B世系:黄帝 → 昌意 → 颛顼 → 穷蝉 → 敬康 → 句望 → 桥牛 → 瞽叟 → 舜 →…→胡公满 →… → 陈敬仲


2.战国前中期人们对虞朝的认识:

  • 是夏朝之前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唐」实际上指的尧所在的国家,并非朝代名。文献中所有的「唐虞」基本直接指代「尧舜」,并非朝代名的并列。
  • 虞朝的治理是以「不赏不罚」闻名的,保留着君长推举制度,也是战国鼓吹的「禅让制」的原型。
  • 其中早期著名的首领有虞幕,后期有虞迵。尧是以虞代诸侯唐国的首领,在虞迵死后被推举为天子,后又禅让于虞舜。虞舜是虞朝乐正瞽叟之子,并非虞朝的建立者。


3.对虞朝认识的变化:

  • 「世系A」实际代表的是虞朝的君王传承关系,而不是舜的祖先世系。「世系A」和虞朝历史一起在《史记》中消失,是为了给大一统意识下的「黄帝世系」让路。
  • 另一方面,「世系B」中的人物可能确为舜微为庶人的祖先们,这个世系则被《帝系》等书直接继承,并拼接到黄帝下面了,组建成一个黄帝大家庭。

参考

  1. ^见《韩非子》
  2. ^不能确定虞思的「虞」属不属于这一系。
  3. ^见后文
  4. ^郭永秉《帝系新研》
  5. ^《子羔》:「舜,人子也,而三天子事之。」

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我不是这个问题的专家,不过我刚好最近和学这个专业的几个朋友讨论过,他们俩一个是本科历史系,一个是本科文学系,文学系因为要学古书的原因,他们的老师也讲过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多和有学问的交流是有用的。

我就把当时我们仨聊天的内容大致给题主分析一下,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问题,我可以再去找他们咨询一下,上古史这一块太乱了。

先放个炸弹,尧舜是否存在,还需要考证,不过并不是否定历史有原型。

一开始,我和那位历史系老朋友在群里,讨论对干旱、洪涝之类的灾害举行祭祀仪式,讨论到了这个东西是不是从尧舜时期开始的,但我们俩这个时代都是入门水平,然后我们想到了应该问一下专业人士,哪位历史系朋友还跟我开玩笑说找共工问吧。

接着想到了哪位文学系的朋友,他研究过一些上古的东西,然后群里边把他艾特出来了,似乎他也在玩手机,一艾特就出来了。

他们会考证一些上古的书籍,还有像一些上古神话,比如后羿射日,就是根据人们用十二月顶替十日的历史背景下创造的,历史上也确实有后羿这个人,他历史上是夏朝人,而且流放过一个夏朝国王,再结合夏桀称自己为太阳,然后就有了后羿射日的故事。

他告诉我们,黄帝尧舜是春秋开始流行的东西,他们掩盖了之前的神话,最早应该就是楚地的地方性崇拜,然后他告诉我,舜的原型就是帝俊,他们的故事很相似的,而帝俊是商的至高神,所以现在大多数的观点是帝俊在大禹之后。

大抵是在周朝建立时,历史化神话就成了主流, 尧舜可能不在春秋前就有,伴随历史化的不断深入传说体系的完善在春秋时得以流行,一般认为是在孔子手里完成的。

但是我马上问了他一个问题,春秋时期已经是东周了,西周时期的,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资料里,有没有提到过尧舜这两个人,他回答说目前来说是没有的,也就是说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不然就可以保持西周没有记载过尧舜这个说法。

然后那个历史系的朋友马上提出,是否中途发生过篡改,亦或是编造,然后通过某些途径打赢一场文化战争。文学系朋友的观点是,用编造去改变历史原貌不太现实,但是修改是大概率的事件。

然后我提到,西周初期,在周武王去世以后,商朝后裔所在的宋国发生过叛乱,发起人是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就是三监之乱,周公去平定了这个叛乱,结合历史系朋友说的文化仗,周朝是否在此之后进行过一场文化变革,文化学朋友说变革肯定是有的,就看大小。

他讲到,商朝和夏朝有一段时间可能就是对立的,因为各自的神话体系都非常完善,并不符合从属关系,比如说周和商的神话体系就很接近,像周人就没有自己的完全独立的体系,因为他的神话是建立的商人基础上的。他提到过,周朝建立以后,有过神话体系变革,他们为了正统只能篡改姓名、关系,甚至帝俊的老婆她们的名分。

然后历史系哪位朋友又提到,秦朝焚书会不会影响了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尚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已经看不到原版了,文学系朋友只能表示无奈,这个东西只能等待考古发掘了。

然后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尧舜春秋以前是没有的,然后周朝初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进行了一次涉及比较大的文化手术,覆盖了以前的很多东西,结合孔子对于周公的尊崇,以及孔子修订了诸多古籍,那么这场文化运动由周公发起,然后到孔子手上彻底完善。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什么具有权威性的东西。

题主还有问题的话,我可以找他们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