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华东最大竹器市场,走进“竹编之乡”孔集 / 开普饭

安徽舒城:华东最大竹器市场,走进“竹编之乡”孔集

周瑜立交桥(摄影 | 张凌云)

来源 | 安徽集镇词典、安徽市场

整理 | 束文杰

孔集镇(今城关镇孔集社区)是舒城县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县城东郊,东连三河,有“合九铁路”经其境;西接龙舒古城,有“合安公路”贯其中;南靠杭埠河,北临双心圩。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盛产水稻、黄麻,附近多竹木。竹编工艺品,为此地著名特产。1992年春撤区并乡后,全镇辖14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28847人,土地18376亩,是全县最大的乡村集镇。

合九铁路(来源 | 资料图片)

孔集镇素有“竹编之乡”的美称。由于本地多竹,并大量制作各种不同的竹编工艺品,因而开辟有华东地区最大的竹器专业市场。此地竹编工艺有1500多年的历史,发展品种多达一百多种,其中仍以传统制作的“舒席”最为著名。它选料严格,工艺讲究,篾纹细致,柔软光滑,优等品可叠成小卷随身携带,垫用纳凉,清爽舒适,为一般竹席所不及。传说明朝吏部尚书秦悦民回家乡舒城省亲,路过城北平顶山孝子庙,访旧友方丈,相晤甚欢,遂留宿庙中。方丈出舒席供客享用,顿觉凉生席面,心情大快。临别时,方丈就将此席赠送给他。回到朝廷,他转献给皇帝,皇帝大悦,并御批“龙舒贡席”。从此舒席身价倍增,大家争相购置,供不应求。于是舒城各乡以及邻近潜山怀宁各县竹编行业,纷纷仿制,以至品种愈来愈多,工艺愈臻细密灵巧。舒席远在1906年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得篾业一等奖,享有很高国际声誉,在国际上一直畅销不衰。单孔集一镇,每年包括“舒席”在内的竹编工艺产品,要销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并与全国十几个省、市竹木、竹器市场进行交易,每年成交额一般总在300万元以上。由于这里产品好,品种齐全,赢得各地客商信赖赞许。

龙舒贡席(来源 | 资料图片)

舒席参加宣统二年物产会奖牌(来源 | 资料图片)

全镇现有镇、村、联办、个体四级企业4733家。企业种类有舒席、一般竹编工艺、麻纺、海绵、灯泡、塑料薄膜制品等36种。产品多,销路广,尤其是舒席,年产5万床。此外,镇辖区杭埠河沿岸有丰富的黄砂资源,储量有200多万吨,年开采35万吨,产值为210万元。为扩大劳务输出,镇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有500多名建筑工人常年在淮南、淮北等地承包业务,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舒城砂厂(来源 | 资料图片)

镇办企业20多家,年产值可达26.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354万元的40%。全镇人均收入为505元,居全县首位。

全镇有中、小学校14所,是全省100个基础教育先进乡镇之一。为提高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1989年创办了镇企业职工学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受到省教委的表彰。

孔集中心学校鸟瞰图(来源 | 网络图片)

为进一步加快孔集经济建设的步伐,吸引更多的个体商户到本镇经营商业,镇党委准备抓住1992年合九铁路开通的有利时机再开辟一个建筑规模更大、经营范围更广、产品容纳更多的商业市场。

孔集镇有着在国内外久负盛誉的传统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欢迎海内外侨胞和企业界有识之士到孔集镇来,投资经营,合资办厂。

汽车总站(摄影 | 张凌云)

(张士彬 李文惠 杨定祥)

孔集镇竹编专业市场

孔集镇位于县城东5公里,6500户,27157人,18944亩耕地。从事蔑器编织专业的有孔集、傅圩、舒丰、凡坛、溪河、新湾6个村,间业的有圣庄、舒勤、久墩、太平4个村。篾器品种有粪箕、稻帘、竹筐、竹扁担、黄鳝笼子、鱼罩、鸡罩、竹椅、竹床、竹凳、花篮、鱼篮、团篮、挂面篮、竹筛、竹簸、竹篅、竹帘、竹席、竹垫、竹枕等40余种。集日平均上市人数达1000多人,日上市量平均15000件,成交额近万元。还有11个贸易货栈,专门经营水竹、桂竹、毛竹、石竹,日上市量约10万公斤。产品运销到省内外各地。

孔集竹器专业市场(来源 | 资料图片)

(六安行署办公室)


  • 来源:安徽集镇词典、安徽市场(出外龙舒人收藏)

  • 整理:束文杰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出外龙舒人融媒体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