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這才是法國》,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here。)

【《BO》編輯檯好書推薦:《這才是法國》】

台灣教改改了二十五年,還存在重理輕文的現象,也讓社會發展缺少美育素養、哲學思辨。反觀法國則在總統馬克宏上台後,利用長達一年的時間,讓各界對教改和文化政策進行熱烈討論,教育部長也對此提出改革。

以下為商周出版的《這才是法國》摘錄,作者彭怡文透過將近 30 年的法國觀察,寫出深入淺出的法國在地觀察,甚至受到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推薦。台灣教改如果想重視平衡發展,要怎麼在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法國學制、改革中取經?(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Free photo on pxhere

文/彭怡文

不像台灣教育體系繁瑣,輕人文藝術重理工,重大學輕專科,法國教育體制旨在強調領域平衡發展,與教育的公平性、多元性、專業以及跨領域的結合,深化知識與技能的應用,相當靈活。

法國學制如何讓知識、科技及技職教育並重

從出生到六歲以前為「托兒所」(École maternelle)。

六至十一歲的學齡兒童就讀「小學」(École Primaire)。如為公立,採男女混校、免學費。分兩個學習階段:包括 CP、CE1、CE2 的第一個階段,以及包括 CM1 和CM2 的第二個階段。校舍由政府負責維護。二○一四年,法國共計有三萬一千八百八十三所公立小學以及五千一百二十六所私立學校。

接下來是為期四年的「初級中學」(Collège),分為第六級、第五級、第四級、第三級。公立初中乃由地方公共教育機構(Établissements Publics Locaux d’Enseignement, EPLE)負責,初中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學生主動及自主的能力。

到了第三級尾聲,須參加一種國家文憑考試(Le Diplôme National du Brevet, DNB),考試項目包括筆試及口試。口試為藝術史或「跨學科實踐教學」(Enseignements Pratiques Interdisciplinaires, EPI)或其中一個教育課程,以口頭表達的方式通過評估。若口試未通過,可選擇以筆試通過。

筆試涵蓋四個項目:法語(三小時)、數學(兩小時)、歷史及地理(兩小時)、科學(一小時)。此外,可選學科有拉丁語、希臘語、歐洲語言和文化、區域語言和文化、專業發現等,應試者可因此獲得十至二十分的獎勵。

當「初級中學」結束以後,進入「高中」(Lycée),學生必須選擇在「普通和技術高中」(Le Lycée d’Enseignement Général et Technologique),或是在「職業高中」(Le Lycée d’Enseignement Professionnel)學習,為期三年,分為:第二年、第一年和最後一年。

每所學校都可依據學生的特質,制定特定的政策,開發專屬該校的特色項目。到了最後一年(La Terminale),學生要參加法國最重要的「高中畢業會考」(Baccalauréat,通稱 BAC),並且依不同的高中類別,分為不同的考試科目與文憑。

馬克宏政府力圖改革,改出哪些方向

二○一七年十二月五日,「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以及「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rogramme International pour le Suivi des Acquis des Élèves, PISA)發布評鑑結果報告,法國於這兩個國際機構的排名都比過去退步。

幾小時後,布朗蓋(現任教育部長 Jean-Michel Blanquer)部長召開記者會:「我們必須走出這些關於教育的循環辯論。這兩個報告將對檢查員和教師的實務工作很有價值。」布朗蓋隨後提出以下幾點改革主張:

1. 推行制服。

2. 恢復一週四天上學制。

3. 把一個班級拆成兩班,採小班教學制,並回復「作業」:於七千一百所「初級中學」推行每週四小時,每天一小時,由一位老師輔導十五位學生的作業。這個計畫於二○一八年初推廣到「小學」,首要的目的 —— 幫助那些因家庭環境而無法在家好好學習的學生們,雖然,在此之前,小學是被禁止出作業的。

4.為恢復學校秩序及維護國民健康,新學年禁止小學生及初中生帶手機上學。

5. 恢復古希臘文、拉丁文:將原本投入「跨學科實踐教學」二○%的時間,用以進行雙語教學。學生可以選擇現存的兩種語言進修,或者選擇古希臘文或者拉丁文。

6. 合唱計畫:透過每星期兩小時的合唱計畫,在初級中學及高中推動團體的合作及發展。這個項目尤其受到文化部的大力支持。

7. 簡化期末考試為四大科目,其餘採持續監督。

8. 引進寓言故事作為教育素材:此項目將被引進給十五萬名 CM2 期的小學生。布朗蓋認為:「因為寓言告訴我們關於人生的一些事情,它們是永恆的。」

布朗蓋公開反對法式教育體制中最重視的「機會平等主義」的主張,他更看重的是學校以及學生的自主性,而非系統性地箝制與規範,學生們應自主性地針對自身的未來做出選擇、規畫及思考。他也特別看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法國人如何保護藝術,甚至把它自然「置入」在教育中

法國藝術界的多樣性一直被視為法國國寶。文化部長法斯娃‧尼森(Françoise Nyssen)卻提醒:「不要把現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要忘記,最有價值的,往往也是最脆弱的。多樣性是一場必須持續不斷的抗爭。在市場規律面前,爭取藝術家的獨立、被認可,以及獲得公平的報酬。反對因金錢與獲利至上的要求而放棄多元的藝術景觀。這是對創造、文化節目和傳播自由的不妥協的保護。反對預防性的審查意圖、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

她不斷重申藝術和文化在法國社會中的重要性,並主張民主化藝術實踐、允許各地文化多樣性、向年輕人開放。

她向全法國有志之士喊話:「我們有責任共同站在一起,反抗全球化帶來的標準化幽靈。面對國內經濟、社會以及政治挑戰,我們更要堅守我們的文化模式。在預算的分配上,我們要能反映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表現法國這塊土地的文化特色—戲劇、音樂、歌劇、舞蹈中心、當代藝術、樂團、各式各樣的藝術節、馬戲團……。我要確保數千名在法國的藝術家能夠落實公共服務的使命,即延續藝術創作以及傳播藝術。他們是我們國家轉型的重要參與者。」

為了達成她所謂的民主化藝術實踐、文化發展的多樣性以及向年輕世代開放,法斯娃‧尼森提出三項目標。

第一個目標:發展普遍的藝術教育服務

讓所有民眾都能從事某項藝術,比如創作音樂、戲劇、舞蹈、繪畫等等。藝術必須成為孩子教育的支柱,一如閱讀、寫作或數學。藝術家和文化機構正等著參與其中,只待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從托兒所到高中,以及所有學校的不同課程,都必須朝此方向邁進。

第二個目標:打破社會和地域

打開文化分權的新篇章,突破巴黎主義者的自尊心,提升不同地域的藝術價值。比如,巴黎地區的藝術花費是法國其他地區的十倍。新的文化部重新均衡今年的文化預算,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與支持農村地區、中等城鎮以及社區居民的文化活動。

第三個目標:為青年投資的文化政策

既有的文化支持標準已過時,迫切需要將文化部現代化,並且提出新的青年文化政策,支持為年輕人提供創意平台的品牌、美術館以及機構,提供年青人培訓、公開排練、組織青年藝術家的座談會等。重塑青年文化政策,最終將拓展至歐洲範圍內。希望透過支持所有合作夥伴,以促進年輕藝術社群的生成、流通以及交流。

教育及文化政策形塑社會人格

自馬克宏上任以來,舉國上下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對教育改革及文化政策進行熱烈討論。各界教育人士、社會學家皆透過各大媒體平台設立的論壇,展開正反不同意見的辯論,為這個足以影響國家社會整體未來發展方向的國之大政,提出諍言。

法國得以成為全世界教育及研究,思想家、藝術家及世界一流的技術人員輩出的國度,得力於他們擁有一個理論與實務並重、知識與技能並駕齊驅、善於拔擢人才、培育人才的教育機構。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國家機構來打破階級的藩籬,只要有才幹,無分出身,都可因適性適才適用而擁有一片發展的天空。

反觀台灣,歷數十年教改,發展至今,怨聲載道,教師無所適從,政治主導下的意識型態教育、功利主義至上的學習風氣,再再使得我們的教育錯失了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多元教學的可能。

而一味地重理工、輕社科以及人文藝術教育,更造成社會整體發展因缺少美育素養,以及缺少哲學思辨而粗鄙盲從。再加上大學生過剩,職校卻日益凋零,引發整個社會面臨產業發展失衡,某些領域的人才付之闕如。台灣這幾十年來的空轉,不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早與時代脫節,我們的文化政策也還停留在政治主導文化的層級。

推薦閱讀

【老師年薪比清潔隊員少】如果想透過教育翻轉階級,為何美國不重視老師還給低薪?
當法律系畢業也成為高學歷難民,全球高失業率代表教育無法翻轉人生?
台灣在國際人才爭奪戰場上節節敗退,教育部長究竟知不知道戰場在哪裡?
美國公立學校有錢也不一定能進!真實經歷告訴你,資本主義的教育如何用錢堆出來
沒有標準答案怎麼算分?從一張法國初中講義看懂歐洲人文教育精神
為什麼非要上哲學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缺少的「那堂課」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這才是法國》,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Free photo on px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