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報出版

從 2019 年 12 月開始至今,新冠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截至 16 日全球已有超過三億人確診、五百五十萬人因此死亡:COVID-19 不僅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為了讓國人對於 COVID-19 與台灣防疫政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中研院在去年 12 月出版的最新科普著作《研之有物: 中研院的 21 堂生命科學課》專訪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邀請陳院士詳細檢視過去兩年台灣的防疫措施,同時針對疫情襲捲全球後人們該如何重建日常生活提出建言。

陳建仁認為,台灣防疫迄今可以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 2019 年 12 月首度發現COVID-19 至 2020 年 11 月疫苗問世,稱為防疫「上半場」。上半場期間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而能成功阻斷病毒傳播,則要歸功於過去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測體溫、出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活動等。除了辛苦工作的醫護與防疫人員,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遵行防疫規範、遏阻病毒擴散的 2,300 萬台灣人民。

防疫的第二階段──防疫「下半場」──則以 2020 年 12 月 COVID-19 疫苗問世作為區隔。陳建仁認為,防疫下半場期間除了持續阻斷傳播鏈以外,藉由接種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是此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必須盡快將完整接種率提升到 65%~70%,在此同時,遏止不實且聳動的疫苗消息傳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陳建仁認為,施打疫苗能減緩疫情大流行,讓病毒不會大幅度傳播,同時降低病毒突變的機率,但要完全撲滅 COVID-19 已不太可能,因為輕症與無症狀感染者會讓病毒持續存活,COVID-19 病毒也會為了自身延續,往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方向自然演化。換言之,我們要有心理準備與 COVID-19 共存。

而從今年一月開始,Omicron 確診個案也讓我們發現病毒已逐漸往「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方向發展;儘管多數為境外移入案例,但本土案例也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面對即將出現的農曆春節返鄉人潮,台灣防疫政策的下一步該怎麼做?

時報出版邀請到陳建仁院士出席 16 日位於誠品松菸店的新書分享會,以「台灣的科學抗疫之路」為題,親自與現場讀者分享台灣的防疫政策成效。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正常出國?」 陳建仁:「醫療人員不是先知,但我們可以繼續努力。」

防疫政策的成功能有效阻止疫情擴散,同時民眾日常生活也會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但被問到何時才能安心出國旅遊時,陳建仁院士表示:「這個問題就像在祈禱時詢問天主一樣。」陳建仁認為醫療人員不是先知,無法預知疫情何時能正式宣告結束,或許等到全世界的疫情都能得到控制的時候才會比較安全。

同時更進一步指出,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近日宣布歡迎全世界的人去旅遊,原因就是他們的疫苗接種率幾近 100%,因此未來能開放旅遊的 一定是疫苗接種率高、且疫情控制良好的國家。

「一般來說,如果接種率高達七成就可以放心;台灣已經到了 81%,希望再拚一下、繼續往上提升。」但是當其它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依舊低於七成時,該怎麼辦呢?陳建仁表示:「這就是台灣必須幫助其他國家的原因。」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不僅防疫,也大大降低感冒機率

面對來勢洶洶的 Omicron 變種病毒,陳建仁向國人喊話,「防疫三寶:快篩、疫苗、口服藥物」已經準備好了,只要維持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良好防疫習慣,就無需驚慌恐懼。

此外,他也呼籲國人一定要施打疫苗,且打滿第二劑後一定要再打第三劑,「不是疫苗沒有效,而是打了第二劑後若沒有進一步調整,中和抗體就會下降,碰到強勢的 Omicron 就有突破性感染的風險」。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比喻,打疫苗就像學生考試,打了 2 劑就像是平常有在預習、有很好的實力,但 Omicron 就像是期末考,預習是不夠的,還要再用第 3 劑疫苗複習一下。」

謝世良研究員同時也分享了身邊友人的故事,「耳鼻喉科的朋友告訴我說:你知道嗎,你是我今天的第一個病人。」表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習慣不僅能防疫,同時也能讓民眾感冒的機率大大降低。相信當各國疫苗施打率提升、口服藥物研發與生產技術逐漸成熟之後,全球各國重返正常生活的時間也將指日可待。

推薦閱讀

追加第三劑時間到了怎麼選?兒科醫師從保護力推估,製表建議「選擇」順序!

【Omicron 最新資訊】美國防疫專家佛奇從 3 面向分析:傳染力、重症率與免疫逃脫程度

【讓我的瑞士家人全中的 Omicron!】這次的新冠變異株能讓我們得到集體免疫力嗎?

(本文為 時報文化 新聞稿,原文標題為 〈Omicron 強勢來襲、台灣又要三級警戒了嗎?—— 讓「大仁哥」陳建仁告訴你台灣防疫的下一步!〉。首圖來源:時報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