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汉语文字)_百度百科
汉语文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戴(拼音:dài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2],此字最古形体为《说文解字》籀文,古字形从異(异),𢦔(zāi)声。“戴”本义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等处;又引申为“尊崇、爱戴”。 [16]
中文名
拼    音
dài
部    首
十、戈 [8]
五    笔
FALW(86);FLAY(98) [1]
仓    颉
JIWTC [1]
郑    码
EHEO [1]
笔    顺
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斜钩、撇、点
字    级
一级(编号:3388) [2]
平水韵
去声·十一队 [7]
注音字母
ㄉㄞˋ [1]
笔顺编码
12125121122134534 [1]
四角码
43850
总笔画
4+13(部首+部首外)
统一码
6234 [1]
异体字
侢、𢎑、𢨇、𢨚、𨚵、𩖘
字形结构
半包围-右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戴”在小篆中写作图2,《说文解字》认为它是一个形声字,左下从“異”表义,右上从“𢦏(zāi)”表音。《说文解字》另外还收录了一个籀文“𢨇”(篆文作图1)。右上为“戈”字,段玉裁等人指出这个“戈”本来是“弋”字。“異” 与“弋”古音声、韵并同。古文字中“弋”“戈” 形近互讹的例子极多。《说文》籀文虽是讹变之形,但基本上保存了古字的结构。“戴” 后来转入“之”声,声旁由“弋”变成了“𢦏”。当代所能见到的出土文字材料都是汉代以后的,都是从“𢦏”声的形声字了。 [4] [18]
“戴”的形旁“異”,甲骨文写作图A,其字形像把某个东西戴在头上或顶在头上。“異”在当代是“异”的异体字。许多学者认为,“異”就是“戴”字,“異”和“戴”本来就是一个字。按古文字形、音、义,“戴”与“異”都有密切联系。形:“戴”中有“異”;音:“戴”上古音在之部,“異”上古音在职部,阴入对转;义:两字均含顶戴或承载之义(按《说文》则同有分义)。依据文字学形、音、义相关为同源字的原理,则“戴”“異”同源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戴”的本义是以首承物或者通俗地说是用头顶物。《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说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负着、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这一人工运物方式,在当代许多民族中仍有保留。由加在头上扩大范围使用,可获得泛化表达,如戴眼镜是加在面上,戴耳坠是加在耳上,戴围巾是加在颈上。《说文解字》“分物得增益曰戴”的解释,其实是“戴”字进一步泛化之义。
“戴”由顶在头上引申为尊奉、推崇。如《国语·周语上》:“庶民不忍,欣戴武王”。现代汉语表示这一意思的还有“拥戴”“爱戴”。 [16]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dài
动词
顶在头上
《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
wear;
put on
《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头上戴着束鬓嵌宝紫金冠。”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戴花;佩戴;戴帽子
尊崇;拥护
respect;
support
《尚书‧大禹谟》:“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
《国语‧周语上》:“庶民不忍,欣戴武王。”
爱戴;拥戴;推戴;感戴
捧;举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汉·张衡《东京赋》:“戴金钲而建黄钺。”
竖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从者惊觉,毛戴。”
茅盾《三人行》七:“笑声是那样磔磔地令人毛戴。”
介词
正对
《晏子春秋‧杂下四》:“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
名词
周代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见主词条:“戴国”)
《春秋‧隐公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姓氏用字(见主词条:“戴姓”)
戴震(清代思想家、学者)
棺饰的一种
《礼记‧丧大记》:“士戴:前纁后缁,二披用纁。”
zǎi
动词
通“载”。遵从
《淮南子‧缪称训》:“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刘文典集解引王念孙曰:“戴,读为‘载’。”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9]《汉语大字典》 [3]

近义辨析

播报
编辑
戴—带
戴、带二字读音相同,在作动词时意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
“带”是“随身拿着;携带”的意思,如:带行李、带工具、带干粮。“戴”多用来表示把物品放置在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的身体某一部位上,如:戴帽子、戴花、戴眼镜、戴红领巾。总的来说,所“戴”之物与身体部位的结合比“带”更紧密。例如:“犯人戴着一副手铐进来了。”“警察带着一副手铐进来了。”这两句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17]

古籍训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三】【異部】
分物得增益曰戴。从異𢦔聲。
𢨇,籀文戴。 [10]

说文解字注

“分物得增益曰戴”注:《釋訓》曰:“蓁蓁,孽孽,戴也。”毛傳云:“蓁蓁,至盛皃。孽孽,盛飾。”是皆謂加多也。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石山戴土曰□”是也。又與載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載也。《釋山》或本“石載土謂之崔嵬,土載石爲砠。”謂石載於土,土載於石則與毛傳不異也。《周頌》:“載弁俅俅”,《月令》:“載青旗”,皆同戴。
“从異,𢦒聲”注:都代切,一部。
“𢨇,籀文戴”注:弋聲,𢦒聲同在一部。蓋非从戈也。 [11]

广韵

都代切,去代端 ‖ 弋聲代部(dài)
戴,荷戴。又姓,出濟北,本自宋戴穆公之後。《風俗通》云:“凡氏於謚,戴、武、宣、穆是也。”都代切。一。 [12]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戴
古文:𢨇
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並𪒴去聲。《説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廣韻》:荷戴也。《書·大禹謨》:衆非元后何戴。《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疏:道過丘南,若爲道負戴。
又值也。《禮·喪大記》:君纁戴六。註:戴之言值也。《爾雅·釋地》:戴日爲丹穴。註:值也。疏:值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謚法》:典禮無愆曰戴。《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嬀生桓公。註:戴謂謚。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禮·月令》:載青旂。《詩·周頌》:載弁俅俅。《音義》:如字。
又與戴同。
又《韻會》作代切,音再。地名。《春秋·隱十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註:戴國,今陳留外黄縣東南有戴城。《釋文》:戴音再。 [13]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𢦏”从上、右包围“異”,底部“異”高“戈”低。“土”下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異”,“田”居横中线部位,中间短横在横中线下侧,竖笔与上“土”竖笔垂直对齐;“共”的右侧均抵竖中线。“戈”,㇂(斜钩)起笔高收笔低撇笔从横中线上侧起笔撇向“異”下侧。 [14]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5]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t
əɡ
先秦
王力系统
t
ə
先秦
董同龢系统
t
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统
t
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统
t
əgh
əї
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皆灰咍废
əd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皆灰咍废
əd
隋唐
高本汉系统
t
ɑ̆i
隋唐
王力系统
t
ɒi
隋唐
董同龢系统
t
Ai
隋唐
周法高系统
t
əi
隋唐
李方桂系统
t
ậi
隋唐
陈新雄系统
t
əi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6]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十九代
开口呼
全清
都代切
tAi
集韵
去声
十九代
开口呼
全清
丁代切
tɒi
礼部韵略
去声
丁代切
增韵
去声
当盖切
去声
丁代切
中原音韵
去声
皆来
开口呼
全清
tai
中州音韵
去声
皆来
当赖切
洪武正韵
去声
六泰
全清
当盖切
tai
去声
六泰
全清
丁代切
tai
分韵撮要
阴去
第十四皆解介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tai
51
去声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21
去声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5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tai
35
去声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tai
1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tᴇ
53
去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55
去声
晋语
太原
tai
45
去声
吴语
苏州
tᴇ
412
阴去
文读
吴语
苏州
412
阴去
白读
吴语
上海
tA
334
阴去
吴语
温州
te
42
阴去
文读
吴语
温州
ta
42
阴去
白读
湘语
长沙
tai
45
阴去
湘语
双峰
ta
35
阴去
赣语
南昌
tai
213
上声
客家话
梅县
tai
52
去声
粤语
广州
tai
33
阴去
粤语
阳江
tai
54
阴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tai
11
阴去
文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te
11
阴去
白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ti
11
阴去
白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tai
213
阴去
文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to
213
阴去
白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ti
213
阴去
白读
闽语(闽东语)
tai
213
阴去
闽语(闽北语)
建瓯
tuɛ
22
阴去
未注明异读原因
闽语(闽北语)
建瓯
tuɛ
21
上声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 [15]、汉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