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里面的“德”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经意间逐渐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然后我就想到了《大学》里面的十七字真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觉得…
关注者
27
被浏览
28,957

9 个回答

问题好有意思也好复杂。甚至有人的博士论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我就简单概述一下现有的研究。

如果觉得太长可以跳读加粗文字。


在古汉语里,"德"字有三种写法,写作宋体,分别是“德"、"惪"和"悳”。"德"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左边部分指十字路口,右边部分是一只上面画有睫毛的眼睛。字面意思是—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朝十字路口看;引申为"直视前方行走"之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德,升也。从彳。惪聲。”段玉裁注:“升当作登。……今俗谓用力从前曰德,古语也。”可见,最早的殷商时期的“德”有"直视前方行走"之义,与巡视、选择道路的行为有关,而无善恶之类的道德含义

秦汉及其以前人们所使用汉字的数量较少,用字不如今人规范,更重要的是,那时人们用字"尚音",习惯以音表义。结果,周人所用的德字含义多种多样。

在周代,当德用作名词时,其主要含义有九种,若细分,又可分为三类情形:

第一类的德,在含义上明显没有道德意蕴,它的含义与用法有三种:①仍沿用殷商时期的用法,以德指称人的外在行为,此时德字不带道德意蕴。如《尚书,周书,立政》说:"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这里,前一个德字指"升也",指继帝位;后一个德字指"行为",暴德即暴行。②客观规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这里的"德"指客观规律。③始生;事物的开始。如,《庄子,天地》:"物得以生谓之德。"

第二类的德,在含义上明显具有伦理道德色彩,它的含义与用法有五种:①指"道德、品行、节操"。《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②指有道德的贤明之人。《周礼·司士》:"以德诏爵。"郑玄注:"德,谓贤者。"③恩惠;恩德。《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④心意。如:一心一德。《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⑤通"直",有正直之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辩而不德,必加于戮。"俞樾平议:"德当读为直。德字古文作直,本从直声,故即与直通。"

第三类的德,其含义既可用于非道德色彩的场合,也可用于具伦理道德色彩的场,。这种德的含义指"性质;属性。"如,《庄子'马蹄》:"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郭象注:"夫民之德,小异而大同。"当"德"用作此含义时,"德"往往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出众的性质和属性,如将有五德、鸡有五德、玉有五德,等等。此时的德一般不具道德意蕴。不过,既然德可以"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出众的性质和属性",当它用于人时,自然是指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逐渐得来的某种出众的性质或属性,按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贯理解,这类性质或属性主要指人的德性。中国古人对"德"的这一用法与古希腊哲人对"德"的用法的情况略同。

与殷商时期相比,周人所用的名词德的含义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含义更加丰富,出现了9种含义与用法;另一是,不但首次赋予德以道德意蕴,而且更侧重于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使用德字,因为在德的这9种含义里,有5种属于伦理道德的用法。这说明具有伦理道德规范含义的德是在西周产生的。若结合周代史实看,周人之所以将本不具道德意蕴的德字改造为具有伦理道德意蕴的德字,是因为周取代殷之后,周人深感"天命靡常",长久地占有天下,仅靠天命是不行的,进而开始了对天的怀疑,逐渐意识到要长久保有必须尽人事,于是,西周人发展了德的概念,体现在字形上,就是在西周初期的金文中,德字加了 "心"符。西周大盂鼎铭文中的"德"字就是这样写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是西周人创造的新概念。

除了对“德”字心符的增加而引申出的含义的变迁,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从“德”训“得”的关系入手讨论“德”含义的变迁。

在 《周书》 的文本里,“德” 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归纳起来, 大致有如下四种: 首先是统治方法(三德: 一曰正直, 二曰刚克, 三曰柔克。平康, 正直; 强弗友, 刚克; 燮友, 柔克。沈潜, 刚克; 高明, 柔克。惟辟作福, 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 其害于而家, 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 民用僭忒。), 其次是政治制度(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 用敷锡厥庶民; 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 有猷有为有守, 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 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 “予攸好德”, 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再次是政治原则(不率大戞, 矧惟外庶子、訓人, 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 乃别播敷, 造民大譽, 弗念弗庸,瘝厥君, 時乃引惡, 惟朕憝, 巳! 汝乃其速由兹義率殺。亦惟君惟長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 惟威惟虐, 大放王命, 乃非德用乂, 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 最后是对天命的指代(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 德威惟畏, 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 折民惟刑;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降播种, 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穆穆在上, 明明在下, 灼于四方, 罔不惟德之勤……率乂于民棐彝……惟克天德, 自作元命, 配享在下……朕敬于刑, 有德惟刑。今天相民, 作配在下。)。

在西周, 有一条相承的脉络: 天———天命———受天命的王。 “天” 是周人的主宰者,是一切的根据。 “天命” 是由 “天” 下达的“令”,是“天”对人间万物的要求, 它是不能等同于主宰者 “天”的。无论是 “天命” 还是“王”,它们的根本性都是由“天”赋予的。在《洪范》中, “天命” 的具体内容被明确出来,即 “彝伦攸叙”。那么, 承受此天命的 “王”所建立的 “极”( 准则) 也就是对 “彝伦攸叙”的体现。由此反推, “攸好德” 之 “德” 应该不是一个像 “极”那样的准则, 而是能够表现王所建之 “极”的现实具体的规范。这个具体的规范就是体现君臣、上下等级绝对区分的相关制度。也就是 《周书》 中未出现过的、后来的 “礼” (制) 。

在东周初, “德” 的语境意思基本不出《周书》 中所见的几种, 比如 “夫德, 俭而有度, 登降有数” ( 官命之数) 。 其中, “德”主要表现为 “制度”。这个制度即是 “礼”。在春秋后期, “礼仪” 与 “礼义” 已经开始被区分, 比如,“自郊劳至于赠贿, 礼无违者……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礼义”是 “礼仪” 之本。而 之 所 以 会 重 新 探 讨“礼” 的 根 本 性, 是 因 为 该 时 代 “礼 崩 乐坏”了。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现象是众多僭越等级的情况。对此, 各思想家萌生了一系列的质疑, 而这些质疑基本都围绕着西周文献所展现的思想脉络来进 行: 天———天 命 ( 天 之 令, 即 彝 伦 攸叙) ———王 ( 受天命者) ——— ( 王所建的) 制。由此, 诸子的质疑有: 为什么要遵循 ( 王所建的) “礼”? 这直接影响到 “建制”所因循的作为 “天命”的 “彝伦”。于是, 面对的另一个质疑是: “彝伦”是否是 “天命”? “天”是周人的保护神, 它是一切的根据。所以, 对 “天命”之“彝伦” 的质疑, 也就是对 “天” 之权威的动摇。在这样的情况下, 诸子展开了反思。


简而言之,西周时期“以德治国”,这里的德具有政治含义,而随着“礼”的新观念的确立及其引发的礼治思潮,“以礼治国”逐渐压倒“以德治国”而成为春秋时期政治理念主旋律,这就导致了“德”的政治功能逐渐弱化。


诸子把原本笼统的相承关系进行了清晰论证, 虽然 “德” 的本质含义一直未变, 但 “德” 却被虚位化了。从 “德”的本质含义来看, “德” 作为一个因人类对世间根据之探寻而产生的概念, 它是不朽的; 但那些基于 “德” 之本质含义、通过阐释 “人道之根据”以及 “如何承受” 等问题而产生的概念反而成为关注的中心, 比如仁、道。甚至到了战国时期, “德” 的本质含义已经隐藏于文义之后, “德” 最常被训释的意思就是 “得”,这个原本衍生的训释反而成为 “德” 的基本解释了。

“德义”概念的出现,表明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德”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可见的统治者推行德政的各项举措以及个人的外在德行当中,而是更注重“德”的精神实质,这就大大推进了“德”的内面化。后来的帛书《要》篇记载孔子对《易经》的态度是“观其德义耳”,《孝经·圣治》的“德义可尊”,以及郭店楚简的《尊德义》篇,应该都是对春秋时期“德义”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阐发。而《礼记·中庸》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或许可以表明“尊德性”与“尊德义”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从有道德意味的“德行”到道德意味很强的“德义”再到完全道德意义上的“德性”脉络之演进,就是“德”不断内面化的必然结果。

其中孔子将“仁”从“德”的众多子目中拣择出来,通过“仁学”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创立,实现了“德”由政治概念向伦理概念的转化。“德”在孔子那里所 面向的主要是内在的人格世界,其内在意义的“德性”内涵已经较为明朗,大体上已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了。孟荀两位儒家大师均是在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主体框架下,各有侧重并以人性论为出发点,构建了各自的道德伦理学说及道德政治学说。尽管“德”在先秦儒家学说中仍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但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即“道德”的内涵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应该是无疑义的。

参考文献

[1]施阳九.先秦“德”概念的变与不变——以《尚书·周书》为诠释中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51-56.

[2]李德龙. 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D].吉林大学,2013.

[3]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11-20.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就会有私心。

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品质,也不能说是缺点,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的权利。

普通人这样当然没事,但是掌权者不能这样。所以就有了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其实不是一句贬义词,因为在天地的眼中,是没有仁这个概念的,因为如果你对这个物种仁,那么对其他的物种可能就是灾难了。所以这种不仁,其实就是大仁。

而德这个字,就是约束掌权者的品格和做事的原则。因为他已经是最有权利的人了,没有人来约束他。所以古人总结了一句,天下要由有德者而居之,才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