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說來有點像是學著年輕人趕流行,上個週末我去小巨蛋聽了徐佳瑩的演唱會。在幾近滿席的位置中,多數的聽眾沉醉於她的歌聲,我卻從她與嘉賓伍佰的互動之中,看見了台灣軟實力的未來。

台灣地理依山傍海,歷史與民族錯綜交融。這樣的環境之下,這片土地孕育出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從這樣的多元文化當中,我們原可淬鍊出無可比擬的軟實力,卻因為政治的紛紛擾擾,錯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對立和爭議吵鬧中

台灣本來是亞洲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近年卻有衰微的趨勢。台灣媒體資本不敵中國或許是原因之一,文化政策在各方角力之下無法有效生根推行更是硬傷。結果,我們任憑台灣歌手不斷外流對岸,各式人才遭到掏空。在這樣的環境下,徐佳瑩是難得誕生的新一代唱將,經過中國《我是歌手》節目的淬鍊之後,繼續回來台灣發光發熱。

她的成就絕不是她一人所能完成的。

在前天夜裡4月22號晚上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中,搖滾巨星伍佰登場成為徐佳瑩的嘉賓。伍佰出道二十餘年,充足的經驗讓他的風采可以輕易地壓倒徐佳瑩,但他沒這麼做。不論是台詞或是演出,伍佰都謹守著分寸,襯托徐佳瑩的光芒。像這樣照顧新世代、提攜後進的情懷,正是台灣文化逃離被政治扼殺、窒息的關鍵

民進黨執政這一年來,除去了許多威權政治留下的遺產,對於未來,他們所描繪的藍圖似乎缺了一角。我們看到民進黨提出了許多產業創新、硬體建設計畫,但關於文化、軟實力這塊該如何發展卻沒有多少鋪陳。

音樂、飲食、體育、觀光,這些台灣既有的軟實力還有許多成長空間,只待有能力者伸出雙手拉一把。政府身為掌握全台掌握最多資源的機構,理當在各個政策領域促進交流、相互幫助,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讓世界看到。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