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我們總以為隨著年齡漸增、見識變廣,對於人生的迷惘自然也會越來越少。然而四十歲其實就像是人生的「第二次青春期」,可能還在找尋工作對人生的意義、覺得朋友圈變好小,甚至對與伴侶之間趨於平淡無奇的愛情突然感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此,心理諮商師 姜善英 藉由諮商經驗與自身體驗寫出中年人的困境與不安,並想告訴你:「就算迷惘也沒關係,只要像這樣重新找方向就好。」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心理諮商師 姜善英

對四十歲的你而言,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先停下腳步,好好覺察自己的心。會感到迷惘,是必須停下來檢視過去人生的訊息,是重新思考未來的人生,強化內在力量的時刻。

就算沒有心靈相通的好友,或為自己著想的家人也沒關係,因為你身邊早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最懂你,且已懂得照顧你的人,那就是四十歲的自己。這四十年來不離不棄,一直陪在你身邊的人。此時,如果無法停下來覺察自己,面對未來一連串的課題,只會感到更加困惑。

上一代四十歲的人,大部分生活都很穩定,對未來比較不會感到不安。只要按部就班照著計劃走,就能進到不錯的公司;退休後領了豐厚的退休金,就能過著安逸的生活。只要年輕時好好用功讀書,考上好學校,甚至家境好一點的,到國外留學回來後,都可以有不錯的發展。但現在這一輩的年輕人,不是這樣,即使考上好學校或去國外留學,很可能都還是會遇到「待業期長」的窘境,對未來的職涯規劃是更加迷惘。

也因為上一輩的人工作幾乎都可以做到退休,所以四十的他們沒有那麼焦慮,不必戰戰兢兢擔心中年會失業,自然也不用太憂慮退休後的生活。

但隨著時代轉變,這一輩的人即使到了四十歲,工作還是一樣不穩定,甚至被迫離職,必須重新轉換跑道找工作的大有人在。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四十歲內心的混亂,並不亞於二十歲。單身的不婚主義者越來越多,即使是已婚的人,生活也不見得安穩。

世代之間的差距讓隔閡越來越嚴重,彼此間有很多怨念,會想反駁對方的想法。但要化解彼此的心結,唯有互相理解、包容才能做到。

其實上一代也只有少部分的人才有這樣的權利,機會的大門很窄。大部分的人都很貧窮,學貸也不像現在這麼好申請,很多人只能被迫放棄升學。在那個時代裡,不是想讀書就能讀書,選擇也是少得可憐。

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它的痛苦,不需要比較,比較只會帶來傷害。但也不能把時代差異當成是一種藉口,藉此轉移焦點或逃避責任。

不要刻意逃避心裡的不安,或是把責任推給他人、社會,那只會讓自己沉浸在憤怒和恐懼中無法自拔。

如何度過中年迷惘期?

金生珉,一九七三年生,韓國知名主持人,他從二十幾歲開始就進入演藝圈,藝人的收入不固定也不穩定,只有少部分的明星可以賺到大錢,但他仍在這行堅持努力,一直到四十歲過後,才終於在演藝圈中嶄露頭角。

因為時代改變了,所以有些人反而是到了四十歲後,才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我認識某位四十歲女性,在大公司奮鬥了將近十五年,某天,她突然開始思考:「我到底是為何而活?」,於是決定遞出辭呈,為自己安排一段「空檔年」(GAP YEAR)。

所謂「空檔年」,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了探索自我,暫時中斷學業或事業,趁年輕時去充電的一年。然而,她卻是在步入四十歲後,才決定做這件事。

我非常佩服她的決心和行動力,能夠毅然決然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公司,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第二人生。這樣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過去這十五年來,她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工作。在性別歧視嚴重的大公司裡,為了比男同事表現更佳,幾乎天天加班,甚至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把心力都投注在工作上。但十年過去後,她赫然發現自己的人生似乎只剩下工作,為公司賣命而失去了靈魂,因此得了憂鬱症。在飽受憂鬱症折磨後,她決定替自己的人生,尋找另一條新的出路。

她休息了一段時間,回復自己的身心狀況後,開始學習自己一直很感興趣的家具工藝,隨後還開了一間工作室。雖然收入比以前少很多,但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她覺得現在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步入中年後,就算迷惘也沒關係,只要像這樣重新找方向就好。陷入不安和焦慮,只會讓自己更迷惘。把迷惘當成是人生的轉捩點,在轉角後的將是嶄新的幸福人生。

人生第二個20歲,是用來認識自己: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這裡買

陪你發掘生活靈感,快追蹤 👉 生活報橘 IG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