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我們考大學聯招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那一年 我們考大學聯招

2015/3/28 22:09(3/29 20: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9日電)大學聯考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當年一試定終身,以分數高低選填志願錄取,還要到大學看榜單。大學窄門,錄取率超低,落榜重考,云云眾生徘徊俗稱「補習街」的南陽街。

大學聯考甲乙丙丁四組招生

民國43年台灣首度實施大學聯考,包括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學院(台師大前身)、省立台中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及省立台南工學院(成功大學前身)四所學校都加入了聯招。45年私立大學及專校加入大專聯招(含軍校),分為甲、乙、丙3組,隨著報考大專聯考的人數逐年增加,民國55年起分成甲、乙、丙、丁4組招生,其中甲組為理、工類,乙組仍為文組,丙組為醫藥、動植物類,新增的丁組包括法、商類。61年,大學和專校分開聯招,成為名符其實的「大學聯考」。

從「先填志願後考試」到「先考試後填志願」

大學聯考原來是採行「先填志願後考試」,民國73年實施大學入學考試改進方案,改採「先考試後填志願」,分成四個類組,第一類組為理甲、工甲,第二類組為理乙、工乙、農乙和醫,第三類組為農甲,第四類組為文、法、商,各系並得在各考科中自訂加權及高低分標準,考生亦可跨組考試。

在那個全台灣只有十幾所大學的年代,錄取率從不到10%,到後來最多不到25%,但今日台灣有160所大學,率取率超過90%,幾乎人人可念大學。

放榜那一天...

大學聯考一試定終身,放榜那一天是人生最重要的日子。當年沒有電腦查榜,最快就是到公布的幾個大學校門口看榜單,第二天報紙也會加印刋登榜單。

落榜重考 南陽街補習街

大學聯招落榜,每年產生大量的重考生,台北南陽街群聚許多補習班,匯集補教名師,吸引重考生。

「台大補習班,明明補習班,是升學的搖籃,是台大的跳板」這是70年代的台大系列補習班的廣告歌曲,文宣強調「要上台大,先進台大」,締造了一年招生8000多人的空前紀錄,當年「百萬名師」,不是年薪百萬,是月薪百萬。

大學聯招 利與弊

大學聯考實施48年,公平是民眾肯定聯考的至高價值,許多的人才均透過聯考實現其人生的價值,因此大學聯考制度能呼風喚雨幾十年。

大學聯考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聯考公平、眾生平等」。聯考的公平、公開化,不僅可消弭特權,也可讓努力的學生懷有希望,讓政經、社會背景比較不好的學生有受教育和向上爬的機會,促進社會的流動,有助於社會的進步與安定。

大學聯考雖然讓許多清寒子弟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然而其以考試引導教學,扭曲教育的本質,只重智育輕忽其他能力,造成了學生思想的偏狹,和升學壓力的無限上綱,早已為人所詬病,因此改進聯考,進而廢除聯考的聲音不斷。

政府在改進大學聯考方面,期間歷經分組、加重計分、先考試後填志願以及推薦甄選方案等重要改革,大學聯考也朝向多元、尊重考生自主及建立學校特色等方向努力。

91年廢除聯招 改採多元入學方案

民國78年為了改進大學入學考試,經當時教育部長毛高文、台大校長孫震和中興大學校長李崇道等人的奔走下,7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進行大學入學考試方法及技術的研議。民國81年大考中心提出多元入學方案,研議廢除聯考,徹底解決升學主義的問題;86年聯招會為打破校系排名,使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及性向選填志願,不再公布各系組最低錄取原始總分;91年廢除聯招,改採多元入學方案。1040329

※你可能還想看:
一試定終身 聯招真的比較好嗎?
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哪張大學文憑最給力?

李家同:不要再折磨年輕人 改回聯招吧

(中央社台北29日電)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正進行二階段甄選,繁複的流程苦惱考生和家長,雖然提供不同入學管道和機會,但在選擇過程,有人批評如同賭博。李家同教授在書貼文「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

長年關注教育問題的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指出,他所認識的教授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全國最多只有5%的人是要經過特別的方式入學的,其他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對這些人而言,聯招是最好的方法,簡單而又公平,完全沒有賭博的成份在內。

李家同近日在臉書貼文指出:最近有一位朋友告訴他,花了很多時間和兒子研究如何填學測之後的六個志願。但朋友的兒子最後說「我不會再生孩子,因為我不要看到他在我們的國家遭受如此大的折磨」。

現在要進大學,一定先要參加學力測驗。學力測驗結束之後就要填志願申請入學,可是只能填六個志願。你也可以不申請入學,就要參加一個考試,這個考試叫做「指定考試」。為什麼叫做指定考試?恐怕誰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指定考試就像過去的聯招,考完之後也像過去的聯招一樣填志願和分發。但是指定考試的名額有越來越少的趨勢,有些明星大學甚至只有20%的學生是經由指定考試入學的。所以,很少人敢不申請入學的。

如果你申請入學的結果不理想,你仍然可以放棄,然後再參加指定考試。所以,我們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賭博」的問題,要不要放棄學力測驗的結果以及要不要放棄申請入學的結果。這已經就是折磨我們的年輕人了。

更要注意的是,指定考試的內容比學力測驗要難,如果你程度不好,學力測驗的結果不理想,你就只有參加指定考試,所以我們國家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功課好的人考比較容易的考試,功課不好的人要考比較難的考試。

現在我們來看填六個志願的問題,假設要填某一個學校的一個科系,你就要查這個科系所訂定的申請入學標準。它也許要求英文要均標,數學要高標等等,如果你不具備這些資格,那就白填了。如果是考得非常好的同學,任何科系都能上,事情簡單許多。可是成績中等的同學,就要查看許多科系的資訊才能找到他通過最低門檻的科系。

這還沒完,有些科系會要求對英文科加權,雖然英文的成績有通過門檻,但因為加權之後的分數又不夠了,所以又要注意加權的問題。

如果你發現你到達了最低門檻,加權之後的分數也還可以,你還要注意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去年這個科系在申請入學的最低分數。比方說,某某系去年申請入學的最低級分是70,而你只有65級分,你也要知道自己大概又上不去了。

為什麼你要如此地小心呢?因為申請入學並不是你可以直接申請的,要將自己的志願告訴一個單位。假設要申請甲系,那個單位會將所有申請甲系的同學,根據甲系訂出的標準予以排序,假如甲系釋出30個名額,那個單位會通知前90名的同學有被甲系考慮的機會。

所以填志願的問題就在於如果你的分數都非常高,要到哪一個科系,大概都沒問題。如果你的分數非常低,大概只能選一些冷門的學校和冷門的科系。如果你的分數是中等的,就要賭博了。

假設有一個大學的某一科系所訂出的標準不高,可想而知的是,這個科系被大家發現了,很多人會填這個科系為志願,一夜之間,這個科系的入學門檻就變得非常高了。也許去年61級分就可以被考慮,今年忽然之間要64級分才能被考慮。我們可憐的學生填志願的時候是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想的,如果他知道其他同學都不會填這個科系,而他填了,他就上了。可是他如何能知道呢?

有些同學會利用很多網站上的落點分析,可是你一定要知道,落點分析如果建議你填某志願,很多人也會據此建議去填,你又倒楣了。我知道就有一些學生填志願的時候,目標高了一點,結果一個學校都沒有能夠進。對這些學生來說,這是不是非常大的打擊?這些學生又不甘心填那些不夠厲害的校系,可是他們的賭博是賭輸了。

填志願還要注意另外一件事,萬一兩所不同大學的科系都可以有面試的機會,你還要注意時間是否有所衝突。比方說,在台北的一所大學是早上十點面試,另一所大學在高雄是下午一點面試,兩所大學其實只有一個機會可以選擇。

假如你有面試的機會,你還要準備備審資料,包含自傳、讀書計畫。自傳對於強勢孩子其實是極為有利的。最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讀書計畫,第一,我根本還沒唸這個科系,如何知道所開的課程有哪些,如何能夠擬定讀書計畫?第二,大學部的課很多都是必修的,只有到高年級才有選修課。一個高中生在高中畢業的時候就能知道在他大四的時候要選什麼課嗎?我真的不知道讀書計畫的功能是什麼。

去面試要出車費,為了怕交通擁擠,有時學生由家長陪同到一個都市住旅館,凡此種種,對於弱勢孩子而言,實在是痛苦之至。

即使你有面試的機會,也極有可能最後全軍覆沒。有些大學有一種特別的辦法,讓你能夠以技藝加分,比方說,會拉小提琴,或者籃球打得特別好,學測也考得不錯,原來只能進某一大學的某一科系,因為有這些才藝,就可以經由這個才藝加分。

可是這談何容易,如果你是籃球高手,就要到很多大學去參加考試。我也要講,有很多在高中職的校隊選手,結果是完全垮掉。其實我們很難講這個同學的籃球技術一定比另外一個同學的籃球技術差一點。要評定同學的籃球技術或是小提琴技藝,往往有主觀判斷標準在內。要靠這種技藝入學,也會使同學感到沮喪。

我們可以問兩個問題,第一,對我們所有的年輕學子而言,這種制度有什麼好處?第二,對於大學而言,這個制度有什麼好處?

我所認識的教授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全國最多只有5%的人是要經過特別的方式入學的,其他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對這些人而言,聯招是最好的方法,簡單而又公平,完全沒有賭博的成份在內。

我們的政府一再地說施政要便民,所以我們有各種便民措施。現在我們繳稅都可以用自然人憑證來繳稅,要繳水電費都非常容易,沒有想到的是,進大學要受到如此的折磨。

我有不少的朋友,近幾年來都有孩子要進大學,每一個人在他的小孩要進大學的時候,個個唉聲嘆氣。奇怪的是,我們的政府完全無動於衷,制定出如此複雜的入學制度,究竟是根據什麼原理,我真希望政府能夠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說明白這個制度的優點,那我就建議政府一了百了,不要再折磨年輕人了。恢復聯招,留下少數的名額,讓特殊的學生可以經由特殊的管道入學。 1040329

※你可能還想看:
一試定終身 聯招真的比較好嗎?
恢復聯考大可不必 調整甄選才是正題
教育部:單一考試取才非國際潮流
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哪張大學文憑最給力?
管太多!台灣的「鳥籠大學」危機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