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校」受到年轻人欢迎,「不仅填充业余时间,也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反映出年轻人怎样的生活观念?

定好闹钟,点开预约界面,抢席位,付费… 一番操作后,95后的筱乐终于抢到夜校名额。 作为年轻的“沪漂”,筱乐是今年才知道有这回事的。她所参与的夜校由上…
关注者
39
被浏览
16,248

25 个回答

我觉得特长类夜校挺好啊,要是我在上海可能也想报一个。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其次,主要是我现在的工作基本使我远离了优秀的同龄人圈子,说不定到那能认识一批

有闲置的教育资源,有对培养自身爱好的需求,通过夜校的形式顺利匹配,也算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这是单纯的文化消费,在环境和安全方面也没有负外部性

人生的目的是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但人生的乐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体验,充分利用晚间空余时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总比把它们浪费在吃喝玩乐、逛街购物刷手机上强



最近,我在一个很爱赶时髦的朋友身上,看到了一个微妙而有趣的变化——她开始抛弃“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迷上了上夜校。


夜校,这么有年代感的词,放在她身上,怎么都觉得有点儿意思,但了解后我竟然发现,上夜校已是当下年轻人最时髦的夜生活。


因为它很与时俱进,比如,现在的夜校教的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舞蹈声乐、即兴戏剧、非遗手作这些文化艺术方向的课程。




在夜校上小提琴课的学员们


教学完全是从个人爱好出发,目的也是丰富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尽管跟很多年前的夜校已大不相同,但仔细想想,夜校的“初心”好像并没变,依然是跟年轻人的需求精准对接。


而听起来有些“古早”的夜校,也不只是一代年轻人的时髦。





从“夜校”这两个字就能看出来,这是晚上上课的学校。


有人说,这种形式的教育在中国,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实际上,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


夜校在中国,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1909年,湖南士绅姜济寰等人发起创办夜学堂,当时,他们为了招收学员,还曾刊登过一篇“广告”,是这样说的:


我们为日里不能读书的起见,在(长沙)北正街骆家祠堂开一个夜学堂,教认字,教写信,教打算盘,教做人的道理。

无论做手艺的,做生意的,都可以听讲,不要一个钱学俸,报名的时候,只要交钱一百文,做书本钱。

年纪满了十四五岁,请一个铺家作保,到纶章绸布庄,或豫丰泰南货馆,或同文明刻字店等处报名。只有已在各小学堂读书的就不收。

特此布告。




1949年,济南铁路家属在识字班学习


这篇“招学广告”除了透露当时夜校授课的内容、报名资格,还透露了至少在这之前的四五年,夜学堂就已经在各地比较普遍了。


夜学堂就是如今的夜校。


当然,那几年的夜校,最多的还是面向商业职工、学徒的夜学堂。


比如,保定创办的“商务半夜学堂”;广州清平的“商业半夜学堂”;刘启勋所创办的“商业补习夜馆”等。


这些夜学堂,学的多是如何识别商品、盘点货物、打算盘、记账目等等。


说白了,就是学习怎么做买卖、经营生意。


其次,才是面向城市贫民的夜学堂,比如,创办于天津萧曹祠内的“补遗学社”。




上世纪60年代,在夜校学习的农民


贫民夜学堂,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就是专门针对贫寒子弟及小本营生、有志向学无暇肄业者,不论衣履不齐及年岁稍长者,均可入学。


贫民夜学堂,自然就更接地气一些,主要学习识字、认字等等。


到了1917年11月,中国早期规模较大的工人夜校——湖南一师夜学,成立了。


当时,毛泽东在招生广告中写道:这个夜学专为列位工人设的,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


到了1927年,“农民夜校”也成立了。




1956年3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关于参加夜大学习的手续和条件


当时,农民在夜校里学习革命道理,读平民课本,也学唱一些打倒列强之类的歌曲,有的还组织演文明戏。


农民夜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也在帮助他们走出旧思想、旧文化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夜校的“使命”又发生了变化。


解放后,在新的建设中,最缺的恰恰是识字懂技术的人员。


所以,1949年后,夜校更加迅猛地发展起来。


比如,山东济南解放后的一年内,专门开办了三期工人夜校培训班,地点是在经三纬六路的济南公安学校,并且由市委书记刘顺元亲自兼任夜校校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青年女工在夜校补习文化课


当时的一个历史背景,是生产需要快速发展,但现实情况却是:文化普及率比较低,尤其是很多农民甚至连字都不认识。


因此,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尽快开展扫盲运动就显得迫在眉睫。


这时候,各地的夜校就从最基础的汉字教起,让很多人改变了“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尴尬。


于是,那几年的夜校,重点工作之一,放在了扫盲上。


成效也颇为显著,人口普查文盲数据显示,到了1964年,我国文盲率被缩减到了33.6%。


而这一数字,在建国初期还是80%。




1964-2010年间文盲人数的变化


文盲人数减少后,夜大的作用,也从扫盲转变为提高学识。


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又成为了时代背景。


于是,这时候的夜大,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成本,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


很多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年轻人,不仅在夜大弥补了文化知识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还因为夜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虽然上世纪80年代和现在比起来,在物质上被甩出好几百条街,但是当时的人们好像并不缺乏满足与快乐。


其中一个原因之一,不光是因为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一直在好转,还因为当时的年轻人内心深处,学文化,学科学,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那颗心,日渐澎湃。


可谓是物质上有盼头,精神上有追求。


我们经常能从一些反映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中,看到年轻人上夜校,然后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比如,不久前上映的电视剧《人生之路》,说的就是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当大学这扇门被关闭的时候,仍旧不放弃,而是顺应时代,读了夜大学习新知识,在夜大实现了大学梦,最后也做了一番大事的故事。




电视剧《人生之路》里的高加林


在那个年代,很多没能搭乘上高考列车的年轻人,最后都在夜大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前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曾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被迫辍学,而后,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知名作家周崇贤,在15岁初中毕业后,便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


他在面条厂擀过面,到钢材仓库做过搬运工,下过煤矿区拉煤,做过泥水小工。


尽管屡换工作,但他仍坚持上夜校。


中国机械工业技能大师徐小平,工作三十多年,其中26年都在上夜校。


他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成长为一名“特级技能师”,甚至还被称为“敢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工人”。


有数据显示,1970年代,中国只有约7%的人能有机会进入全日制大学学习。




1977-2015年以来,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与录取情况


这么低的大学比例,也跟当时经济发展得不是特别顺利,家庭收入不高,以及当时在教育投资上还没那么重视等原因有关。


尽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投资教育的政策、改善家庭收入,以及改善大学教育质量等。


但十年过去了,到了1980年,高考的录取率仍旧没提高多少。


那一年,一共有约333万人参加高考,只录取了28万人左右,录取率也不过8%。


到了1985年,算是那些年中录取率高的一年,录取人数达到了62万人,录取率也达到了35%。


即便这样,也仍有65%的人,没有办法进入大学学习。


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惨烈。


但上世纪80年代,又被形容为“科学的春天”的年代。


这就意味着,不管在工业上,还是农业,乃至科学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而单靠全日制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还远远不够。




1980年,兴河大队小铺生产队的社员在夜校学习文化知识


于是,在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报告,要求各地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


紧接着第二年,也就是1981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决定》要求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对青壮年职工要争取在两、三年内扫除文盲,并在1985年以前,使现有文化程度不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职工,百分之六十到八十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并使现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职工,三分之一达到相当于高中或中专毕业的水平,使现有高中或中专程度的职工,有相当一部分达到大专水平。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夜校就开始了蓬勃发展。


夜校的蓬勃,也反映了那些年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兴盛。


而从夜校走出去的学生,有不少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和带头人。




1980年7月7日《北京日报》1版 鼓励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上夜大







一个历史巧合是,过去三四十年,夜校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经济走向快速健康发展,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


过去的三四十年,我们似乎都习惯了动辄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却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些数字背后,国家到底都做了怎么样的发展准备。


比如,建国后,我们的文盲率经历了扫盲运动、广泛建设农村学校以后快速走低,识字率更是从建国前的约5%-10%,快速跃升到了1980年的65%。


别小看这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奠定了我们顺利完成当年的三线建设、水利建设以及工业大发展的知识与人力基础。




1980年8月30日《北京日报》2版记录的夜大学毕业的工程师


那个年代,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大改革”和“大开放”,就连当时的文学界和思想哲学界,也都以各种形式进行着“选择与重构”。


而支撑各个领域发生快速的变化,当然有夜校的影子和功劳。


当年,年轻人的“挑灯夜战”,成为了我们在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快速脱颖而出的最大人力资源保障。


也是在1980年以后,我们国家逐步形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制度变革。


这也是我们能够从国防建设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最大保障。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地加大。


两年后的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社会转型实质性启动,农村改革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发展商品经济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这一年之后,改革为当时的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许多青年因此认为个人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


于是,有人这样写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充满创世纪奇迹的时代。




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夜大机械专业班学生学习材料力学课


而如今,每当回望过去的时候,那些细小而微妙的巧合,都会让人激动而又敬畏。


“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罗森堡在《荒野之死》中的这句话,也昭示着:年轻人,为每个时代注入着向上的力量。


原来源:当代年轻人,为何迷上了夜校?

正解局是由资深媒体人和财经从业人士打造的正能量的财经商业自媒体,以企业观察、产业分析、行业观察、国际深度等专业深度原创内容,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