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香港的消费对香港经济影响如何?

大陆人在港消费对香港经济真的很大促进作用吗?没有会怎样?有什么数据可以证明吗?
关注者
12
被浏览
5,402

4 个回答

簡單回答,其實你在香港買再多東西,得益的主要是商家,比如你購買奢侈品LV gucci,得益方主要是兩方,一是LV公司,他們賺大把錢當然高興。二是地產商或者房東,比如旅遊旺區,人多房東自然會將租金提高。在區域越來越旺,租金越升越高的時候,珠寶商,奢侈品,連鎖服裝自然會相應進入,這會扼殺一些本土小企業,比如一些小商販或者一些老餐館隨著變成旅遊區無法付起租金,自然得關門走人,最終造就銅鑼灣尖沙咀一帶都是連鎖百貨,珠寶奢侈品商鋪。這對香港的多元化,和本土特色造成打擊。報紙常常有報道,一家在中環,銅鑼灣開了60年,甚至傳承幾代人的餐館,因為付不起租金,就這麼結束了,想想其實是有些可惜。另外水貨問題也是類似的,主要得益也是商家地產商,對普羅市民根本沒什麼關係。最後,也許還是有點幫助,比如說商鋪多了,增加就業,但香港失業率本來就很低,僅僅只有3%,多了幾個工作崗位其實沒什麼。反而水貨派對堵塞道路,一袋一袋行李堵在車廂地鐵(本來地鐵就很多人了)對居民造成不便才更讓人討厭。

旅遊業對香港經濟貢獻全面評估報導

根據2014年的財政預算案,旅遊業佔香港GDP的比重是4.7%。以2013年香港GDP為21,254 億元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不足1,000 億元。有意見認為由於香港倚賴進口貨品,遊客購買的物品,以至旅遊業所需的生產要素(例如旅遊巴士、樂園建築材料)都需要倚賴進口,故此即使旅遊業對本地消費和零售業帶來頗大收入,但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value added,即產出價值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十分有限,屬於低增值的行業。2013年,非本地居民在香港的消費開支超過3,000 億元,但由於要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故此旅遊業對GDP的貢獻不到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