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uber專訪】在台灣當VTuber賺不了錢?月收6,000元,他揭2年創作心得|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03

緯創加入VTuber戰局!專訪VTuber背後真人:不到100名的創作者有未來嗎?

台灣VTuber的「啟蒙年」歷經3年後,這個圈子如今發展如何?台灣有多少位VTuber?他們的未來又是什麼樣?

你知道,台灣VTuber已經發展超過3年了嗎?2018年,台灣VTuber圈出現兩起指標性事件:
- Yahoo TV旗下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誕生滿週年、訂閱人數破萬
- 台灣第一個虛擬網紅聯盟成立,包括動畫、聲優、經紀、科技近15個廠商跨界加入

這一年,又可以稱為是台灣VTuber的「啟蒙年」,入場時間比日本晚一些、卻又比歐美的「爆發期」早了不少。

《數位時代》整理了2018年至今變化,分析台灣VTuber圈發展方向,如今台灣有多少位VTuber?他們是誰?未來又是什麼樣?

對比日本熱潮,台灣VTuber仍不到100人

「我們當初聯手學校,目標是要創造100位台灣VTuber,但最後並沒有實現。現在台灣VTuber總人數還是不到100,進展很慢⋯⋯。」台灣虛擬網紅協會理事長陳封平坦言。

仔細回想,這3年間台灣仍不乏具有記憶點的VTuber零星地出現:Yahooo TV推出的新網紅「杏仁咪嚕」,在上線5個月內訂閱數破30萬,成為台灣目前人氣最高的VTuber;中華電信光世代虛擬代言人「Lumina」誕生,頻頻在KKBOX風雲榜上和藝人們一起載歌載舞演出⋯⋯。但即便如此,台灣VTuber依舊未成規模,更別說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VTuber 虛擬網紅
中華電信在2019年推出虛擬代言人,頻頻出現在KKBOX風雲榜和WirForce上載歌載舞。
圖/ 唐子晴攝影

如今提起「VTuber」、「虛擬網紅」,台灣民眾已經從「一無所知」慢慢轉變成「似乎有聽過」,但陳封平表示,倘若沒有更多創作者及品牌加入,產業圈子依舊只會這麼小。因為相較當一般的YouTuber,VTuber需要建立影像模型、購買動態捕捉設備,在VTuber文化尚未普及的台灣,投入成本是否能回收、能否永續經營,成為產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沒有人願意投資給這種未來產業、這些新型態的表演者,是台灣最大的問題。」陳封平觀察,在2020年前兩季,日本投資在VTuber和VTuber機構的金額高達40億日圓(約10.26億元台幣);反觀台灣,同期卻找不到任何相對應的數字可以比較,在這三年間,也幾乎沒有看到任何一家企業、天使投資,有較大筆資金,願意砸錢在VTuber創作者身上。

另一方面,盤點台灣嘗試導入VTuber的品牌,包括中華電信、中國信託⋯⋯可能一隻手就都數得清。

但事實上,台灣有不少品牌有著天然優勢,非常適合讓形象IP「動起來」,成為品牌最佳代言人, 像是跨入家電業逾70年的國民品牌大同,其最具代表性、人見人愛的「大同寶寶」,就是一項沉睡的資產、IP財,倘若寶寶能「活過來」,透過各式內容和消費者互動,自然也會提供品牌好感度

陳封平坦言,當台灣市場接受度還不高,要讓企業願意理解、花成本做這一件事,難度相當高。

明明可以露面紅的YouTuber,為何還要建一個虛擬分身?

「為什麼她叫JJ?因為有時候大家會叫我『婕婕』,打字就變成JJ,JJ看起來很有精神(笑)。」

頻道超過50萬訂閱的YouTuber解婕翎,在今年3月在自己的子頻道「解婕翎game什麼東西」公布她自己專屬的VTuber「JJ」,首次亮相便讓粉絲感到驚艷。

值得思考的是,YouTuber明明自己可以露面、自己紅,他們為什麼還需要「扮演」一個VTuber角色?

「一個網紅要成功有很多因素。他的外表、他的說話方式,但最主要是他怎麼經營個人形象跟品牌?」

陳封平表示,網紅往往都有自己的人物設定(簡稱人設),觸及的也是特定族群,但如果要再擴大市場,VTuber就是「新增人設」最好的方式。

JJ的出現,證實了台灣網紅協會對VTuber未來發展的推測: VTuber不僅是素人創作者發揮演繹的舞台,最能成功順利銜接的,其實是經營自己許久的YouTuber和網紅們

以人設明確、TA明確的VTuber舉例,像是2017年出道的日本VTuber「Siro」,頻道訂閱人數近70萬,人設就相當明確:Siro是高中女生,鎖定TA也是「女學生」,常常代言不少小飾品和化妝品,「一個歐吉桑當然也能攻這一塊市場,問題是透過他們自己本來的形象,難度非常高吧!」

除此之外,萬一網紅出現糾紛,人氣不可逆地往下掉,只要know-how還在,把虛擬角色模型建好,一樣能另起爐灶;又或網紅偶爾想偷懶,不想化妝、想蹺班,出一張嘴就能靠VTuber代班。

盤點日本的VTuber人數,如今已破1.5萬;在日本前10大人氣YouTuber中,其VTuber就占了7席。陳封平分析,反觀剛剛起步的歐美市場,走的路數和日本截然不同,歐美虛擬網紅主打客群年齡層更高,分享的內容主要是網紅的日常生活:我去哪吃東西、我穿什麼衣服⋯⋯是很「生活化」的影響力,「但到底觀眾最買哪一種單,還很難說。」

揭秘!VTuber背後的真人演繹者在想什麼?


和日本相比,全球VTuber產業仍處於很早期的發展狀態,但在台灣仍有創作者默默堅持著。《數位時代》特別採訪了一位獨立創作兩年,訂閱數約4,000人的VTuber「蝦拉拉」,一探VTuber創作者們的真實想法。

Q:為何想當VTuber?


原本在相關產業工作,一次因緣際會下,也開始做出類似的嘗試,沒想到就此喜歡上這一件事!於是2019年後決定自己經營VTuber。

Q:有想過自己露面成為YouTuber,而不是透過蝦拉拉的形象示人?


從未想過,畢竟在VTuber圈就沒有「真人」這一件事。包括身邊想當VTuber,或是已經是VTuber的朋友,理由都和我一樣:喜歡演繹一個角色,而非自己想紅,自己想要成名,純粹是興趣使然。

Q:經營這一個YouTube頻道,每月大概出幾支片、耗費的時間是多少?


目前每個月不固定,但以正常排程來說,每月會安排4~5天直播,影片則會盡量一個月一支,大多為唱歌影片。我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其實有點辛苦,但還是想繼續做下去(苦笑)。

Q:迄今為止,為了製作蝦拉拉的內容,支出的總成本是多少?每月大概所獲收入?現在有哪些盈利方式?


加上軟體、硬體所有的設備,以及請畫師建模的費用,支出的總成本可能已經超過15萬,每換一套衣服都是新的支出,但你當然希望蝦拉拉愈來愈精緻好看。至於盈利方式,除了YouTube廣告極小的營收,就是靠粉絲斗內、業配,雖然自己還沒開始接業配,正常情況平均每月收入有5,000~6,000元。

Q:有什麼忠告要給想成為VTuber的後進者們?


現在不少人做VTuber,可能沒有想好自己能不能負擔開銷,於是一股腦地投入,但當VTuber開始出現大規模個人製作,其實十分不好做,要請大家好好想清楚,有沒有辦法負荷在這項上的開銷。

緯創開發高CP值產製設備,助攻VTuber市場

當VTuber賺不了錢,似乎是目前台灣創作者的共同困境,但來到2021年似乎有了新轉機。

「我們過去都是以創作者為主,但台灣的動畫電影,在全球是處於比較後段班的,反倒最強的科技業、IT製造,完全沒有進入到這一個生態中,我們應該把這股力量拉進來,比較有競爭力!」陳封平說道。

台灣虛擬網紅協會牽手科技大廠緯創,推出了一套軟體+硬體的VTuber產製系統,首次切入該領域的緯創,負責硬體「Kapture」開發,台灣新創公司「未來製作所」研發VTuber節目產製軟體「Morecap」,再由台灣網紅協會負責推廣,綑綁軟硬體售出。

就陳封平看來,VTuber組成仍將以「個人創作者」居多,但個人畢竟財力有限,因此與緯創開發一套「好入門」、「技術好」、「方便易上手」的系統,將售價成本控制在5萬元內。

VTuber 虛擬網紅
VTuber要克服的一大難點,就是動態捕捉。目前最精準、頂級的裝備之一,是靠光學感測器,透過攝影機來定位,但價格非常昂貴,一套系統約為500萬(右);緯創開發的Kapture,則是靠陀螺儀感測,相較之下精準度沒那麼高,但比手機好非常多,一套定價約為5萬元,不需要大空間,在家就能操作。
圖/ 唐子晴攝影
VTuber 虛擬網紅
以光約感測(右)為例,身上需要安裝53個感測器定位;Kapture則只需要8個陀螺儀感測器。
圖/ 唐子晴攝影
VTuber 虛擬網紅
在這一套系統中,臉部表情捕捉靠手機、平板就能辦到。
圖/ 唐子晴攝影
VTuber 虛擬網紅
至於軟體系統「Morecap」,讓創作者自己就能當導播,可以及時隨意更換空間背景,像演唱會一樣,即時切不同視角畫面。
圖/ 唐子晴攝影

「我個人滿相信安迪沃荷說的,在未來,每個人都會爆紅15分鐘。你可以相信YouTuber會用更多元的方式存在,個人直播也不會衰退,需求是存在的。」緯創價值創新中心技術長室總監秦北辰透露,緯創的陀螺儀感測設備,目前多用在醫療及復健應用上,這是首次嘗試導入在影音創作中。

陳封平表示,現在很多VTuber是用手機來製作內容,動態捕捉效果很差,但若要好一點的設備,又得動輒數十萬、甚至百萬元,希望此次合作,一來能改善表演品質,最重要的是降低入場門檻。

他期望,當VTuber的製作愈發「平民化」,就有更多創作者加入,池水才會愈來愈大。

責任編輯:吳元熙、林美欣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