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_135120

【更新】

花蓮近海 6 日深夜發生芮氏規模 6.0 強震,震央所在地花蓮首當其衝,震度高達 7 級,新北、台北、宜蘭、花蓮昨夜十分有感,花蓮飯店甚至跌了一層——昨天在跟親友報平安時,就有人討論到了「土壤液化」的問題,這次地震可能引發土壤液化嗎?

2016 年 2月 6 日經歷大震後,台南許多地方都出現「土壤液化」的現象,包括安南區、新市區、中西區、北區等,建築物地板大片隆起、廚房下陷,影響嚴重的房子甚至傾斜沉陷 30 公分到一公尺,破損裂縫中還會不斷冒出泥漿。受到土壤液化影響,這些房屋如今將面臨拆除命運。

到底什麼是土壤液化?根據維基百科,土壤液化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固態的土壤變成液態或黏稠的流質。土壤液化主要出現在分布深度較淺,飽和的疏鬆細砂、粉土質砂或粘土,且其底部排水較差。通常在外力反覆震盪下(如地震),鬆散的土壤因受到壓縮,內部空隙減小,導致空隙內水壓升高,當水壓升高至超過土壤內承受的外部壓力時,加上水分不能從地底排出,就會產生土壤液化。

換句話說,造成土壤液化的決定因素是如地震般的外力,然而先決條件仍是本身的土質。這次地震不僅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也震出全台土壤液化的問題。為何土壤液化如此可怕?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景文從震災現場發現,就算整個身體踏在液化噴砂上,還是可以支撐體重,但只要稍一攪動,手就可以伸入噴砂內,這顯示台南市是靈敏性很高液化區,平常沒有攪動時,土壤強度很高,甚至可以蓋房子,但只要遇到強震,土壤就會失去支撐力,因此市府要重視調查。

針對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的淺勢區域,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認為,現行《災害防救法》僅對因地震造成住屋傾斜率達 30 分之 1 以上的受災戶進行安遷救助,並未涵蓋土壤液化問題,她將提案修法,將土壤液化導致房屋下陷的問題一併納入。

此次地震震出了台南土壤液化的問題,因而造成地層下陷,房子崩塌的狀況,發生問題的房子,都從裂縫跑出水與細砂,隨之慢慢塌陷,其中最嚴重的是安南區、北區、中西區、新市區。如何解決?需由中央與地方來協助,因為如何補強地基並且長時間進行監測,必須要專業人士給民眾ㄧ個安心。災防法一定要針對土壤液化立即修法並且要求行政院研擬 0206 地震重建特別條例的必要性。

陳亭妃貼上了 2016 年 2 月 13 日

現行《災防法》第 48 條之風災震災火災爆炸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規定,受災戶住屋因地震,導致住屋傾斜率達 30 分之 1 以上者,給予安遷救助。陳亭妃指出,台南市因地震引發土壤液化導致房屋下陷,有些建築經土木技師公會勘查後,認定房屋下陷程度已不適人居,受災戶卻礙於法規不能受安置,開議後她將提案將土壤液化納入《災防法》,讓災民更有保障。

至於全台到底有哪些區域是土壤液化的淺勢區域?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景文表示,政府應盡快建立都會土質資料庫,掌握可能發生的土壤液化區域,甚至要列入國土防災計畫,才能減少類似事件發生。回頭看台灣現有的「災害淺勢地圖網站」的確缺乏土壤液化的評估。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1 個月內會公布國內土壤液化潛勢區的相關資料。台北市長柯文哲也稱,工務局將在半年到一年內,公布台北市土壤液化區域。

2016-02-15_134048

(台南的土壤液化淺勢區域。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其實,土壤液化並非無法補救的問題;張院長指出,道一號中山高濱江街段早年也是土壤液化容易發生的地區,後來藉由工程技術做了地質改良,相關問題已獲改善,因此工程技術上不是問題,讓民眾預先知道並且防範才是重點。

了解更多:土壤液化的解決方法

(首圖來源:蘋果即時


延伸閱讀:

一位搜救隊員看台南震災現場:面對災難台灣缺乏的不是人力,而是技術和能力

從 921 到台南地震告訴我們一件事:台灣倒不完的危樓,都是溫柔的法條和官商勾結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