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VO》導讀:

我們常常會陷入集體的「結婚焦慮症」,彷彿一定要結婚、找到伴才是人生正解。但你是真的想找個伴結婚?或只是焦慮自己不夠好、不被愛?如果沒有先釐清問題的核心就踏入婚姻,你的焦慮並不會消失。

本文作者李欣頻曾獲頒COSMO年度女性夢想大獎、《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旅遊作家獎,騰迅微博粉絲人數已超過460萬人,既是文案寫作者,也是作家、旅行家,並任教於北大。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李欣頻

因為來自父母與社會集體的催婚,經常給單身者很大的壓力,父母都有無法陪孩子到最後、怕孩子沒人照顧的擔憂與恐懼,所以愛就變質成了負向壓力。

有人怕「嫁不掉」,有人怕「娶不到老婆」,所以到處相親,拚命找愛:有錢人的愛、帥哥美女的愛……殊不知這種「找伴的焦慮、催婚」的能量,往往會把對方嚇跑,你可以試著把自己放進對方的視野(或是自照鏡子)看一下焦慮的自己

是什麼狀態,如果你是對方,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有個找我做一對一個案的學生問,怎麼樣才能找到伴侶?

我問她微信頭像下那句話是什麼?

她說:「一個人好好走自己的路!」

解法→

我問她:「那妳到底是想找伴侶?還是想好好走自己的路?」她瞬間啞口無言,這就是一句話破木馬程式「矛盾點」的方法。

還有以下這個問句,也可以快速篩出「單身焦慮」模組:

我曾問過一個急著想找伴侶的女生:「妳如果現在馬上結婚,妳覺得在生活中立刻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

她不假思索地說:「會失去自己、自主及自由!」

我再繼續接著問:「妳覺得單身的好處?」

她說:「一個人很自由,要做什麼都不必跟老公報備。」

我說:「這就是妳的木馬程式:妳其實是想要單身享受自由,但妳卻想要有伴侶,妳得整合好自己真正要什麼,否則這狀態會讓妳在原地拉扯,將來進入婚姻不僅讓妳自己不開心,也會連累到先生與孩子。如果更深度的分析,愛的本質是自由,妳『以為』進入關係會失去自由,那是因為妳對『愛』的定義與範圍太狹隘了,只要愛夠廣大,你們雙方都可以無條件支持對方做自己,就像英國哈利王子與梅根就是最好的例子,彼此沒有誰委屈誰、或是誰變得不像自己。妳若沒調整好,一旦進入關係後,妳與伴侶之間的課題就是『自由』。」

我為什麼會這麼提醒她呢?因為排在她之前的個案B剛好就是這個模組的:

B有個大概三歲多的兒子,她說她主要問題就是忙於家務與工作,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她很希望小孩趕緊長大,這樣她才能恢復自由──她不敢離婚卻又想自立,這兩個想法就有矛盾。其實如果後面這位學生能跟前面這位聊一下,或許就能幫她釐清自己的狀況。

解法→

不必繼承父母的焦慮,你有選擇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你可以理解他們的愛,穿越他們的焦慮。其實有沒有伴都不是問題的根源,就像在大自然中,無論單隻或成雙都不會是問題,如同住在大樓中單號與雙號之別,各自有各自的選擇,無好無壞,重點在自己的頻率上。如果自己的頻率有狀況,就算有伴也不過就是把問題影響給另一個人,對方沒有義務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頻率沒問題,本自俱足,就算單身也一樣可以泉湧出龐大的愛的磁場,一樣可以將愛給予周圍身邊需要關懷的人,一樣可以圓滿、開心,與幸福。所以破解這組木馬程式的關鍵語是:「你究竟是要真正幸福?還是表面上有伴就行?

沒結婚就不能生存?

我也見過有人是抱著「再不結婚就沒人要」的「焦慮、恐懼」頻率,匆匆地進入婚姻:我有個學生條件非常好,人很漂亮、工作能力也強,但因為父母催婚,她也中了「焦慮單身的木馬程式」,怕再晚就嫁不掉──其實她財力充裕,但中了木馬程式之後,就產生沒結婚就無法生存的謬誤,所以就帶著「焦慮」的頻率快速地嫁給一個有錢人,不安全感也帶進雙方關係中,但卻不幸遇上丈夫家暴,她不敢離婚(不自信模組允許別人這樣對她),怕離婚之後就更沒人要、自己與孩子沒人照顧,她帶著「焦慮」的頻率,產生了更多的焦慮:害怕父母擔心、害怕牽累到孩子,也就是說,焦慮無法透過某一個外在行為解決,只能透過自己醒來親自解除。

害怕孤單的能量,會創造出更多孤單的實相──有時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例子:如果抱著「焦慮單身」的頻率進入婚姻,婚姻往往無法解決這個焦慮,這焦慮有時會變成我們即將要解說的第三個模組:「懷疑對方不愛我模組:焦慮自己變老變醜變胖、老公會不會哪天愛不愛我」、或是因自己「不自信模組(認為自己不夠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衍生出第四個模組:「懷疑對方出軌模組:懷疑老公背著她,愛上別的更年輕貌美的女人」,其實這些都源於對自己沒自信、或是因為父母失和離異,所以對愛情婚姻沒信心的木馬程式,這兩個模組會把本來很愛她的老公逼瘋逼走(誰受得了天天被疑神疑鬼地拷問),然後自己親手破壞了這感情而不自知,這就是「焦慮」木馬程式的殺傷力,讓她又「回馬槍」地重回到孤獨的狀態。

兩人若真心相愛,不一定非要婚約保證,結不結婚與愛的品質無關;若必須靠婚約保證的就不是愛,事實上婚約也保證保障不了愛的永恆不變,因為沒有人永遠不變,問問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永恆不變」就知道了。所以結不結婚不是主要問題,擔心嫁不掉、或是娶不到老婆的那個「焦慮自己不夠好」頻率才是問題的發源器,這頻率帶到婚姻裡不僅不會被解決,往往還會與另一半舊創傷所形成的木馬程式對決,這就是從一個人受苦擴大到兩人共苦的狀態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中了「焦慮單身、焦慮不被愛模組」?你可以列出「單身會有怎樣的問題」,這問題就是目前存在於你之內的木馬程式,例如:覺得單身老了以後會沒人照顧你,無論你結婚與否,都會隨時擔心害怕「如果自己或對方老了、病了、走了時該怎麼辦」的焦慮與恐懼頻率。

你現在就可以重新決定你對愛情的態度:恐懼?還是愛?所以千萬不要受到「結婚焦慮症」的影響,毀己也毀人,也正因為這股集體的「結婚焦慮症」間接導致離婚率的升高(因誤會而結婚,因了解而分開),這也就是木馬程式的特徵:會浪費很多寶貴的生命時間,然後又回到原點。所以請把自己的感情木馬程式清理完,讓自己調到「愛」的頻率,一旦有愛,獨處也不會孤單,也只有愛才可能吸引跟你一樣頻率的人一起共處,否則只會產生更多問題與課題

抓出你人生的木馬程式

人類木馬程式

這裡買

延伸閱讀:

談一場糟糕的戀愛比單身更寂寞!關於單身的 6 個最新研究告訴大家:一個人很美好

心理學研究:完美的愛情,是有個「像朋友的戀人」

【條件好的男性都選擇怎樣的另一半?】日本戀愛教母:絕對不會是「以男性為優先」的女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人類木馬程式》,由平安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