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VO》導讀:

當遇到孩子不開心,甚至哭鬧時,我們通常第一個反應是安慰他「沒事啦!」並叫他「不要再哭了。」但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自己心情不好,向他人傾訴,卻總被說:「沒事啦!你想太多了。」會是什麼感受呢?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告訴我們,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他們的情緒都是要被正視與尊重的。

(責任編輯:陳奕安)

文/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別再對孩子說:「沒那麼嚴重啦!」

最近大家都在談「情緒教育」。我時常到各地分享與情緒相關的主題,許多人問我,情緒教育該怎麼實施?該如何教出孩子的「情緒力」? 我認為,孩子情緒調控的能力,不該是透過制式的教材教法傳授,而是孩子從與周遭大人真實的互動中逐漸學習與培養而來的。

當我們跟孩子說:「當你遇到情緒不好時,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反而,在與大人的每一次互動中,大人如何對應自己與孩子的情緒反應,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發展以及與自我情緒相處的能力。 當一個人遇到挫敗或困境時,感受並展露出不舒服的情緒是相當自然的,孩子更是如此。當大人觀察到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是負面情緒)時,最重要的是,別輕易地「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

別透過否定情緒感受來安慰痛苦中的孩子

試想一個情況,今天孩子放學回家後,板著一張臉,看起來愁容滿面。他告訴你,他被同學排擠了,因為今天班上分組活動時,沒有同學要跟他一組,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你會怎麼回應孩子呢?

此刻,很多大人便會說:

「唉!沒那麼嚴重啦!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在!」

「不過就是沒分到組,有必要難過成這樣嗎?」

「沒事!沒事!同學都不懂事。沒事、沒事了,快去吃飯休息去!」

「不需要為這種小事難過啦!」

這樣的回應看似在安慰孩子,實則是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聽起來很熟悉嗎?因為類似的話語,我們從小聽到大,現在我們也如出一轍地複製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會透過以下的形式進行著:

1. 輕忽孩子挫敗經驗的嚴重性 :「這沒那麼嚴重,是你想太多了!」

2. 無視於挫敗經驗的存在,不與孩子多做討論 :「好啦!沒事了、沒事了!」

3. 否定孩子情緒感受的真實性,或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

「有必要難過成這樣嗎?」

「擦擦眼淚,不要難過了啦!」

4. 指責孩子自然流露的情緒反應:

「動不動就生氣、心情不好,這樣怎麼行?」

否定情緒的結果是得花更多力氣去對抗情緒。否定情緒感受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便是孩子內心容易感到錯亂,不知道自己經歷困境時所感受到的情緒是否恰當?如果是不對的,便會要求自己「收起」這些情緒,試圖不去感受這些情緒。逐漸地,也學會了「忽略」或「不允許」這些情緒感受的存在,最後成了情感麻木或對情緒感受不知不覺的人。

因為出現生氣、沮喪、失望、無力、後悔、自責、內疚等這些負面情緒是「不對」的,於是當這些感受浮現時,便會用盡力氣去對抗它們,試圖驅逐它們,或將它們壓抑至意識察覺不到的地方。但這些對抗情緒的方式往往會造成更多問題,出現更多惱人的情緒感受,「借酒澆愁愁更愁」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正所謂「情緒本身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應對情緒的方式」,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在孩子經歷挫敗或困境而感到傷心難過時,否定他們的情緒感受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問題不被重視,沒有受到理解與支持。然而,一個人的情緒傷痛是需要在溫暖關懷的人際連結中被療癒的;少了這份連結,孩子只能將心底的痛再埋得更深一點,甚至還要責怪自己怎麼可以那麼脆弱,如此容易心情不好,於是,又更加重了內心的挫敗感。

最後,孩子也難以學到如何安慰自己,更無法長出與自己情緒相處的能力。在往後的人際關係中,也難以對他人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甚至當他人表露出負面情緒時,會不知所措地試圖忽略或不允許他人的情緒出現。於是輕易說出:「沒事了!沒事了!沒那麼嚴重,不需要那麼難過!」 很熟悉嗎?孩子正在複製大人的回應模式。

好了,現在你知道,你為什麼會不假思索、自動化地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因為,你就是這樣被對待長大的。當孩子遭遇困境而出現痛苦情緒時,你是不知所措的,於是你很快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忽略孩子挫敗經驗的嚴重性—你真正想解決的,不是孩子的痛苦,而是自己的痛苦。 長期忽略情緒感受將難以捍衛自己的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人若無法肯定或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可能的後遺症便是,當自己的權益或界限受到他人侵犯時,常常渾然不覺。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他人以任何形式侵犯下的受害者,加害者固然可惡,但這些受害者常常是因為沒有正視與捍衛自己情緒感受的能力,無法在感受到不舒服的當下,便確認自己正在遭受不當對待,無法果決地立即表達自己的不舒服。

試想,當你被人侵犯或占了便宜,心裡似乎感到哪裡不舒服,但卻懷疑這份感覺的真實性,習慣性地告訴自己沒有那麼嚴重,當然無法保護自己免於再度受傷。就算對方是在無心之下越了界,也需要有人相當明確地讓他知道自己的情緒感受,他才有機會充分明白,並學習尊重別人的情緒感受。

因此,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當我們教導孩子如何避免遭受性侵害或性騷擾時,總是會引導孩子確認自己的感受,並相信自己感受的真實性,幫助孩子降低受傷的風險。

說到底,情緒教育就是在培養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能力。因為能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便能做到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界限;同時,也能夠關注他人的情緒,並展現對他人界限尊重的態度。

人生難免有挫敗,如何幫助孩子轉化負面經驗?

文文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去年暑假,母親幫他報名參加游泳班。第一次上課之後,文文回家向母親抱怨:「媽咪,游泳班的教練好凶,有話不好好講,都要用罵的,妳可不可以請他溫柔一點?」

母親安慰他,要他明天再去試試看。第二天,文文從游泳班回來後,放聲大哭:「媽咪,我不要去學游泳了啦!游泳教練好凶、好凶,我不喜歡!」

母親隔天與文文一同去游泳班,並在旁邊觀看。果然,教練的嗓門很大,動不動就罵人,孩子們個個都繃緊神經。下課後,文文的母親前去找教練溝通,請他能否對小朋友說話溫和些,教練表示會調整。

文文雖然吵著不要再去學游泳,但在母親的勸說之下,仍硬著頭皮把五堂課上完,同時也學會了換氣。

但是,在那次之後,每當母親要幫文文安排任何才藝活動,文文都一口拒絕。文文認定母親幫他報名的任何課程,一定都不好玩。

母親傷透腦筋,希望文文多去接觸不同的才藝活動以自我探索、培養興趣,但文文卻不願意踏出家門參加任何課程或活動,該怎麼辦才好?

避不掉的人生苦痛,只能勇敢面對

這是一位苦惱的母親私下與我討論的問題。很顯然,孩子在暑假的游泳課中,經歷了不舒服的體驗,同時將種種負面情緒與母親連結在一起,認為自己參加游泳課會那麼痛苦,都是母親害的,於是拒絕母親後續的其他安排。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敗、驚恐或不愉快的經驗,若無法有效轉化,常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採取逃避的方式去因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儘管大人可以幫助孩子盡量將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可能造成負面經驗的元素移開,但人生的挑戰一重又一重,即使現在沒有遭遇到,未來還是可能會出現。與其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不如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經歷一些痛苦,並學習在痛苦中成長。

當孩子經歷了一次負面經驗,例如:考試挫敗、輸掉比賽、被背叛、受到不公平對待⋯⋯等,父母師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轉化經驗,一方面讓痛苦的情緒能夠獲得安慰,另一方面從事件中學習、成長並提升?

我的經驗是,從「同理心」與「正向聚焦」兩個層面出發,進行回應與探問。

運用同理心引導孩子關注自身的情緒狀態

在上述例子中,我會建議母親,可以找個時間與孩子認真地討論之前游泳課的負面經驗。首先,聚焦於孩子的內在感受,包括對游泳教練、學習游泳本身,以及對母親的感受。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媽咪要你去學游泳,文文很氣媽咪嗎?」

文文:「都是媽咪不好,害我學得很痛苦,我以後都不去學任何東西了!」

母親:「難怪文文生媽咪的氣呀!」

母親:「我一直聽你抱怨教練很凶。當教練很凶時,你覺得很害怕吧?除了害怕之外,還有其他感覺嗎?」

文文:「我一直很緊張,很怕犯錯呀!要是做錯動作,就會被他吼,好可怕!」

母親:「感覺很緊張、很害怕呀!那麼,當教練很凶時,你都怎麼辦呢?」

文文:「我就很努力練習,把動作做對呀!」

母親:「可是文文很害怕,不是嗎?」

文文:「對呀!其他小朋友也很害怕。」

母親:「文文有發現其他小朋友也害怕呀!文文很細心呢!」

通過正向聚焦幫助孩子見證自己的努力

同理心可以透過核對式的提問,或者直接說出孩子的情緒感受等方式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完全專注於孩子的內在感受,不帶有任何說理或建議。讓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後,再進行正向聚焦的回應。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文文,我很好奇,你覺得教練好凶、好可怕,但你仍然把五次課程學完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文文:「是妳一直叫我去的,說什麼錢都已經繳了啊!」

母親:「你很聽話,媽咪很感動。雖然是我要你去的,但也要你願意去啊!我看到你堅持地把課上完了,真是不簡單。」

文文:「還好只有五次課,不然我一定會瘋掉。」

母親:「我看文文在那次游泳課中學會了換氣,是嗎?」

文文:「對,還可以用蛙式游一小段。」

母親:「我很好奇,文文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學會換氣和蛙式的?雖然只是一小段。」

文文:「就一直認真練習啊!」

母親:「我更好奇的是,文文是如何在教練這麼凶,心裡這麼害怕的情況下,還能把這些很難的動作學好?」

文文:「嗯⋯⋯我就不理教練罵什麼,拚命練習就是了!」

母親:「哇!我也很想知道,文文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可以『不理』教練很凶的責罵,專心練習的?可以告訴我你的訣竅嗎?」

文文:「哈!我把他轉成靜音了⋯⋯」

母親:「轉成靜音?」

文文:「對呀!就是用遙控器把教練的聲音轉成靜音模式啊!」

母親:「哇!哈⋯⋯好厲害的方法耶!媽咪很佩服文文喔!即使教練這麼凶,還願意堅持把課上完,真的很勇敢。而且,文文還可以想辦法專心學習,還學會了換氣和游一段蛙式,真的很有一套呢!文文還有看到哪些自己很不簡單的地方嗎?」

透過正向聚焦在孩子做得很好的經驗上,特別是面對困境時的態度,讓他透過回憶與表達,見證自己的努力與成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確實有辦法面對這種令人不舒服的壓力情境。同時,進一步地從自己付出的努力中,學習因應之道,讓成功經驗得以被複製。

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

年幼的孩子面對強大的負面情緒經驗,有時候尚未擁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因應,這些負面經驗與記憶便可能轉換成類似創傷的形式,在未來類似的情境中,再度出現各種樣態的壓力反應。但若在大人的協助下,負面情緒可以被承接住,內在感受被充分理解,同時將這些負面經驗轉化為成長與學習,就能藉此強化個人的內在力量,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孩子將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因應。

然而,如果孩子遭遇挫敗或負面情緒經驗時,大人只是不斷地責怪他們軟弱,要求他們振作、勇敢,或者說大道理,或者過度保護,不讓孩子再有機會接觸類似挑戰,這些都無助於孩子的成長。

哲學家尼采曾說:「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人若能在苦痛中學習,便能更加強壯,生出足以因應下一個人生挑戰的力量。父母能做的,就是透過轉化經驗,幫助孩子擁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

破解親子矛盾,擺脫關係泥淖

擁抱刺蝟孩子

這裡買

延伸閱讀

【親子出遊安心小幫手】台灣大車隊「寶寶多元」防疫專車試營運開跑

【交通部觀光局秋冬旅遊補助來了!】全台 5 間「特色主題樂園」推薦,12 歲以下孩子可免費入園

【孩子對上小學很不安?】諮商心理師許嬰寧:你知道「升小一」對孩子來說簡直是生活巨變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圓神書活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內文來自《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