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汉语文字)_百度百科

[shí]
汉语文字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十(拼音:shí)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原意是数目字,为九加一之和,引申指十倍、十来个。古人认为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所以“十”又表示完备、齐全、达到极点,如十分、十足。又通“什”,指繁杂,如古代的“什锦”也作“十锦”。
中文名
拼    音
shí
部    首
五    笔
FGH [2]
仓    颉
J [2]
郑    码
ED [2]
笔    顺
横竖
字    级
一级(0004) [1]
平水韵
入声·十四缉 [3]
总笔画
2+0(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指事字
结    构
独体字,独体结构
Unicode
CJK统一汉字 U+5341
注音字母
ㄕˊ
四角码
4000₀

字源流变

播报
编辑
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4]
指事字。甲骨文(图1、2)的十,原是一纵竖,模拟竖放的算筹(竖置一筹表示数字十),也可能是针的象形初文。商周金文由于镌刻和铸造的关系,所以金文(图4)的“十”字的竖笔,中间加肥,像个纺锤形;晚周金文(图12-15)则把竖中加肥的部分改成一团圆点,以区别于一般的竖笔。春秋以后(图5-8),又进一步把这一团圆点变为一横,于是,在这基础上,就发展成为汉隶(图9-11)和楷书的“十”。传说上古结绳记事,每到第十结时,便结一大疙瘩(绳结),图12的“十”便是直绳之上打大疙瘩的形象,字的构形大概是由此而来,但这值得存疑。
还应注意的是:“”字的金文也写作“十”。“”字的甲文和金文也与十相似;“十”字的小篆也写作“十”,这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古人便在“十”的上头加“宀”,作为“甲”。又把“十”的竖脚弯曲作为“七”。这样,便把“十”“七”“甲”三字区别开来了。 [5]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数词
数目字,九加一之和。
ten
周易·系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十室九空;十有八九;十指连心
表示完备甚至达到极点。
topmost;
many;
full;
complete
《诗经·豳风·东山》:亲结其褵,九十其仪。
十分;十数;十相具足十全十美
〈文言〉特指十倍。
tenfold
《汉书·韩安国传》:臣闻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
〈文言〉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潘岳《西征赋》: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
〈文言〉指十分;十份。
tenth
商君书·去强》:国以难攻者,起一得十;国以易攻者,出十亡百。
〈文言〉序数的第十位。
tenth
汉·扬雄《甘泉赋》:惟汉十世,将郊上玄。
十月
形容词
〈文言〉通“”。杂。
miscellaneous
元·白珽《西湖赋》:亭连栋为十锦,碑蚀苔以千言。
十锦
量词
古代户籍单位,指十户。后作“什”。
管子·君臣下》:上稽之以数,下十伍以徵。尹知章注:“既得其定数,下其什伍名以徵之也。”
参考资料 [6-7]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三】【十部】是执切(shí)
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凡十之属皆从十。
【注释】具:完备。 [9]

说文解字注

“数之具也”注:汉志。协于十。
“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注:是执切。七部。凡十之属皆从十。 [10]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部】 十
《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并音拾。
《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易·系辞》:天九地十。《前汉·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
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枚乘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韵会》:令官文书借作拾。
又陆游《老学菴笔记》:转平声,可读为谌。白乐天诗:绿浪东西南北路,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文安公宫词:三十六所春宫馆,一一香风送管弦。鼂以道诗: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11]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旧字宋体对比

书写提示

十字书写演示 [2]
【笔顺】①一(横)②丨(竖)
【写法】❶整字居中。❷首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向右上斜行。❸第二笔竖沿竖中线下行,与横相交,横笔以上竖段短,以下竖段长。 [12]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13]

近字辨析

播报
编辑
十、什
二字本不同义,“十”是数词,“什”是集合名词,表示以十为单位的事物。只是有时表示“十分(之几)”时,用“十”字。《淮南子·人间》:“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但表示数字时,决不能用“什”。 [8]

音韵集成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ȡ
i̯əp
王力系统
ʑ
ǐəp
董同龢系统
ʑ
jəp
周法高系统
d
jiəp
李方桂系统
d
jəp
jəp
jəp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p
北魏后期北齐
jəp
齐梁陈北周隋
jəp
隋唐
高本汉系统
ʑ
i̯əp
王力系统
ʑ
ǐěp
董同龢系统
ʑ
jep
周法高系统
iɪp
李方桂系统
ź
jəp
参考资料:汉典 [14]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韵部
韵系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二十六缉
侵A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是执切
ʑjep
集韵
入声
二十六缉
船/常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寔入切
ʥiep
礼部韵略
入声
寔入切
增韵
入声
寔执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平声
齐微
齐齿呼
全清
ʂi
中州音韵
入声作平声
齐微
绳知切
洪武正韵
入声
八缉
全浊
寔执切
ʒiəp
分韵撮要
阳入
第十七金锦禁急
(音韵参考资料:汉典 [1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声母及韵母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ʂʅ
35
阳平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ʂʅ
42
阳平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ʂʅ
24
阳平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sɿ
213
阳平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sɿ
21
阳平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ʂəʔ
4
入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səʔ
4
入声
晋语
太原
səʔ
54
阳入
吴语
苏州
zɤʔ
23
阳入
吴语
温州
zai
212
阳入
湘语
长沙
sɿ
24
入声
湘语
双峰
ʂʅ
35
阴去
赣语
南昌
sət
21
阳入
客家话
梅县
səp
5
阳入
粤语
广州
ʃɐp
2
阳入
粤语
阳江
ʃɐp
54
上阳入
闽语(闽南语)
厦门
sip
5
阳入
文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tsap
5
阳入
白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tsap
4
阳入
闽语(闽东语)
福州
seiʔ
4
阳入
闽语(闽北语)
建瓯
si
54
平声
未注明异读原因
闽语(闽北语)
建瓯
si
44
阳去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15]、汉典 [14]